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8156853
大小:47.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4-25
《五年级教案《近大远小》.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学程导航”课时教学计划施教日期年月日教学内容近大远小共几课时1课型新授第几课时1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及基本规律,理解视平线、消失点,初步掌握画出透视效果的技巧。2.掌握对比观察的方法,运用透视规律,尝试用油画棒或水粉、水彩等材料表现身边的景物,画出纵深感。3.感受透视效果给画面带来的美感。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观察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分析原理,运用透视原理,进行风景画的写生。教学难点:表现“近大远小”的画面时,对直立物体的认识及表现。教学资源教师准备:PPT课件,教具制作材料,水粉、油画棒、有色卡纸等绘画工具。学生准备:铅笔、水粉色、炫彩棒或
2、油画棒等画材,彩色便利贴纸片、有色卡纸或白色画纸,课前布置准备相应的风景照片。学程预设导航策略调整反思一、照片观察,感知近大远小1.学生带外出游玩照片,选择有代表性的风景照片1-2张,用投影放大观察。2.在分享交流中教师引导观察远近区别,可以是景,也可以是人。二、直观体验近大远小,揭示原理生:讨论为什么出现这一现象。一、照片观察,感知近大远小,点明课题1.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外出游玩吗?你们去过哪些地方?能展示一下吗?(课前布置)2.师:请照片的主人给大家介绍一下照片中的风景。近处看到什么?远处有什么景物?你怎么看出是远处的?同学们发现了吗,照片中的景物越远越怎样
3、?3.老师也带来一张照片,我们来看一下。画面中看到了什么?你发现铁轨的变化了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一下“近大远小”。(板书课题)二、直观体验近大远小,揭示原理1.教具演示。取一叠大小相同的绿色彩纸重叠,在重叠的纸面上剪出一棵树的形状,用毛衣针从中间穿过,等距排列开。然后从侧面(横向)和正面(纵向)观察比较——侧面。看相同大小的树排列整齐;将树形正面微侧面向学生。再观察,产生近大远小的视觉效果,如不明显还可以将教具一端靠近学生的眼睛,以产生明显的透视效果。师:这些树大小一样肯定没错吧?看来可以肯定树木的尺寸没有变化,可是我们的眼睛看到的树却是近大远小的,这究竟是什
4、么原理呢?3.互动游戏。(1)其实是我们的“眼睛”欺骗了我们呢,其实很简单,靠眼睛越近,物体越大,离眼睛越远,物体越小。(2)俯视人物形象。三、图片观察,验证透视规律,学习表现①大片向日葵。学生很容易发现向日葵花盘的近大远小的规律,教师适当引导观察远处山坡上的树木与向日葵的大小比较,得出结论,近大远小适用于所有景物。③学生在园林中写生的场景。请学生找找画面中的“近大远小”。(包括人物、墙壁、格窗、长廊、柱子等。)2.跟我学。学生观察示意图,简单了解消失点、视平线以及水平面和垂直面近大远小的规律示意线。3.跟我画。现在谁来帮我在道路两边种上树?请学生上来用大笔调色确
5、定道路两侧树木的位置,画出主干,充分体现垂直面透视示意线的作用,教师帮忙快速表现枝叶,完成风景速写。2.揭示原理。物体反射的光透过瞳孔投射在视网膜上,人的视觉有一定角度,靠得近的景物能够遮挡的视觉角度大,离得远的景物能够遮挡的角度就小,因此,会出现“近大远小”的现象。其实物体本身的尺寸并没有发生变化,是我们的眼睛带给我们的错觉。(板书:错觉)3.互动游戏。(1)师:为了让同学们更简单的理解,请大家伸出自己的手臂一前一后,睁开一只眼睛,用你的小手掌遮挡住观察的视线,看看手掌离眼睛的远近与观看的结果有什么必然的联系?你的手会不会真的一大一小?(2)师:下面考考你们,看
6、下老师这里的两个小朋友,我们是从哪个角度看他们,才会看到这样的形象?三、图片观察,验证透视规律,学习表现1.跟我找。师:原来近大远小的现象是我们的眼睛带给我们的错觉,那么只要是我们视线里的事物就应该都存在这样的规律。跟老师来找一找,这些图片中你找到这样的规律了吗?在哪儿?②林荫道。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路面、树木梳理出“近宽远窄”“近高远低”“近处的清晰,远处的模糊”等同原理的透视规律。师:像这样近大远小的现象同学们在生活中还看到过哪些明显的例子?2.跟我学。师:通过刚才的观察,我们确定近大远小的现象无处不在,那么怎样能准确地表现出来呢?先跟老师来看一看透视分析图。3.
7、跟我画。师:有了这几个法宝概念,表现一个林荫道就容易多啦。(正立面林荫道)教师示范:在四开淡绿色卡纸上用蓝色粉笔画出视平线,确定消失点,确定路面宽度透视示意线,确定道路两侧树木的透视示意线。然后迅速的用水粉色(或者炫彩棒)铺出路面、草地天空的大色块。四、作品赏析,巩固透视规律,拓宽视野。第三组:生活中的设计(建筑上的巧妙设计,课本中展示的两例墙画。引领感受近大远小的巧妙利用,可以产生奇妙的效果,以实例展示拓宽学生的视野,发散思维)第四组:同学的画(《门前的路》《小巷深深》,从奇妙利用回到表现目标,明确今天的作画内容)五、作业要求,表现近大远小,评价总结3.展示与评
8、价。将学生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