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8017132
大小:16.36 MB
页数:22页
时间:2020-09-04
《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技术规范.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技术规范20152015.7中医科陈妍“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法”(简称“三伏贴”)是根据中医理论,利用全年气温最高、阳气最旺的夏至后“三伏”期间,选用具有辛温、祛寒、通经等功效的药物制作成贴敷膏,以人体背部的脏腑俞穴为主要穴位进行贴敷,达到防病治病目的。是中医时间医学、针灸学和外治法相结合的“治未病”的重要手段。概说概说是指在秋、冬季容易发作或者容易加重的一类疾病。这些疾病发生的根本,在于寒湿伏邪和阳气受损。是指在夏季藉自然界的旺盛阳气和人体经络中气血旺盛的有利时机,通过内服、外敷或
2、食疗等中医传统方法,生发人体内的阳气,培本固元,驱除体内之寒邪,增强抗病能力,减少其在秋、冬季节的发作次数或减轻发作程度,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冬病][夏治]理论基础根据中医“春夏养阳”“天人合一”“择时治病”“不治已病治未病”等理论,利用“伏天”疾病未发之时,通过药物、敷贴等治疗方法,去除其必发的条件(主因或诱因)以调节人体的脏腑功能和阳气,增强抵御疾病的能力。《四气调神大论》曰:“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宝命全形论》曰:“人以天地之气生,四
3、时之法成。”《素问》理论基础《汉书·郊祀志注》:“伏者,谓阴气将起,迫于残阳而未得升。故为藏伏,因名伏日。”即,阴气受阳气所迫藏伏在地下之意。唐代《艺文类聚·岁时·伏》引《历忌释》:“伏者何也,金气伏藏之日也。”金配庚,合于肺。伏天肺金伏藏,也是温煦肺经阳气及驱散内伏寒邪的最好时期。以每年夏至以后第三个庚日(指干支纪日中含“庚”之日)为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为末伏,合起来称为三伏。民谚:“热在三伏”,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伏][三伏]理论基础马王堆汉墓《五十二病方》“以蓟印其
4、中颠”。清·张璐《张氏医通》:“冷哮灸肺俞、膏肓、天突,有应有不应,夏日三伏中用白芥子涂法,往往获效。方用白芥子净末一两,延胡一两,甘遂、细辛各半两,共为细末,入麝香半钱,杵匀,姜汁调涂肺俞、膏肓、百劳等穴。涂后麻蜇疼痛,切勿便去,候三炷香,方可去之。十日后涂一次,如此三次”。清·徐大椿:“汤药不足尽病……用膏药贴之,闭塞其气,使药性从毛孔而入其腠理,通经活络,或提而出之,或攻而散之,较服药尤为有力”。[穴位贴敷法]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的院内制剂“温阳化痰穴贴”(批准文号:京药制字Z20
5、110007)。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制剂室进行加工制作,统一调配,为全市确定具有中医药服务能力、可以开展此项工作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提供药源。温阳化痰穴贴的基本药物组成贴敷用药[2015年基层贴敷统一用药]贴敷用药炒芥子、细辛、百部、白芷、醋五味子、冰片等。为油润、气味清香,黑褐色固体状物、无纺布贴剂。常温下保存。用时除去纸膜和边胶,直接敷贴即可。适应证主要适用于中医辨证属阳虚为主,或寒热错杂以寒为主者,在秋、冬季节容易反复发作或加重的慢性、顽固性肺系(呼吸系统)疾病。北京市
6、中医管理局与北京市药监局等主管部门,根据目前冬病夏治穴位贴敷的科学研究证据,2015年“冬病夏治社区工作”统一防治病种为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重点推荐以下适宜病症。1.久咳、哮喘、肺痹(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等)。2.小儿体虚易感冒、反复咳喘(呼吸道感染)者。禁用与慎用1.贴敷部位的皮肤有创伤、溃疡、感染者。2.对敷贴药物或敷料成分过敏者。3.皮肤过敏、瘢痕体质者。4.急性发热性疾病,多种感染性疾病的发热期及活动性肺结核者。5.咯黄色浓痰、咯血、衄血或易出现口腔溃疡等内火较重者。[
7、禁用人群]禁用与慎用1.孕妇及2岁以下的婴幼儿。2.艾滋病、结核病或其他传染病者。3.糖尿病、血液病、恶性高血压、严重心脑血管病、严重肝肾功能障碍、支气管扩张、恶性肿瘤的患者。4.疾病的急性发作期或加重期间。[慎用人群]贴敷方案成人贴敷阶段贴敷时间贴敷次数[头伏]7月13日至7月22日7月13日7月14日7月15日共3次[中伏]7月23日至8月1日7月23日7月24日7月25日共3次[闰中伏]8月2日至8月11日8月2日8月3日8月4日共3次[末伏]8月12日至8月21日8月12日8月13日8月
8、14日共3次贴敷方案儿童贴敷阶段贴敷时间贴敷次数[头伏]7月13日至7月22日7月13日7月16日7月19日共3次[中伏]7月23日至8月1日7月23日7月26日7月29日共3次[闰中伏]8月2日至8月11日8月2日8月5日8月8日共3次[末伏]8月12日至8月21日8月12日8月15日8月18日共3次贴敷方案选取背部督脉大椎,任脉膻中穴(均为单穴);足太阳膀胱经的俞、心俞、膈俞、膏肓,手太阴肺经的中府及经外奇穴定喘(均为双侧)。每次选用3~4个腧穴(6个贴敷点)。[选穴]首选大椎、膻中、肺俞、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