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南-隐秘的火焰.doc

李德南-隐秘的火焰.doc

ID:58224483

大小:26.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4-29

李德南-隐秘的火焰.doc_第1页
李德南-隐秘的火焰.doc_第2页
李德南-隐秘的火焰.doc_第3页
李德南-隐秘的火焰.doc_第4页
李德南-隐秘的火焰.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李德南-隐秘的火焰.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李德南:隐秘的火焰  “隐秘的火焰”是作为批评家的李德南喜欢的一个意象,这亦是他从事批评时基本情绪的“客观对应物”。李德南的批评文章偏于理性,多的是解释、说理,却很少有直接的、炽热的肯定――他将“火焰”隐藏于内心深处,正如他的为人一样,低调且充满激情。“在众声喧哗的时代,他乐于做一位安静的批评家。”{1}  近几年,对“80后”文学的研究逐渐成为显学,李德南是伴随这股对“80后”文学的研究热潮而崛起的。在最近3年中,他用力最多的是“80后”文学的研究与批评。从最早的《“80后”作家,代际视野内的牺

2、牲品?》,到与王威廉的对话《代际视野中的“80后”文学》,再到近期的《在新的文学机制和时间境域中诞生――“分化时代”的“80后”小说》等一系列重头文章,德南为我们勾勒出了“80后”文学的地形图。  一、作为方法与视角的代际批评  在《做同代人的批评家》中,金理说:“我看到的对‘80后’文学的解读中,最多的就是文化研究的那种方式。避谈作品,而关注作品背后的新媒体、文学生产之类。所以我想这也造成了那种局面:我们往往以传媒话题、娱乐新闻、粉丝心态的方式去理解青年人;而也许已经有丰富的文学文本存在了,只不

3、过我们不认真对待。”{2}金理一语道破了当下对“80后”文学研究的问题所在。  所幸的是,这种状况随着“80后”批评家的崛起得到了有效地校正。这两年,金理、杨庆祥、黄平、徐刚、李德南等诸位“80后”批评家,深入、广泛地开展对“80后”文学的个案解析,通过对“80后”作家的作品进行文本细读,得出了相对中肯的评价,纠正了对“80后”文学较为偏颇的判断。  在对“80后”文学的研究中,批评界较为普遍地使用“代际”这一概念来归纳、概括“80后”作家的创作。但不少批评家在使用代际概念时,往往将之简单化、甚至

4、粗暴化。比如,在评介“80后”文学时,既没有看到“80后”文学的“新变”,也没有深入地进行文本研究,简单地将“80后”作家概括成“文化舞台上的表演者”。{3}  因为看到了代际研究存在的问题,所以,李德南做代际研究就有着自觉的意识,很重视方法论的反思与建构。他认为,代际可以作为批评的视角与方法,但是必须警惕代际研究的盲见,那就是简化与极化。简化――将某一代的作家视为铁板一块,没有意识到其内部的复杂构成;极化――形成了一种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比方说,贬低“80后”,抬高“70后”;或是反过来,肯定“

5、80后”,贬低“70后”。  《“80后”作家,代际视野下的牺牲品?》是李德南为反驳张柠的《“70后”作家,撤退还是前进?》一文所作,亦是他对“80后”文学研究最早的一篇文章。在文章中,李德南第一次敏锐地提出了对“80后”文学研究存在的问题――简化和极化。  对于这一点,《在新的文学机制和时间境域中诞生――“分化时代”的“80后”小说》中,李德南再次强调:丰富而复杂的状况由此而被简化,代际批评的洞见也被盲见与偏见所湮没,批评家呢,也很不幸地被简化的蛀虫所蛊惑,失去了“回到事情本身”的能力。{4}“

6、李德南对于自我身处的代际有着非常自觉的意识,我觉得这一点非常重要,任何一个个体都只能是历史和局势中的一份子,也就是说,必须在一个具体可观的语境中才有可能厘清自我的位置、发言的起点和对话的目的。”{5}  在《“80后”作家,代际视野下的牺牲品?》一文之中,李德南不仅反驳了张柠对“80后”文学评判的盲见,还表现出作为一位文学批评新人对新变事物敏锐的觉察力,而且对已成定论的成见和权威,敢于有理有据地提出自己的观点。这在同质化倾向很严重的当下批评界,实属难得。  另外,李德南还提出了关于“80后”文学的

7、研究应该注意时间差的问题。“80后”文学最初是从青春文学、校园文学起步的,经过多年来文学市场的积累,已经不是一成不变的,这些年来一直在分化,也不断地有新的面孔、新的声音出现。但批评界很多人还是沿用用10年前的印象来概括当下的状况,对文学现场里所发生的一切极其陌生,严重脱离事实。  为了打破上述的研究困境,李德南主张从个案研究入手,他认为,个案细读,是理解“80后”文学的有效方式。著名文学批评家陈思和教授,一直力倡要研究文学,首要的工作是文本细读。{6}李德南作为“80后”批评家,在文本细读上,是肯

8、用功,而且很见效的。几年来,他先后写作了《王威廉:现代性的省思者》《作为思想历险方式的书写――王威廉的叙事美学》《在大视野中审视历史与现实――郑小驴论》等个案研究,无不是深耕文本后做出的判断。  《在新的文学机制和时间境域中诞生――“分化时代”的“80后”小说》一文,是李德南在完成众多个案研究后的一次重新整合,亦是他关于“80后”文学研究的集大成之作。在文章中,李德南通过分析,提出了“80后”文学的三种生成机制,一是通过1999年《萌芽》杂志“新概念”以来涌现出的,二是互联网催生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