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8039701
大小:114.56 KB
页数:8页
时间:2020-04-08
《PMC让老板满意的考核方案.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PMC让老板满意的考核方案?如何做一套公司的考核体系?××岗位怎么考核?看得出HR对于如何做考核方案很关心,也很头疼。我们看到为了做绩效考核的方案,HR常常是这么做的:学习BSC、KPI、PBC等工具的用法;买一堆绩效方面的书籍;参加绩效相关的培训;咨询一些HR的大咖。不管是书中写的,还是老师说的,一般是这样来解答这些问题的:根据战略重点分析关键成功因素,根据关键成功因素分解关键绩效指标,KPI就是这么出来的。至于BSC是这么出来的:从财务层面我们采用增长战略还是生产力战略(比如降低成本、提高效率)?采用这样的战略,客户层面客户的价值主张是什么,我们的定位是什么?基于这样的定位我们在内部
2、流程方面做哪些改善?基于这些改善我们要提升哪方面的能力?至于你自己怎么设计考核指标,你参考以上内容分解吧。。。。。我们看到不管是KPI还是BSC,给了你一副骨架,却给不了你具体的指标设计。在上图中:你知道公司的关键成功因素是什么吗?你知道公司的客户价值定位是怎样的吗?支撑这套方法论,是整个组织的战略、策略能力以及配套的组织环境。这些工具的运用需要大家共同的参与,达成共识,分析目标及实施的相关策略,形成协同。这不是一个HR能搞定的,甚至不是一个老板或CEO能搞定的。我们仅从指标设计的角度做一些探讨:一、指标设计需要战略和策略能力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先看看绩效指标的三种类型目标型指标策略型指
3、标常规型指标目标型指标顾名思义是指有明确目标的,有些目标型指标比较容易制订,比如我希望明年销售额达到××亿,成本节约××元,这些数据不管你们老板或CEO拍脑袋还是通过集体讨论来定,不管是否科学,总还是能定出来的。有些目标型指标就会比较难,是基于对问题的深入思考基础上的。比如以招聘岗位为例,如果简单点的方法就是考核招聘完成率、到岗及时率,但是这些都是考核招聘“量”和“速度”的指标,不是考核“质”的指标。如何考核“质”是需要你进一步深入思考的。策略型指标是完成目标型指标的关键过程节点,是基于完成目标的策略来制定的。比如刚才提到对于招聘岗位我们需要考虑对“质”的评估。为了达到提升招聘质量的目的
4、,需要做的事情是如何推动公司整体招聘选才能力的提升,包括给部门做招聘选才的培训、成立招聘小组减少个人对于甄选的偏差、引进一些甄选工具等等,这些工作才是提升整体招聘质量的策略型工作。我们需要把这些内容提炼成考核指标。常规型指标是基于通用的岗位职责来确定的绩效指标,一般会用于考核基层员工或岗位中常规的工作,这些工作的特点是工作内容相对固化,可变性小。比如客服岗位的考核,比如销售岗位我们一般考核销售额、利润、费用等;生产岗位我们会考核质量、成本、及时性等。上面三类指标分别对应战略性工作、策略性工作和事务性工作。我们看到对于老板来说,有些目标型指标比较好定,拍脑袋也可以拍些东西出来,比如销售指标
5、。有些目标型指标就比较难,是基于对市场的洞察、是建立在整体战略战术思考基础上的。比如一些运营的指标,如PV/IP,我们就需要考虑单纯定这些指标有用吗,我的目标客户是哪些人群,他们的需求是什么,我需要树立怎样的品牌形象,我目前的推广方式是否与这样的品牌形象匹配,是否有利于转化?基于这些考虑,对于运营的指标,我还需要做哪些补充?对于策略型指标对应的是达成目标的关键措施,这些指标保证了你在做正确的事情。这其实是部门总监或副总级别重要职责,却不一定是老板或CEO级别擅长的事情。所以我们看到在指标设定中真正的难点是基于外部市场、内部优劣势基础上分析出来的目标型指标以及对应的策略型指标,这代表了你的
6、战略和战术。厉害的老板或CEO就是在战略和策略部分的能力很强,而因为机遇做起来的老板可能在这方面的能力会弱一些,对于HR要搞定目标型指标和策略型指标是非常难的事情。能做到这点的HR应该就不只是HR的职位了。所以有些HR去找一些通用指标库,定一些常规型的指标,却定不出目标型策略型的指标,因为目标型策略型的指标是公司老总级、总监级的职责,指标的设计相当于在规划战略如何落地,这也是HR总是考核不到关键点的原因。而作为老板或CEO,如果对市场环境分析不足,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战略战术,那就只能定一些不完整的目标型指标,缺乏目标对应的策略支持。这些都是在指标设计时存在的问题。二、内部组织环境缺乏支持
7、学习运用这些绩效管理的工具,需要建立沟通的文化,双赢的思维,所谓双赢即个人为组织创造价值,同时个人在工作过程中提升技能和满意度。通过群策群力,组织协同,打造整体的组织能力。但实际情况是,一旦绩效管理的重点变成了与薪酬挂钩的绩效考核,CEO/HR和部门之间成为了博弈关系,而不是共赢关系。作为被考核者首先考虑的是我怎么不被扣钱,或者多拿钱。而考核者想着如何多定指标,把指标定高。基于这种对立面,各部门很难积极参与,指标就很难从上而下的分解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