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卓<我遥望>说课稿.doc

曾卓<我遥望>说课稿.doc

ID:58146137

大小:67.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4-11

曾卓<我遥望>说课稿.doc_第1页
曾卓<我遥望>说课稿.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曾卓<我遥望>说课稿.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沈阳铁路实验中学宋长宝说教材一《我遥望》是高中语文第一册第二单元的一篇当代诗歌,作者是上世纪40年代“七月诗派”的有影响的诗人之一曾卓。从整个高中语文教学来说,诗歌教学是一个重要的模块。诗歌创作一直是我国文学殿堂的一朵奇葩。尤其是五四运动之后,中国文人在继承传统的古典诗歌的基础上,借鉴外国诗歌创作的笔法,开创了中国的新诗创作,取得新的成就,现代诗坛涌现出来的“七月诗派”以深重的忧患意识和现实的郁愤色调为我国的现代诗坛留下大量清新隽永的诗歌,新课标倡导下的语文教学引导学生对此类诗作进行探究式的品读,有利于学生多角度学习和继承我国的优秀文化

2、,养成健全、健康的审美情趣。二本诗叙事,抒情,始终贯穿着作者的真情实感,表现了他怀念童年,渴望自由,追求光明的复杂感情。学习本诗对于我们体会诗歌“言志”的真谛和理解诗人在特殊的年代发自心底的呼声,品味诗歌语言的含蓄美丽有重要的作用。三基于以上认识,我确定的教学目标是:1诵读全诗。2鉴赏本文不加雕饰,语言朴素的写作技法。3品味作者在叙述、抒情中蕴涵的真切情感。说教法一教法诗人从小爱好文学和诗歌,读过戴望舒、何其芳、臧克家等人的诗作,在抗日救亡的浪潮中开始发表诗作,受到艾青诗歌的影响,陆续结识邹荻帆、鲁黎等“七月派”诗人,1955年被错划为

3、“胡风集团骨干分子,被监禁两年,文革开始后再次受到不公正待遇。然而,在劫难中,诗人一直保持着对生活的信念,在最困难的日子里写下《悬崖边的树》一诗。《我遥望》写作于1981年3月,诗人被“平反”恢复武汉市文联副主席的职务,历尽沧桑的老诗人已近60岁,接近暴风雨后晚年的港口。就是在这种心境下写下这首诗。二学法反复诵读中体会作者的真情实感。说教学过程一导入设计由诗人14岁时创作的《生活》(生活像一只小船航行在漫长的黑河没有桨也没有舵命运贴着大的漩涡)诗歌切入,引入本文。二解题本篇作者需要必要的介绍,主要让学生了解诗人创作本诗的前提,便于品读诗

4、人在诗歌中蕴涵的感情。这需要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三重、难点及解决过程1)诗人要表达的情感及表达情感的方式2)“遥望”的时间是什么?两个“遥望”有何不同?3)诗句“像遥望迷失在烟雾中的故乡”怎样理解过程:朗诵正音朗诵是诗歌教学中的重中之重。朗诵有利于记忆和理解,朗读有利于体会诗歌中表达的感情。因此不光要老师范读,学生也要读出文章的情感。3)使学生明白诗人为何要“遥望”?“遥望”的时间是什么?两个“遥望”有何不同?其实也是本文的一个重点,难点。明白这个问题,文章理解可以说已经到位。4)讨论本诗的语言特色明确:朴素自然四延伸讨论:用怎样的心态

5、对待生活?引导学生体会诗人年轻时对生活的憧憬,经历人生的风雨后如何回望走过的道路板书遥望60岁年轻迷茫憧憬遥望年轻到达眷恋失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