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8295406
大小:5.61 MB
页数:30页
时间:2020-04-30
《中国当代作曲家和声语言构成的思维与技法研究.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14年第1期THENEWVOICEOFYUE_一FU(TheAcademicPefiodic~ofShenyangConservatoryofMusic)中国当代作曲家和声语言构成的思维与技法研究刘康华n[内容提要]从上世纪80年代起,中国作曲家音乐创作中的和声语言开始摆脱共性写法的桎梏,开创了探索和声(音高结构)个性写法的百家争鸣的局面。这种探索从开始的那天起,便离不开它的“本土”特征,即1、以作曲家对中国文化的理解或感受为基础,2、以创作相应的个性化和声材料为核心,3、以西方现代音
2、高组织技术为借鉴,4、通过构建新的材料相互关系,以适应和声材料的基本特性以及中国音乐文化的特定理念。这反映了中国当代作曲家和声语言构成的思维与技法的深层因素。笔者认为,和音、音组、音列、音响等四种和声的基本结构成分,涵盖了20世纪音高组织手法从思维到技法的一些最重要的、基础性的内容,同样能包含中国当代作曲家的音乐创作。文章试图以这些分类为基础,通过对具体音乐作品的分析与研究,以解析中国当代作曲家创作中和声语言构成的思维与技法特征,从而深入了解作曲家的创作爪J}生与风格。[关键词】音高结构/思维徽法/和音/音组/音列/
3、音响中图分类号:J61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5736(2014)01—0022.30绪论竭源泉与不懈动力。因而,从上世纪8O年代初开始的,在向西方学习借鉴过程中,中国作曲家不断“探索本土之路,创立上世纪8O年代,随着国家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与经济的个性风格”的种种“事例”与件件“成果”,就是广义上“中国风发展,音乐艺术迎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在音乐创作上的典格”形成的基础。型特征是,作曲家的和声语言开始摆脱共I生写法的桎梏,开创可以这样认为,近三十多年来,中国作曲家以从未有过的了探索和声(音高结构)爪I
4、生写法的百家争鸣的局面。广度与深度去学习、研究、探寻中国传统文化与传统音乐的精中国作曲家在和声共陛写法时期所采用的音高关系体系,髓;以从未有过的广度与深度去学习、研究、探寻东、西方音乐无论是大小调和声体系还是调式和声体系(包括七声自然调创作发展的成功经验与非成功教训;以从未有过的广度与深式与五声调式),其多声部构成的基本材料(调式与和弦),以度去学习、研究、探寻自上世纪初以来世界新音乐在“音高结及材料的相互关系(在有调中心的前提下,各类陈述讶陛的和构”方面的新思维与新技法。这就是当代中国作曲家和声语声进行,以及转换调
5、性的具体手法),都是作曲家们通用并众言形成的基本背景。所周知的。一旦放弃这些材料,其原有的结构规律也就失去由此,从世界音乐文化、尤其是音乐创作的发展轨迹,来了依存的条件,作曲家必然会面临重新选择材料与构建材料观察中国作曲家和声语言构成的某些特征,是符合中国当代相互关系的新问题,这与西方作曲家在上世纪十年代初所面音乐发展状况的。临的问题一样。因而人类音乐艺术发展的共同规律促使中国笔者曾撰文介绍过已故的俄罗斯音乐理论家尤·霍洛波作曲家向西方学习,这不仅是必然,而且也是必要、且非常有夫(1932~2o03)对20世纪和声共
6、同逻辑原理所作的精辟论述:益的。“以合理选择的中L-成分为基础,而形成的结构成分相互关系虽然这一局面的到来比西方作曲家的探索步伐晚了许多,体系。”。后来笔者在其它文章中再次阐述此理论时,从中衍但从它开始的那一天起,就不可避免地会打上它的本土烙印,生出了“基本结构成分”的提法:“原来在音高关系体系中,材即使是在探索初期也在所难免。这是因为中国作曲家血脉中料是第一I生的,基础性的材料会产生特定的结构意义,通过它涌动的中华文明与文化传统“基因”,终究是他们的“创乐之可衍生出其它的结构成分直至整个音高关系体系。由此我们本”,
7、是中国作曲家群体走向成熟,自立于世界音乐之林的不可把音高关系体系中具有结构意义的基础性音高材料称为‘基[1]作者简介:刘康华(1949~),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2】尤·霍洛波夫现代和声的共同逻辑原理)),《音乐与现代性)第八集,莫斯科,1974年版,第236页。刘康华:中国当代作曲家和声语言构成的思维与技法研究23本结构成分’,体系中的其它结构成分都是从它派生而来,即以上的基本类型,虽不能说是对20世纪音乐和声材料的使是完全对比的材料也因它而产生,它们共同构成了音乐作包罗万象,但却可认为是涵盖了20
8、世纪音高组织手法中从思品完整的‘自我协调一致和完美连贯’的音高关系体系,其‘秩维到技术的一些最重要的、基础性的内容,笔者认为这同样能序’与‘逻辑’的合理存在是不容置疑的。州”这对于中国作曲包含中国当代作曲家的音乐创作。家来讲,又何尝不是呢。只是我们更应特别关注中国作曲家由此,我们试图以这些分类为基础,通过分析研究,逐渐和声语言构成的“本土”特征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