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8289811
大小:27.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4-13
《浅谈在化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浅谈在化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横渠中学刘恺学校工作要以“德育为首”,“教学为主”。在化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是化学教师义不容辞的义务和责任。现行化学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教育素材,只要教师努力挖掘并积极地从课外搜集相关材料,依据教学内容适时地插入,就可以使化学教学与思想教育有机结合。中学化学教学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这无疑是化学教学中德育的核心。此外,环境保护教育、价值观念教育、意志品质与理想前途教育等也是中学化学教学中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一、辩证唯物主义教育“辩证法是唯一的最高度地适合于自然观这一发展阶段的思维方法。”化学教学中可结合教学
2、内容,对学生适时进行辩证法思维的训练,培养他们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到——事物的运动是充满矛盾的运动,这是辩证法的核心。如:在“氧化一还原反应”一节的教学中指出,氧化与还原是两个对立的概念,他们存在于同一反应中,相互依存,既对立又统一。这样教学不仅使学生更深刻理解氧化一还原反应这对概念,而且进行了辩证唯物主义教学。又如:溶解与结晶,水解与中和,加成与消去等都是对立统一的实例。量变到质变是唯物辩证法的最基本观点。元素周期律是量变到质变最典型的例子,即元素性质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的变化规律。又如混合气体的爆炸极限,同素异形体性质的差异等
3、都是量变引起质变的例子。自然界中各种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在一定条件下又可以相互转化。如:无机物中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之间的相互关系;有机物中各种烃及烃的衍生物的相互转化关系;即使同一种物质分子里不同官能团之间也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如苯酚分子中,苯环与羟基的相互影响。此外,结合相关内容,还可引导学生逐步认识现象与本质、共性与个性、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从而逐步树立事物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二、爱国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是对祖国深厚的民族感情。热爱自己的祖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我国灿烂的的古代文明及对世界文化产生的深刻影响,是让学
4、生树立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尊心的最好素材。中学化学教材蕴含着许多丰富的爱国主义教学内容。古代化学史上,我们的祖先取得了许多辉煌的成就。如造纸术、火药的发明和运用分别比欧洲早10个世纪和5-6个世纪,造纸术和火药是我国古代的重要的化学工艺,也是我国成为文明古国的标志,两者的发明和运用推动了世界文明的进程。冶炼和瓷器也是我国古代重要的化学工艺,这些技术也远远领先于世界各国。在近、现代化学史上,我国的化学家也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特别是建国后,我国在化学工业上成果显著。例如:我国著名的“侯氏制碱法”把世界制碱技术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结合“蛋白质教学”
5、可讲1965年我国成功获得了世界上第一个人工合成蛋白质一结晶牛胰岛素。于1981年又在世界上第一个用人工方法合成了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2003年我国的“神舟五号”载人上天。这些成就,标志着我国的科学技术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联系教材相关内容,适当加以展开,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学习科学家热爱祖国的动人事迹,从而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把爱国主义的觉悟和情感变成刻苦学习的动力。三、环保意识教育随着工农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提高,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污染日益增加,保护环境,保护地球已成为人类共同的呼声。把环境保护教育穿插在化学教学之中,对增强学生环保
6、意识具有重大意义。教学中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挖掘化学教学内容,从学生身边的学习和生活经验出发,培养学生环保意识。比如在讲到二氧化硫时,就可以渗透环保知识,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告诉学生二氧化硫是一种主要的大气污染物,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成份,它能导致水质酸化,毁坏树木、庄稼等。2、规范试验操作例如,进行化学实验时,将药品规定了用量和浓度,有些药品取最小或采用微型实验,既方便施教,又方便操作,更易让学生观察和记忆,从而培养学生严谨的实验态度和科学的实验方法,同时会节省药品,减少污染,也能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3、改进实验操作将一些有毒物质参加或生成的实验进行改
7、进,使操作更合理有效,又能控制或避免排污量,增强学生环保意识。如铜与浓硫酸的反应是一个演示实验,按照教材上的做法,教室后面的学生看不清楚,效果不明显,若改为学生实验产生二氧化硫太多,污染又太严重。为此,我们将实验中的铜屑改为弯成螺旋状的细铜丝,铜丝与浓硫酸接触即反应,脱离即停止反应,可以让学生轮流观察或操作,使二氧化硫的产生降到最低限度。总之,改进实验操作方法有多种,我们耍根据学校实验条件和教学实际,充分利用旧物质和废物,将原有的实验进行科学的分析改进,以达到更安全可靠、趣味新颖、快捷方便、可控制排污量、增强学生环保意识等目的。总之,只要教师努力挖掘并积极
8、地从课外搜集相关材料,依据教学内容适时地插入,就可以使化学教学与辩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