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8010630
大小:60.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4-07
《高职数控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与教学资源的建设探讨.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高职数控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与教学资源的建设探讨职业教育要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适应技术进步和生产方式变革以及社会公共服务的需要,培养满足行业企业岗位要求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型人才。专业人才的培养,离不开课程和教学资源这一重耍基础。课程体系是否科学,教学内容是否与生产实际对接,是决定专业人才培养冃标能否有效达成,人才培养质量能否有效提高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结合湖南区域经济发展和人才需求的特点,对高职数控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和课程资源建设开展探讨。一、湖南装备制造业发展与数控技术人才需求机械装备制造业是湖南省的支柱产业和湖南新型工业化发展战略重点
2、支持的产业。工程机械、汽车及零部件、轨道交通设备等优势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更是引人嘱冃,产业聚集度不断捉高,产业链得到进一步延伸。按照湖南省产业规划,预计到2015年,装备制造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将突破1万亿元。装备制造规模工业增加值占全省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25%以上。随着湖南机械装备制造业优化升级和优势产业的快速发展,行业企业对装备制造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在不断增加。特别是随着行业企业产品升级、产能扩张和质量提升的需要,数控技术得到广泛应用和快速发展,我省机床数控化率在逐步提高,数控技术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需求缺口在不断增大,而且企业对所需人才的能力和素质要求也越
3、来越高。企业对高职层次的数控高技能人才需求主要集中在数控机床操作、机械加工工艺制定、数控加工程序编制、数控设备安装与维护等岗位群,预计未来五年,我省数控技术高技能人才每年新增需求量约8000人左右。但因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及师资水平等因素限制,数控技术高职毕业生的知识技能结构和培养质量尚无法完全满足彳亍业企业人才需求,需要从系统化改革现有课程体系等角度入手解决人才培养质量问题。二、系统构建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和持续发展能力依托装备制造业职教集团的平台,在数控技术专业合作建设委员会的指导下,通过对调研所得到的数控机床操作、编程员等典型岗位的“
4、职业活动”的系统分析,解剖实际生产过程和业务工作流程,归纳出典型工作任务,并由此确定岗位能力和素质要求。依据全面发展和持续发展的耍求,构建由“人文素质平台”、“职业领域平台”和“持续发展平台”等三大课程平台组成的模块化课程体系。根据培养目标和特色,在各课程平台下开发模块化课程。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职业成长规律,按能力“分层递进”培养的策略,序化各平台、模块中的专业课程。形成“平台+模块”式的课程体系结构,如图1所示。课程体系设计与实施当中,在重视学生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的同吋,注重学生思想品德、职业道德、科学文化素质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使学生知识、能力、综合素
5、质得到提高,实现全面、协调发展,具备较强的岗位迁移和持续发展能力。三、校企合作加强专业核心课程建设将对学生岗位核心能力和职业素质培养起重要支撑作用的课程列为核心课程,从理念、设计、实施、评价等各方面进行改革和创新。结合区域和就业特点,可将数控车床零件编程与加工、数控铳床零件编程与加工、数控加工工艺计划与实施、计算机辅助制造和数控加工实训等列为核心课程。课程建设坚持实践导向思想。课程的设计与实施体现“教、学、做合一”的原则,以典型项目来承载课程教学内容,有机融合完成对应工作任务所需的知识、技能。课程标准的制定、课程教学整体设计、教学内容选取、教学方法确定和考
6、核评价方案均由企业专家和专任教师组成的课程团队共同完成,并经过反复论证和修改。课程建设过程应得到有行业代表性的企业的支持与合作,确保课程内容和冃标符合行业企业生产实际,符合人才培养目标。课程教学资料注重持续完善。通过教学实践,所有课程的教学设计、电子教案、课件,任务单、校本教材、学习指南、案例、习题、试题等教学资源要不断完善,满足教学需要。课程以项目为为载体,以具体工作任务驱动,按实际工作流程组织教学。教学过程中灵活采用现场教学、案例教学、小组学习等多种方式。通过建立各课程学习网站,方便学生随时进行网络自主学习。学生可通过网络下载资料离线学习,也可在线学习
7、和交流。四、改革课程考核评价方式,完善课程建设与质量监控机制以提高过程质量为抓手,注重采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课程考核,以确保教学效果。每一个项目均进彳亍相应的评价考核,考核内容包括学习态度、过程表现、作品质量、职业素养、协作沟通等多个方面,项目不同,具体考核内容与标准不同。评价主体也一改过去教师单一评价的方式,引入自我评价、小组评价、教师评价等多元评价方式。课程成绩由各项目考核成绩与综合测试成绩按一定比例形成,有效激发学生主体积极性,提高了课程教学效果。课程要建立由专业带头人或课程负责人、专任骨干教师以及企业技术专家、能工巧匠组成的课程
8、开发团队,负责课程标准制定、项目单元设计、教学模式设计、教材编写与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