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时期高职院校的课堂教学管理.doc

浅析新时期高职院校的课堂教学管理.doc

ID:58224701

大小:25.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4-29

浅析新时期高职院校的课堂教学管理.doc_第1页
浅析新时期高职院校的课堂教学管理.doc_第2页
浅析新时期高职院校的课堂教学管理.doc_第3页
浅析新时期高职院校的课堂教学管理.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析新时期高职院校的课堂教学管理.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浅析新时期高职院校的课堂教学管理  摘要:本文从新时期高职院校的课堂教学情况、课堂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高课堂教学管理质量的措施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P键词:高职院校;课堂;教学管理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改革的深入,国家对高技能人才的需要越来越迫切,因此国家越来越重视职业院校的发展。  一、新时期高职院校的课堂教学情况  1.学生素质偏低,课堂参与度不高  近年来,很多中职院校升级为高职院校,导致学校之间的教学与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在生源逐渐减少的情况下,高职院校不断降低考生的入学门槛,造成很多高职院校的学生素质偏低,学习积极性较差,课堂参与度不高。  2.学生存

2、在自卑心理,影响课堂质量  很多高职院校学生的家庭经济情况不佳。他们大多来自农村,由于父母忙于生计,没有精力关注其学习情况及身心健康,因而学习成绩较差,没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他们感觉自己不如别人,容易产生自卑心理。比如在课堂上不敢发言,怕教师提问,所以上课时总是低头假装忙自己的事情,课堂参与度不高。  3.学习缺乏动机,兴趣不强  很多学生不知道要选什么专业及方向进行学习,更不知道毕业之后要干什么。在学习过程中,他们不知道怎么学,也没有学习目标,学习缺乏动机,所以学习的积极性不高。  二、新时期课堂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专注教学,缺乏课堂管理  在教学过程中,教

3、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追赶进度,往往会忽视对学生的管理,不关注学生的上课情况,也不在意学生的接受能力,容易导致教与学的脱节。因此,高职院校的学生在学习方面普遍存在基础差、接受能力差等特点。学生听不懂或不感兴趣,就越来越不关注课堂,容易开小差、玩手机、上课睡觉,形成恶性循环。  2.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管理比较随意  教师在上课之前,没有规定学生在上本门课需要达到的要求,没有跟学生讲清本门课需要注意的事项。比如旷课会怎么样,迟到会怎么样,上课玩手机会怎么样,完成作业与不完成作业的区别,等等。学生上课时比较随意,不太在意对课程的学习。  3.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管理缺乏针

4、对性  高职院校学生的情况比较复杂。如果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管理采用千篇一律的方式,没有针对性的话,容易产生很多问题,如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导致学生更加厌学。  三、新时期课堂教学管理问题的原因  1.师资来源的多元化  高职院校在招聘教师时,在招聘条件上更关注专业与学历,忽视了应聘人员是否有教学从业经验,是否有教师资格证书等问题。这些应聘人员在走上教师岗位之后往往会专注于专业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对学生的管理。有些教师甚至不知道怎样管理学生,不知道怎么跟学生交流,造成教与学的脱节。  2.对学生的管理准备不足  高职院校的学生普遍存在底子薄、基础差、不爱学习、缺乏良好的

5、习惯、自我控制能力差、心理素质差等问题。教师在上课之前如果不做好充分准备,不与学生约法三章,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管理就会比较随意,容易导致学生不信任教师,不听从教师,从而造成学生不重视对本门课程的学习。  3.教学管理方式不灵活  由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情况比较复杂,如果教学管理方式缺乏针对性的话,学生容易产生负面情绪。  四、新时期提高课堂教学管理质量的措施  1.加强教师培训  学校在鼓励教师进修、提高教师学历、提升教师专业水平的同时,还应该进行多方面的培训。比如加强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培训,对学生的情况进行分析,以便在教学过程中更加了解学生,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从而

6、更好地服务于学生和教学。  2.认真备课,加强对学生的了解  由于高职院校的学生学习成绩普遍不高,所以在备课的过程中,教师不能完全按照教材备课,而要有所取舍,使教学内容更容易被学生接受。  3.对不同学生进行差异化管理  由于学生情况比较复杂,所以针对不同学生要进行差异化管理。比如对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要多进行鼓励。这样有利于课堂教学的开展,有利于学生成人成才。  为了促进高职院校更好地发展,使学生学有所成,教师在完成教学的同时,应该关注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全面发展,以期将来能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做贡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