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ID:5811461

大小:561.50 KB

页数:44页

时间:2017-12-25

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_第1页
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_第2页
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_第3页
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_第4页
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大桥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一、编制依据1、××高速公路第×合同段第×标段×××大桥施工图纸;2、××高速公路项目经理部第一分部相关文件要求;3、国家及行业颁布的与工程施工相关的标准、规范、规程;4、本项目安全质量体系要求;二、工程概况×1、工程简介K22+070×××大桥位于本桥位于×××镇×××村和×××村之间,跨越沟谷,为旱桥。全桥平面位于R=1500m右偏圆曲线、A=547.7m缓和曲线上;桥上纵坡为3.00%,纵面位于R=20000m凸曲线及直线段上;桥孔布置为4×30+4×30+3×3

2、0m预应力T梁先简支后结构连续,桥长342.04m;曲线上桥梁桥墩均径向布置,桥台垂直于边孔梁轴线布置。下部构造采用双圆柱式实心墩,钻孔或挖孔桩基础,U台、扩大基础。全桥分3联,在桥台处设80型伸缩缝,4、8号墩顶设160型伸缩缝。采用板式橡胶支座。桥位处于江南造山带西侧,西邻三江造山带,以北东向、北西~南东向褶皱、断裂构造形迹为主。下伏基岩为单斜地层,产状平缓,岩层近南北走向(5°),倾向西,倾角8~13°。经地表地质调查和钻探揭露,场区构造表现为断层、节理裂隙:①F1断层:物探、钻探未揭露到,

3、经地表调查,推测断层呈北西向展布,赋存于二叠系下统栖霞、茅口组(P1q+m)地层中,从大桥6#、7#墩间穿过,与桥轴线大角度相交,交角约55°,其对地表岩溶洼地具明显控制作用,岩溶洼地呈串珠状分布,长轴方向均指示断层方向。该断层对大桥建设有一定的影响。②节理裂隙:物探推测坡面段K22+160~K22+260左15m和右15m段十分发育,主要有两组:走向北北西(320~330°),倾角81~86°;走向近东西(80°),倾角81~85°。节理裂隙延伸较长,对区内岩体完整程度及溶沟(溶槽)、石芽、溶洞

4、隙的空间展布方向起控制作用。桥位区区域上处于岩溶峰丛洼地地貌区,峰丛基座相连,地势较陡峭,沟壑纵深发育,地形起伏较大,相对高差一般50.0~100.0m。本桥横跨谷地及山体斜坡,地势两端高中间低,桥位轴线经过的地面标高变化在1781.00~1830.00m之间,相对高差约49.00m。桥位区中部谷地深切、较狭窄,横断面呈“V”型,平面上呈东西向蛇曲展布。谷地两侧山体脊轴线近东西走向,斜坡地带溶沟(槽)发育,石芽密布,形成“××”景观,石芽地表突兀高度一般0.5~3.0m,局部可达9.0m,其中桥位

5、区北坡坡度较缓,坡角10~21°,南坡坡度较陡,坡角20~36°。基岩多裸露,植被不发育。×××至采石场简易公路从0#台、2~3#墩间、5~6#墩间穿过。桥址区覆盖土层薄,基岩多裸露,自然状态下山体稳定。桥位区及附近不存在滑坡、崩塌、泥石流,也无饱和亚砂土、砂土分布,不存在地震液化危害。下伏灰岩属可溶性碳酸盐岩,地表、隐伏岩溶发育,主要表现为:①溶沟(槽)、石芽:场区山体斜坡地段溶沟(槽)、石芽发育,主要受走向320~330°的一组节理控制。石芽高度1.0~15.0m不等,地表突兀高度一般0.5~

6、3.0m,局部可达9.0m,形成“××”景观地貌。溶沟横断面多呈“V”型,顶宽一般0.5~3.0m,深1.0~6.0m,充填硬塑状粘土。溶槽多分布于桥址区南坡,空间展布方向约320°,其中以沿K22+100中~K22+170右10m轴线方向发育的一条溶槽最具规模,长约70.0m,宽3.0~8.0m,深5.0~12.0m,横断面呈开口“箱”型,两壁直立,其对8#墩建设有一定影响。②岩溶洼地:受F1断层影响,桥位区西侧冲沟地段岩溶洼地串珠状发育,其空间展布方向与断层走向近一致。洼地距离大桥110.0m

7、以上,其对大桥建设不构成影响。③溶洞:隐伏溶洞主要分布于桥位区南段沟坡地带的灰岩中。电探推测:K22+160~K22+260左右15m地段节理裂隙十分发育,溶沟、溶槽和溶洞等不良地质现象发育的可能性极大,岩溶发育。据钻孔揭露,K21+115、K22+175、K22+205、K22+235地段溶洞发育(见表2),洞内多全充填软~硬塑状粘土夹碎石,仅XK22115Z孔溶洞无充填物。地质勘察揭示桥址区岩溶强烈发育。溶沟(槽)、石芽密布,岩面起伏较大,若基础埋置深度不足,可能导致桥墩台向软弱临空面(溶沟)

8、方向滑移,只要适当加大基础埋深,便可消除溶沟(槽)、石芽对墩台的不利影响;隐伏溶洞下部岩石完整性较好,只要将基础置入溶洞下部完整稳定弱风化层,可保证桥墩台稳定。地表水体主要表现为雨源性冲沟小径流及片流。冲沟总体顺谷地呈东西向展布,雨季有水,水流自东向西流经大桥,旱季断流,受大气降水控制明显。地表水体对大桥建设影响较小,但6#墩位于冲沟内,设计施工须考虑暴雨时山洪及其搬运物质的冲击破坏作用,应采取防洪、防冲击措施。本桥位于××××××村和×××村之间,×××至采石场简易公路可达桥址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