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新批评在中国的命运(四).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新批评在中国的命运(四)四、结语九十年代以来,大陆文学批评界经历了短暂几年的表面繁荣。各种”后现代“的批评理论纷纷登场,文学批评家则纷纷变成了文化批评家,批评文本脱离了文学文本,不再拘泥于对作品的阐释,而成为形形色色政治、文化理论的扬声器。文学创作则流派林立,文坛新秀努力寻找新的西方话语理论为自己的创作贴上合法性的标签,而不顾及他们的创作是否真正构成对艾略特所说的”文学秩序”的变革。”文学性”再一次受到冷落。令人尴尬的是,阅读当代文学作品的人似乎越来越少,诗人比读诗的人却还要多。面对这种令人困惑的状况,一些学者发出了忧虑和警告:我们的批评患上了”失语症”。所谓”失语”,是
2、指当今文学批评在西方话语霸权面前丧失自我话语的权力。在文学批评现代转型和建构的过程中,在相当一段时间里,我们肯定离不开对西方话语的借鉴吸纳,而这又必须有一个从”生硬学舌”到”杂语共说”,然后再到”化合创新”从而建立新话语的过程。然而当下文学批评最紧迫的问题,在于我们的批评面对当今的生活现实和文学现实,作不出应有的切实负责的价值评判。文学批评就其本质而言,恰恰在于价值判断和意义分析。当今的文学批评,却愈来愈”个人化”、”私语化”,变成一种智力写作、技术写作或文本游戏。一些文学批评似乎过于追求个人趣味而拒绝社会责任,过于注重自我表现而摒弃价值判断,过于讲究话语风格和表达技巧上
3、的个性化与创造性,而愈来愈疏离批评的本来意义,使文学批评的”失语”现象愈来愈严重。因此我们的文学批评应该回到现实语境中来,面对我们的社会现实和文学现实发言,作出价值判断和理性分析。这不仅是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文学素质和趣味的需要,也是促进创作的真正繁荣、产生文学精品的有力保证。在这个现实的意义上,重新发掘和审视新批评合理的内涵,运用其行之有效的方法论,积极展开对当下具体文学作品的描述和评价,我认为对矫正时弊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雷奈·韦勒克曾经撰文指出:新批评在捍卫”文学标准”和”批评标准”两方面进行过”英勇的战斗”。面临当今价值失范的文坛,我象他一样期望着,”这种战斗将来
4、不得不再进行一次”。一九九九年四月主要参考书志和论文篇目:《文学理论》《英国现代诗选》《小说鉴赏》《新批评--一种独特的形式主义文论》《当代西方文学理论导引》《”新批评”文集》《新批评》《唐诗的魅力》《艾略特诗学文集》《文学批评原理》《朦胧的七种类型》杨扬:《先锋的遁逸》蓝桦:《布鲁姆的新著》刘擎:《后现代主义的困境--苏卡尔事件的思考》许纪霖:《启蒙的命运--二十年来的中国思想界》James,Afterandbeyond`NewCriticism’.Style,Winter92,JamesGollin,CleanthBrooksScholar,Spring95,Leon
5、ard,Aremarkableman,aworthyReview,Spring97,John,CleanthBrooks:Teacher,newcritic,LiteraryJournal,Spring97,JosephBlotner,RememberingCleanthReview,Summer97,LouiseCowan,BrooksandWarren:UnderstandingpoetryinthenewReview,Autumn97,JamesJustus,UndestandingBrooksandReview,Summer98,StephenGurney,The
6、well-wroughtAge,Winter98,1.Harold,CleanthBrooks:Courtlyenigma.VirginiaQuarterlyReview,Winter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