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平两端的罪与罚-论文.pdf

天平两端的罪与罚-论文.pdf

ID:58299138

大小:194.83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5-08

天平两端的罪与罚-论文.pdf_第1页
天平两端的罪与罚-论文.pdf_第2页
资源描述:

《天平两端的罪与罚-论文.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天平两端的罪与罚—睦t-营直摘要罪刑相适应原则是刑法的基本原则之一,贝卡利亚的《论犯罪与刑罚》这一著作对罪刑相适应原则作出了非常深刻的论述。罪刑相适应原则不仅是惩罚犯罪、维护社会秩序的需要,同时也是保护犯罪人免受国家刑罚权侵犯的工具。本文试从《论犯罪与刑罚》的一些内容出发,探讨罪刑相适应原则的历史沿革、内涵和意义、以及我国的司法实践情况,并尝试提出解决建议。关键词罪刑相适应原则历史沿革司法实践作者简介:毕莹,厦门大学法学院。中图分类号:D9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14)06.027.02伏尔泰曾经说过:

2、“《论犯罪与罚》这本小书具有宝贵的精认为“刑罚是一项基于人们自愿过渡给国家的自由而结晶形成的神价值,好似服用少许就足以缓解病痛的良药一样。当我阅读她权力。所以此项权力便是越小越好。”因此,刑罚不应该是过于严时真感到解渴,我由此相信:这样一部著作必定能清除在众多国峻的,而应该是宽和地面对千姿百态的犯罪形态。所以,刑罚的家的法学理论中依然残存的野蛮内容。”我在书中尝试着体会罪目的和意义是“阻止罪犯再重新侵害公民,并规诫其他人不要重刑相适应这一原则的精髓。蹈覆辙。”同时,他还认为刑罚应与犯罪的社会危害程度相均衡。一、罪刑相适应原则历史沿

3、革3.建构一个怎样的刑罚:重罪轻刑实质上就是在鼓励犯罪,在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前期,人类只是从行为人的外部行但是过重的刑罚也同样达不到预防犯罪的目的,所以刑罚要维持为,对人的损害进行评价,进一步决定对行为人进行相应韵处罚,一种中庸的姿态。边沁从人趋利避害的天性出发,认为刑罚之苦即“同态复仇”。进入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一种国王就是国家的必须超过犯罪之利。他还认为,“刑罚应尽可能同犯罪的属性相法律的思想诞生,国王和法官仅凭自己一时的信念进行判案。人类似,可以使为犯罪的人们最简单、直接、形象地预见到犯罪的相类对罪刑相适应原则已基本不再考虑

4、。应后果。”这是从人的心理角度出发,给刑法的制定提出了一个合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经济也不断地发展,人类的观念也理的可实施的建议。在不断地改变。罪刑相适应原则的思想最早起源于资产阶级启(二)我对贝卡利亚观点的看法蒙运动时期。意大利著名刑法学家贝卡利亚曾指出:“犯罪对公现如今,罪刑相适应原则普遍被各个法系的国家所接受。但共利益的危害越大,促使人们犯罪的力量越强,制止人们犯罪的对于其中的某些观点,我持有不同的看法。比如说作者认为衡量手段就应该越强有力。这就需要刑罚与犯罪相对称。”随着资产犯罪的唯一标尺是对社会的危害。我认为这种观点过于

5、功利,只阶级革命的胜利,罪刑相适应原则被资产阶级统治者确立为法律考虑到社会的公共利益,而忽视了个人的权益。一般认为,犯罪的一项基本的原则。例如法国1789年的《人权宣言》。的构成要件为犯罪客体,犯罪客观方面,犯罪主体以及犯罪的主二、贝卡利亚在《论犯罪与刑罚》中所体现出的罪刑相适应的观方面。在给犯罪规定刑罚时,不仅要考虑到其社会危害性,还思想应该考虑到犯罪人的主观意图,犯罪动机,以及犯罪的具体情节(一)贝卡利亚观点的梳理等等,这些都是影响定罪量刑的重要条件。我在看过《论犯罪与刑罚》这一本书后,斗胆按照我个人的理三、其他学者对罪刑相适

6、应原则人性方面的思考解,对书中零零散散的有关罪刑相适应原则的论述,重新按照我记得一位学者曾说过:“罪刑均衡奠基于人类天生的向往对自己的逻辑梳理一下。等性的本能,它所折射出来的人类对公正理念的追求是永恒的。”我认为,首先明确法律存在的必要性十分重要;其次,在明确这个理论也可通俗的说成“罪当其罚,罚当其罪”。其必要性后,我想从社会以及人性的角度,确定出制定法律的目报应心理,也称复仇心理,是人类对作恶者所共同拥有的心的和意义;最后,在前两者的基础上,再提出应该建构一个怎样的理。报应主义则是这一思想的源头。学者们提出了报应刑的三刑罚。下面

7、分述如下:种模式,为康德的道德报应主义,黑格尔的法律报应主义和后期1.法律存在的必要性:每一个人都是崇尚自由、厌恶束缚的。古典学派的规范报应主义。康德提出“法院的惩罚绝对不能仅仅这样的心理会导致“恶”的下场。贝卡利亚对于这一问题做出了作为促进一种善的手段,必须只能是由于一个人已经犯了一种罪一个非常恰当的比喻:“没有禁制的自由是完全的自由,但也是没行才加刑于他。”继康德之后,黑格尔又提出刑罚的本质是为了恢有保障的自由。所谓:令行禁止。你要渡过一条波涛汹涌的河复法本身,是对犯罪的否定和扬弃。报应主义的第三种形式是后流,完全的自由是以任

8、意一种方式过河,游过去或者驾船,如果在期古典学派的规范报应主义。他们认为,刑罚的分量应当和犯罪河流上架上一座桥,这无疑是相当稳妥的办法。把这座桥当作的规范违反程度相适应。‘令’,那么桥两侧的锁链就是‘禁’。它限制你的自由,也保证你综上所述,报应主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