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8302783
大小:872.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5-14
《高职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探讨.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4期无线互联科技No.42015年2月WirelessInternetTechnologyFebruary,2015高职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探讨江淑红王静(潍坊工商职业学院,山东诸城262200)摘要:创新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源泉。文章阐述了创新的含义,阐明了高职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必要性并重点探讨了高职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途径。关键词:高职;创新能力;培养途径高职学生一般是直接走向社会,直接从事生产一线的能力提高的本源。高职毕业生,其劳动就在生产一线,获工作,有些人认为创新教育不是高职教育的重点,高职学得的专
2、业与职业信息最直接,体会最深刻,而他们又具备生没有必要创新。很多高职学生也对自己的未来报以非常相关的专业基础知识,所以只要善于思考,有创新意识,反消极的态度,认为专业知识学不学无所谓,反正都是去车而容易发现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从而提出相应间干活。这些看法缘以对创新的含义理解太片面,没有深的改进措施,进行二次创新。刻认识到创新教育的必要性。全国劳动模范、东风汽车公司装配工王涛,装配调试1创新的含义汽车15万多辆,质量全优,还写出了数百万字的技术专著;很多人对创新有误解,总觉得创新是遥不可及的事北
3、京21路公汽售票员李素丽,居然练就了与乘客交往的心情。其实,不是只有重新发明电灯才叫创新,而执著地不断理学家和外交家的本领;青岛港的吊车司机许振超,一年内改进原有产品也叫创新。天才般的发明创造的确在推动社两次刷新世界集装箱装卸纪录,成为著名桥吊专家。这些会进步方面意义非凡,凭借重大创新一招制敌的企业神话都是高职学生创新的榜样,社会需要这样的创新型人才。也足以载入史册。但天赋资质有限,这样的好事不是人人3高职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途径都能做到的,想破脑袋也没用。但如果能在前人基础上不3.1树立适应创新型人才
4、培养的教育观,引导学生养成开断努力使产品、流程、方法等更完善、更合理,也同样是一放式思维种创新。从小学开始,家长就叮嘱孩子“上课要认真听讲,好好我们通常所讲的自主创新,包括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学习,听老师的话”,老师也从不鼓励孩子多思考,多提问引进技术再创新三层含义。原始创新是指在各个领域内获题,更别说质疑书本和老师,似乎听话而且成绩好就是好得科学发现和重大技术发明;集成创新是指通过对各种现孩子、好学生的标准。这种教育理念不同程度的压抑了学有技术的有效集成,形成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或者新兴产生的创造性。
5、作为学校教育和教育工作者,应该转变陈旧业;引进技术再创新,也叫二次创新,是指在引进国内外先的教育理念,在平时的教学中多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情进技术的基础上,学习、分析、借鉴,进行再创新,形成具境式、项目式等教学方法,引导、鼓励学生发散思维,尝试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我们不能把创新看成是“原始用多种方案解决问题并建立健全学生评价体系,加入创造创造”这一种含义,在生产、生活实践中,提高效率、提高力考核指标。学校教育还应该充分营造鼓励创新的氛围,价值、提升质量、便于普及、广受欢迎、降低成本、节能减给学生充
6、分的心理自由空间,使学生能没有任何负担的发排等等,也是创新,甚至也可以称为发现与发明。表任何有创意的想法,哪怕这个想法和建议根本经不起推2高职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必要性敲。不是任何问题都有标准答案,只要是通过思考得到的有些人认为,高职教育主要是培养生产一线的高技能答案,肯定是有一定的道理的。要鼓励学生养成开放式思劳动者,不需要创新。像机电类学生,只需要按照设计师的维习惯,多角度、全方位考虑问题。设计图纸进行生产或装配作业,基本没有创新的空间和需教师应将传统的知识型教学改为探究型教学,真正做要。因此,创新
7、教育不是高职教育的重点,甚至认为高职学到以学生为主体,把引导学生探索未知世界作为教学目的,生不具备创新的能力。其实恰恰相反,生产实践是技术与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的热情,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和作者简介:江淑红(1982-),女,山东曹县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高职机电专业教育教学方法;王静(1982-),女,山东聊城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高职机电专业教育教学方法。-120-第4期No.42015年2月无线互联科技·实验研究February,2015思维积极性,使其积累探索经验和方法,增强探索创新意
8、在充足的实践中,学生才能够有新想法、新创意,才能真正识。教师要真正树立起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局面。重点的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观,发挥主导作用,在传授基3.4优化教学标准,改进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考核方式本知识、基本理论的同时,注重学生人文素质、方法能力的要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培养,从而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师生双方相式,应该根据教学内容,灵活进行教学设计,综合运用多互学习,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