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8219919
大小:25.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4-28
《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疾病.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疾病 我在另一篇文章中提到,要做一名好医生,必须以负责任的态度对待病人,但一旦发现了病变,如何作出准确的诊断和有效的治疗,仅有负责的态度是不够的,还要有高超的技能和科学的方法。然而在日常的临床工作中,我们可以发现不少死板的、机械教条的、形而上学的也就是不科学的方法,从而大大影响医疗质量的提高。 当PET和PETCT引入中国时,我们有些专家如获至宝,把它当作诊断的万能神器,似乎有了它就可以解决一切诊断问题,并在初步学习外国人经验的基础上以极快的速度写出教科书,以简单的数据划线作为诊断标准,SUV值大于2.5即可诊断为恶性病变,小于2.5即为良性。但临床实践很快发
2、现,许多良性病变的SUV值可以明显高于2.5,而有些恶性病变代谢可以不活跃,即SUV值可以不高。 近几年,随着CT的广泛应用,查出了过去平片不能发现的肺结节。由于肺结节术前定性诊断有一定难度,我��有些专家又有了高招,以大小划线,大于8mm为恶性,小于8mm为良性,导致无数的根本不需要治疗的病人白挨一刀。大家为什么不想一想,如果诊断有这么简单,我们还需要办医学院,还需要培养研究生吗?大家为什么不再想一想,恶性肿瘤为什么一定要从8mm开始长,为什么不能从3mm、5mm长起,良性病变为什么长到8mm就不再长了。奇怪的是这种莫名其妙的诊断标准竟然在中国被广泛采用,现在连病人都知道了,
3、例如我诊断某病人的肺结节为良性,他说他的结节大于8mm,要去开刀,你只能啼笑皆非。 长期以来,肺结核的诊断主要依靠影像,虽然也结合查痰等临床检查,但多数情况下拍一张胸片,有时也结合CT检查,即可进行抗痨治疗。这其中确实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过度诊断,即把其他肺病当作结核治疗了,每年数以百万计的肺结核病人,这几乎是不可避免的。如何避免这种过度诊断呢?专家们又想出了妙招,即必须痰中查到结核菌才能进行抗痨治疗。这一招的确能防止过度诊断,但后果要比过度诊断严重得多。我们仔细分析一下,什么样的肺结核才能在痰中查到结核菌呢?一种是较重的肺结核,病灶干酪化形成空洞,并破溃到支气管与外界相通,另
4、一种是支气管内膜结核。这两种情况只是肺结核的少数,大多数肺结核,例如以渗出与增殖病灶为主的肺结核,肺淋巴结核,即使很严重的血源性肺结核,例如急性粟粒型肺结核常常都不能从痰中查到结核菌。这就意味着多数肺结核得不到及时治疗,或者说,较轻的、较早的肺结核得不到治疗,非要拖到病情恶化形成空洞才能得到治疗。而得不到及时正规治疗的病人,他们可能在等待过程中进行不正规的治疗,等查到结核菌开始正规治疗时已经耐药了。得不到及时诊断和治疗的病人还会传染给其他人,这种情况是十分严重的,有关部门应该重视。 某些医疗行为的不科学,还表现在崇洋“迷外”,毫无疑问,欧美国家总的医疗水平高于我们,我们应该学习
5、,但现在的问题是照搬的风气盛行。举个小例子。例如,肺癌筛查。筛查谁呢?高危人群。谁是高危人群?他们有清晰的标准,即长期重度吸烟的人。有公式计算。这在欧美是对的。因为长期重度吸烟的人肺癌的发病率比不吸烟的人群高许多倍,肺癌筛查就查这些人。我们有些人照搬欧美的公式,我们也筛查这些人,这就不对了。因为中国的情况与欧美不同,在中国,吸烟的人群肺癌发病率很高,不吸烟的人群包括女性,虽然肺癌发病率比吸烟人群稍低,但也相当高。因为不吸烟的人大部分在被动吸烟,再就是无法躲避的大气污染。女士们还有厨房的油烟,所以中国的肺癌筛查不能把非吸烟者和女性排除在外。 现在的医疗质量为什么会出现这些问题?大
6、部分医生考虑问题为什么会这么简单?其中的原因很复杂,政府引导政策的偏颇可能是主要原因。因为现在医生的职称、待遇主要与论文挂钩,与临床技术几乎没有什么关系。过去的医生天天在临床,到我们这一代也是天天围着病人转,我1978年考研究生,硕士、博士各3年,实际读了7年,天天上班读片写报告,研究课题也完全是临床的。即“肺癌早期诊断、病理与X线对照”,科研课题完全靠晚上和节假日,把手术切下的肺癌标本与X线片对照。现在硕博连读5年,至少3年在实验室,在临床的时间很少,课题多半与临床不沾边,如果写出了SCI高分的论文,很快就会提副高,如果想继续进步,还得继续做实验写论文。他们能有多少临床经验呢?
7、遇到某些疑难的临床问题,如肺小结节的定性诊断就不会有自信,这种以大小划线,记住洋人、专家的某些教条是最简便省力的方法。 要全面提高我们的医疗质量,必须对医生进行全面的临床技能培训,让医生的职称晋升和待遇等与临床技能挂钩,让医生们自觉地把主要精力和时间放在临床。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