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8179216
大小:37.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20-04-26
《生物安全事故应急处置预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巴彦淖尔市医院实验室生物安全应急预案一总则(一)目的从对实验室工作者健康与安全负责的精神出发,加强实验室生物安全的管理,制定有效的应急处理程序和控制措施,以保证在实验室发生生物安全事件时,做到应急准备充分,信息渠道畅通,指挥系统有效,反应机制灵敏,从而遏制生物安全事件危害的进一步扩大,保证实验室相关人员的健康,保证公众健康和社会稳定。及时有效的预防、控制和消除发生在检验科围的生物安全事故的危害,指导和规检验科工作,保障职工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科室的稳定和正常工作秩序,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
2、法律法规,结合科室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二)工作原则1.预防为主常备不懈2.设施规管理到位3.主动监测....反应及时4.依法处理措施果断5.机制通畅遏制危害(三)适用围本预案适用于发生于实验室部的、与实验室安全相关的、危害实验室工作人员健康以及社会公众健康和社会稳定的所有事件。主要包括:1、病原微生物和有毒有害化学试剂的实验室污染事件;2、工作人员受到实验室有毒有害病原微生物或有毒有害化学试剂的感染或侵害;3、病原微生物、有毒有害化学试剂被泄漏出实验室事件。4、由于停电、火灾等不可预测因素所引起的实
3、验室其他污染事件(四)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国传染病防治法》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3.《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五)预案启动当出现(三)中的任意情况,启动本预案。....二、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任务(一)组织实验室生物安全应急领导小组:组长:喜贺热副组长:培华成员:宋青竹、杜志勋、占英、鸿林、尚翠萍、昊庭(二)职能与工作1.领导小组:制定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指导方针,规划对实验室的硬件建设、组织实施科学管理。在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发生时,决策指挥,调动人员,全面部署。2.应急处理工作组:制定实验室生
4、物安全管理办法,建立规章制度和实验室操作规,对各类实验室的安全进行监督检查,督促各项生物安全管理责任和措施落实到位;突发事件发生时,在领导小组的指挥下实施全面的应急工作。....三、预防预警(一)预防1.加强实验室标准化建设,对实验室设备的配置、个人防护和实验室安全行为应按《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做出明确规定。2.建立实验室病原微生物专库,建立有毒有害化学试剂专库。对于传染病病原样本、剧毒化学品建立严格的监督管理制度。3.增强安全意识,合理完善实验室生物安全的各项规章制度。把生物安全管理责任和措施落到实
5、处,消除安全隐患。实验室工作人员应自觉遵守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规定,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和技术规开展研究工作。4.提高警惕,加强安全保卫,防止不法之徒盗窃病原微生物和有毒有害化学试剂,用于对人群进行生物化学恐怖攻击,对公众健康产生严重损害,影响社会稳定。(二)预警1.建立有效的预警机制,为各种病原微生物和有毒有害化学试剂建立档案和使用纪录,填写准确。每次使用后及时登记,发现遗失或被盗,立即报告(见处理程序)。2.建立实验室工作人员健康档案,定期体检。发现与实验室生物安全有关的人员感染或伤害应立即报告。3.定期开
6、展自查,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发出预警通报。....四、应急控制措施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发生后,立即启动实验室应急机制。在领导小组的指挥下,有关部门进入应急状态,对突发事件进行侦测、调查,综合评估,采取应急处理措施,控制危害的蔓延等等。(一)对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综合评估1.流行病学调查包括事件发生的原因、接触人员的发病情况、引起疾病流行的可能因素等。2.标本、样品采集和检验对污染的物品、区域、感染的人员进行采样和检测,对可疑生物进行样本检查,进行病原的分离鉴定,以确定事件的性质与危害。3.污染区域划定对污染区及
7、其周围的地区进行卫生监测。对于病原微生物和有毒有害化学品、放射源的丢失或被盗事件,应监测生活资源受污染围和严重程度,现场调查和取证人员应采取适宜的防护措施。(二)现场控制措施1.根据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发生的规模、危害的程度,可能波及的围,封闭或封锁相关实验室和实验区。2.传染源控制对于受到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影响的现症病人实行就地报告,通过“绿色通道”,送至实验室人员感染救治的定点医院。对于疑似病人和接触者进行入院观察。对于事件中的高暴露人群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预防性服药、留检、医学观察或隔离。在可能波及的围,
8、开展疑似病例的搜索,开展传染源、传播途径及暴露因素的调查。3.对于查明的微生物病原、生物毒素以及有毒有害化学品污染的物品....要对其进行封存和销毁,紧急封闭公共饮用水源等公众共用设施。4.对受到污染实验室等所有场所、物品等进行消毒处理,具体方法参照《消毒技术规》。5.保护易感人群对易受感染的人群和其他易受损害的人群采取紧急接种、预防性投药、群体防护等。6.卫生知识宣教针对事件性质,开展特异性卫生知识宣教。7.人员疏散出现大量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