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2013年高考物理 考前预测计算题冲刺训练二 力学.doc

(新课标)2013年高考物理 考前预测计算题冲刺训练二 力学.doc

ID:58289364

大小:263.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4-13

(新课标)2013年高考物理 考前预测计算题冲刺训练二 力学.doc_第1页
(新课标)2013年高考物理 考前预测计算题冲刺训练二 力学.doc_第2页
(新课标)2013年高考物理 考前预测计算题冲刺训练二 力学.doc_第3页
(新课标)2013年高考物理 考前预测计算题冲刺训练二 力学.doc_第4页
(新课标)2013年高考物理 考前预测计算题冲刺训练二 力学.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课标)2013年高考物理 考前预测计算题冲刺训练二 力学.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新课标2013年高考考前预测计算题冲刺训练二(力学)1.如图所示,轻质细杆竖直位于相互垂直的光滑墙壁和光滑地板交界处,质量均为m的两个小球A与B固定在长度为L的轻质细杆两端,小球半径远小于杆长,小球A位于墙角处.若突然发生微小的扰动使杆沿同一竖直面无初速倒下,不计空气阻力,杆与竖直方向成角(

2、为,小球A对墙的弹力大小为Nl,则,解得球A对墙的弹力为.当时,小球A离开墙角.2.如图所示,三个物体质量,物体A与斜面间动摩擦因数为,斜面体与水平地面间摩擦力足够大,物体C距地面的高度为0.8m,斜面倾角为300.求:(1)若开始时系统处于静止状态,斜面体与水平地面之间有无摩擦力?如果有,求出这个摩擦力;如果没有,请说明理由.(2)若在系统静止时,去掉物体B,求物体C落地时的速度.解:(1)以A、B、C和斜面整体为研究对象,处于静止平衡,合外力为零,因水平方向没有受到其他外力,所以斜面和地面间没有摩擦力.(2)3.在建筑工地上,我们常常看到工人用

3、重锤将柱桩打入地下的情景.对此,我们可以建立这样一个力学模型:重锤质量为m,从高H处自由下落,柱桩质量为M,重锤打击柱桩的时间极短且不反弹.不计空气阻力,桩与地面间的平均阻力为f。利用这一模型,有一位同学求出了重锤一次打击柱桩进入地面的深度.-5-设柱桩进人地面的深度为h,则对垂锤开始下落到锤与柱桩一起静止这一全过程运用动能定理,得得出(1)你认为该同学的解法是否正确?请说出你的理由.(2)假设每一次重锤打击柱桩时锤的速度为一定值,要使每一次重锤打击后桩更多地进入地下,为什么要求锤的质量远大于桩的质量?解:(1)不对,因为在锤与桩碰撞过程中系统动能

4、有损失.(2)设锤每次打桩的速度都是v,发生完全非弹性碰撞后的共同速度是,则mv=(M+m),非弹性碰撞后二者的动能为当m>>M时,碰后二者的动能越趋向于(初动能),即能量在碰撞过程中的损失趋向于零,故要求m>>M.4.一辆汽车的质量是5×103kg,发动机的额定功率为60kW,汽车所受阻力恒为5000N,如果汽车从静止开始以0.5m/s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功率达到最大后又以额定功率运动了一段距离后汽车达到了最大速度,在整个过程中,汽车运动了125m.问在这个过程中,汽车发动机的牵引力做功多少?下面是甲、乙两位同学的解法:甲同学:W=Pt=

5、6×104×22.36J=1.34×106J.乙同学:F=ma+f=7500N.W=Fs=7500×125J=9.375×105J.请对上述两位同学的解法做出评价,若都不同意请给出你的解法.解:甲、乙两位同学的解法都不正确.甲同学把125m全部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求出运动时间t,这一步就错了,然后又用公式W=Pt来求牵引力做功,而汽车在做匀加速运动的过程中功率是逐渐变大的,这一步骤又错了.而乙同学的做法中,第一步是正确的,但力F是汽车做匀加速运动时的牵引力,当汽车以额定功率行驶时,牵引力是变力,做功不能用W=Fs来计算.正确的解法是:汽车行驶

6、的最大速度为根据动能定理得,。5.将一测力传感器连接到计算机上就可以测量快速变化的力。图甲表示小滑块(可视为质点)沿固定的光滑半球形容器内壁在竖直平面内点之间来回滑动。-5-点与O点连线与竖直方向之间夹角相等且都为,均小于100,图乙表示滑块对器壁的压力F随时间t变化的曲线,且图中t=0为滑块从A点开始运动的时刻。试根据力学规律和题中(包括图中)所给的信息,求小滑块的质量、容器的半径及滑块运动过程中的守恒量。(g取10m/s2)解:由图乙得小滑块在点A、之间做简谐运动的周期为,由单摆振动周期公式,得半球形容器半径为.在最高点A,有,在最低点B,有从

7、点A到点B过程中,滑块机械能守恒,则联立解得=0.99,m=0.05kg.滑块的机械能为6.杂技演员在进行“顶杆”表演时,用的是一根质量可忽略不计的长竹竿,质量为30kg的演员自杆顶由静止开始下滑,滑到杆底时速度正好为零.已知竹竿底部与下面顶杆人肩部之间有一传感器,传感器显示顶杆人肩部的受力情况如图所示,取g=10m/s2.求:(1)杆上的人下滑过程中的最大速度;(2)竹竿的长度.解:(1)以人为研究对象,人加速下滑过程中受重力mg和杆对人的作用力F1,由题图可知,人加速下滑过程中杆对人的作用力F1为180N.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一F1=ma,则a

8、=4m/s2.1s末人的速度达到最大,则v=at1=4m/s.(2)加速下降时位移为:=2m.减速下降时,由动能定理得代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