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8080927
大小:24.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4-10
《注重实效的新媒体.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注重实效的新媒体—大学校园的桌贴媒体 多彩广告登上北大餐桌 2006年11月,北京大学的校园餐桌首次成为媒体平台,印上了各类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公益和商业广告。这些贴在桌面上的广告不仅对桌面起到了保护作用,还美化了食堂环境,增添了学生们就餐的乐趣。随着这一创新媒体不断地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与好评,“桌贴热”在全国范围迅速兴起,十几个重点城市的500多所重点高校的餐厅都陆续装上了这种新型无公害材料的桌贴。桌贴广告作为一种新兴的媒体形式,它以新锐的姿态,时尚与文明
2、兼具的突出特质,迅速赢得了2300万在校大学生的喜爱,甚至在很多学校还出现了学生吃饭挑桌子现象。大学校园是一个特殊的环境,具有半封闭的性质,传统媒体很难对其形成直接影响力(报纸可以不买,电视可以不看)。校园桌贴媒体的创立正是在充分研究了大学生群体的生活节奏、生活态度以及媒体接触、信息接收习惯、消费形态和消费特点后开创的信息载体形式。它以大学生群体为主要受众族群,以每日的就餐时间和就餐习惯为媒体的接触点,将信息置于餐桌的桌面,直接嵌入大学生的校园生活,使学生在用餐的同时,轻松而自觉地接受广告信息。 潜力无限的大学
3、生市场中国目前有二千余所高等院校,有高达2300万的高等教育在校大学生,这些在校生的人均年消费接近一万元,这就意味着有2000多亿的巨大市场。而每年都有数百万新鲜血液不断地从高校汇入社会,可以说,大学生是最具开发潜力和升值潜力的消费群体。大学生群体有着显著的消费倾向,消费规模呈扩大趋势,消费强度也在逐年提高。根据新生代CUS-2005的调查显示,目前,大学生已经成为引人瞩目的消费群体。部分大学生的消费已高于普通的上班族,除了学习消费外,还有不少奢侈消费。在大学生的大项支出中,除学费、学习用品与住宿费用等必需的大
4、比重支出外,大学生用于IT产品、数码产品的消费比重较大,分别达到每学期667.6元和466.8元。日常支出上,整体结构以食品、服饰为主,通讯次之。随着消费力和消费观的变迁,大学生消费的一些潜在需求也在被逐渐诱导和激发,像男性扶肤品、专业体育用品等的消费都在迅速膨胀。当代大学生已经呈现出与中国新富群体相近的消费特征。这意味着一些新的细分市场将成为商家的争夺之地。随着大学生群体消费意识的崛起,未来主流社会的话语权和决策权必将由大学生群体掌握。当他们毕业走向社会,在大学时代形成的对品牌的向往将转化为实际的消费。与此同
5、时,作为社会的精英阶层,他们还将对社会的群体消费起到不可估量的辐射引导作用。 校园桌贴----非常规媒体的效果神话那么,校园桌贴这种信息承载方式是如何到达大学生群体,如何将品牌植入这些主流消费者脑中,又如何有效地影响了他们的实际消费呢?北京实效根源传媒文化公司在历时一年多的市场研究和跟踪调查后,终于信心满满地申请了校园桌贴这一非常规媒体形式的国家专利。与北京、天津、上海、南京、广州、哈尔滨、杭州等全国12个重点城市的500多所高校建立长期战略联盟,创建了三十逾万张桌贴广告位,一举成为目前全国高校中最强势的媒体。
6、电视可以不看,报纸可以不买,但是饭却不能不吃,大学生每天平均花在就餐上的时间不低于50分钟,而这其中有90%以上的时间是在餐桌前渡过的。桌贴媒体的最大特点是信息接收的自觉性,桌贴是名副其实的“捧读媒体”,当在就餐环境中,目标受众在心理上处于信息真空状态,广告信息以精准、直接、短距离的方式,与学生面对面交流,其作用正是广告上说的“击倒”效应;在广告接触频率方面,桌贴媒体有着超长的单次广告持续时间和超长的广告发布周期,受众平均停留关注时间为15-30分钟,每日阅读高达两至三次,日积月累,潜移默化,品牌自然深植脑海;
7、在收视效果方面,桌贴媒体较其他传统媒体具有无法逃避的“强制性”收视效果,受众不能翻页、无法转换频道,精美新颖的广告信息恰能在此时迅速激活受众的兴趣和注意;就校园桌贴的成本而言,桌贴媒体的投放成本较低,发布周期较长,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媒体浪费。桌贴媒体作为校园文化的一部分,有着天然的亲和性,这使得大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与桌贴亲密接触,零距离感受品牌及其内涵。由此,校园桌贴媒体的独特优势构筑了这一非常规媒体的可观效果。今天,几乎所有的产品都进入了过剩时代,无论是技术、管理还是产品都很容易被对手模仿,唯有品牌才能决定企业
8、未来的命运,才能成为企业恒久不衰的核心竞争力。对于处在大学阶段的消费者正是由产品消费向品牌消费转化的阶段,这一时期也理所当然地成为培育品牌忠诚度的重要阶段。目前高校校园已经成为各大企业、跨国公司市场战略的组成部分,旨在先期培育,抢占先机,为未来的品牌竞争铺平道路。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