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智慧与知识有很大的差异性.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智慧与知识有很大的差异性.其一,智慧需要知识,但是知识不等同于智慧,正像华裔数学家丘成桐所指出的那样,我们所追捧的奥赛,赛的是知识,是解题的技巧,而不是智慧,更不是发现和创新,其二,知识可以生成智慧,但是知识生成智慧要有条件.条件一,要看是什么知识.中国传统哲学认为,关于现象背后之根据的特殊知识可以产生智慧,产生大智慧,而关于物体、事件的一般性知识产生智慧则是很困难的;条件二,要看用什么样的方法.用机械训练、灌输的方法,知识产生不了智慧.其三,知识只是追求智慧过程中的产品.“我们可以通过知识而接近智慧,获得智慧.但是……知识只不
2、过是追求智慧过程中的阶段性产品和部分产品,还不是智慧本身.”(胡军:《生活的艺术》)其四,知识是认识“多”,而智慧则是认识“多”中的“一”.用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的话说,此“一”为认识那驾驭一切的东西,认识一切是“一”,此“一”指的是全、绝对、普遍、永恒.因此他的命题是:“博学不能使人智慧.”(周国平:《守望的距离》)其五,知识是可以转让的,而智慧是不能转让的. 亚里士多德和美国研究者认为,有能力往往是有智慧的表现,“智慧”的核心是“能力”,主要是抽象思考能力,适应环境能力,适应生命新情境的能力,获得知识的能力,从已有的知识
3、和经验中获取教训的能力.因此,智慧的课堂教学应把培养学生的能力作为智慧生长的重要内容、途径和标志. 智慧与创造是一对孪生兄弟,智慧是创造的内在动因和条件,创造是有智慧的表现和结果.所以,从知识走向智慧的课堂教学,是对教师和学生规范性生存的—种超越,即从规范性存在走向创造性生存,用智慧、能力和创造来充实、支撑、引领师生们的生存. …… 综上,智慧是一种整体品质,它在情境中诞生和表现,以美德和创造为方向,以能力为核心,以敏感和顿悟为特征,以机智为主要表现形式,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的结合赋予它底蕴和张力. 我们要让课堂、让教师和学
4、生像沐浴阳光一样沐浴智慧.教师的使命,不仅在于让学生学到了多少知识、背诵了多少条文、解答了多少数学题,也不仅在于让学生懂得了多少规则,拾起了地上一张废纸、爱护了一棵小树,更重要的是在于知识和规范行为背后的东西,那就是他的好奇心、想象力、理解力、创造力,是他的心智的觉醒、智慧的生长.试想,课堂上,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的心智之门突然间开启了,智慧之芽萌发了,人类精神中高贵的禀赋也—起闪亮了,这是多么神圣的时刻啊! 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不少课堂教学,是在灌输知识,说到底,是在转让知识,而智慧因其不能转让,而被排挤和丢弃.因而,今天的
5、教育实质是知识教育,是“塑造知识人”的教育.(鲁洁:《值得反思的教育信条:塑造知识人》)课程给的是知识,教师讲的是知识,作业练的是知识,考试考的是知识,评价学生的主要标准当然还是知识.智慧到哪里去了?不是智慧逃遁了,而是智慧被淹没在知识的大海里,智慧被知识挤压了、吞噬了、赶走了.学生为知识而奋斗、生存,而实质是为考试和分数奋斗、生存,分数攀升了,结果,知识堆砌,而智慧贫乏,教育成了考试的附庸,学生成了分数的奴仆;教师和学生如此的生存何其痛苦,又何其不合理!循着知识教育直走下去,课堂教学改革有何出路?创新人才的培养又何以实现?我们
6、应大声疾呼——为智慧的生成而教. 1智慧在和谐的课堂中生成 智慧有其鲜明的外部特征:愉快、欢悦、幸福,这是智慧的表情.这种表情实质是人的心态和情绪的反映:充满智慧的人总是愉快的,总是充溢着幸福感,智慧地生活着肯定是幸福的.要让学生智慧起来,首先就要让他们愉快起来、自由起来,只有愉快的心态和自由的氛围才可能有智慧火花的闪现.里弗?菲尼克斯等研究者还特别指出了智慧与情境的关系:智慧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智慧的生长与开发,需要通过生动的情境和宽松的氛围.因此,教学中,教师要营造温馨、和谐的人文环境,对学生倾注更多的人文关怀,多一些赏
7、识与鼓励、多一些尊重与期待,激发兴趣,激活思维,让学生敢想、敢问、敢辩,让他们在实践探索中、在亲历亲为中、在与人对活中,在分析思考中,慢慢充实、丰满、成熟,只有心智的丰满才可能有学生智慧火花的迸发和燃烧.如果,我们每一个教师心中总是点亮着那盏智慧之灯,总是明亮着智慧的双眼,学生就会处于开智的兴奋状态,使课堂真正成为孩子们树立自信、丰富情感、抒发灵性、生命成长的重要场所. 案例1“从问题到方程”的教学引入 师:同学们能不能猜到老师多大年龄? 生1:老师挺帅气的,有二十七八岁吧! 生2:老师已经成家立业了,应该过了而立之年吧
8、? …… (在愉快的交流氛围中,学生急切地想知道教师的年龄.) 师:同学们把老师说得这么年轻,老师真开心,今天老师准备通过一个问题把我的年龄告诉大家. 案例2一位教师在“轴对称图形”一课的教学中,学生判断平行四边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时,出现了如下的争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