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8006757
大小:93.50 KB
页数:32页
时间:2020-04-07
《中医临床“三基”训练(中药学).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医临床“三基”训练》第一篇中医基础理论问答与自测试题第三章 《中药学》一、中药学问答 1.中药炮制的目的是什么?分述蜜炙、酒炙、醋炙、盐炙、姜炙的作用。 炮制的目的是:①纯净药材,保证质量,分捡药物,区分等级;②切制饮片,便于调剂制剂;③干燥药材,利于贮藏;④矫味、矫臭,便于服用;⑤降低毒副作用,保证安全用药;⑥增加药物功能,提高临床疗效;⑦改变药物性能,扩大应用范围;⑧引药入经,便于定向给药。 蜜炙能增强补中益气、润肺止咳的功能。 酒炙能增强活血通脉功能,能引药上行,降低寒性。 醋炙可引药入肝,增强散瘀止痛功效;并有降低药物毒性和矫味矫臭
2、的作用。 盐炙能引药入肾,增强补肾、利尿、降火功效。 姜炙能增强温胃止呕功效,缓和药性。 2.中药药性理论的含义是什么?有哪些主要内容? 中药药性理论是指研究药性形成的机制及其运用规律的理论。 主要内容包括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有毒无毒、配伍、禁忌等。 3.药物防病治病的基本作用是什么? 药物防病治病的基本作用是:扶正祛邪,消除病因,纠正阴阳偏盛偏衰的病理现象,恢复或重建脏腑功能,使机体最大程度恢复到正常状态。 4.何谓中药的四气?四气确定的依据是什么? 四气是指药物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又称四性。 确定的依
3、据:是根据药物作用于机体所产生的不同反应和所获得的不同疗效而总结出来的,与所治疾病的性质相对而言。即能够减轻或消除热证的药物,一般属于寒性或凉性;能够减轻或消除寒证的药物,一般属于热性或温性。 5.药物寒热与药物药效、临床应用的关系是什么? 寒凉药具有清热、泻火、解毒、滋阴等功效,临床主治阳证、热证。 温热药具有温里、散寒、助阳、益气等功效,临床主治阴证、寒证。 6.何谓中药的五味?五味确定的依据是什么? 五味是指药物辛、甘、酸、苦、咸五种不同的味道。另有淡味与涩味两种,淡味常附于甘味,涩味与酸味功效相似,故仍称五味。 确
4、定的依据:一是药物的滋味(口尝),二是药物的作用(临床实践观察)。因此“五味”主要是指药物味道的“味”,也包涵了小部分药物作用的“味”。 ..《中医临床“三基”训练》第一篇中医基础理论问答与自测试题第三章 《中药学》一、中药学问答 1.中药炮制的目的是什么?分述蜜炙、酒炙、醋炙、盐炙、姜炙的作用。 炮制的目的是:①纯净药材,保证质量,分捡药物,区分等级;②切制饮片,便于调剂制剂;③干燥药材,利于贮藏;④矫味、矫臭,便于服用;⑤降低毒副作用,保证安全用药;⑥增加药物功能,提高临床疗效;⑦改变药物性能,扩大应用范围;⑧引药入经,便于定向给药。 蜜炙能增
5、强补中益气、润肺止咳的功能。 酒炙能增强活血通脉功能,能引药上行,降低寒性。 醋炙可引药入肝,增强散瘀止痛功效;并有降低药物毒性和矫味矫臭的作用。 盐炙能引药入肾,增强补肾、利尿、降火功效。 姜炙能增强温胃止呕功效,缓和药性。 2.中药药性理论的含义是什么?有哪些主要内容? 中药药性理论是指研究药性形成的机制及其运用规律的理论。 主要内容包括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有毒无毒、配伍、禁忌等。 3.药物防病治病的基本作用是什么? 药物防病治病的基本作用是:扶正祛邪,消除病因,纠正阴阳偏盛偏衰的病理现象,恢复或重建脏腑功能,使机体最大程度
6、恢复到正常状态。 4.何谓中药的四气?四气确定的依据是什么? 四气是指药物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又称四性。 确定的依据:是根据药物作用于机体所产生的不同反应和所获得的不同疗效而总结出来的,与所治疾病的性质相对而言。即能够减轻或消除热证的药物,一般属于寒性或凉性;能够减轻或消除寒证的药物,一般属于热性或温性。 5.药物寒热与药物药效、临床应用的关系是什么? 寒凉药具有清热、泻火、解毒、滋阴等功效,临床主治阳证、热证。 温热药具有温里、散寒、助阳、益气等功效,临床主治阴证、寒证。 6.何谓中药的五味?五味确定的依
7、据是什么? 五味是指药物辛、甘、酸、苦、咸五种不同的味道。另有淡味与涩味两种,淡味常附于甘味,涩味与酸味功效相似,故仍称五味。 确定的依据:一是药物的滋味(口尝),二是药物的作用(临床实践观察)。因此“五味”主要是指药物味道的“味”,也包涵了小部分药物作用的“味”。 .. 7.简述辛、甘、酸?苦、咸、淡、涩味药的作用及主治病证。 (1)辛:有发散、行气、行血的作用,多用于治疗表证、气血阻滞的病证。 (2)甘:有补益、和中、缓急止痛和调和药性的作用,多用于治疗虚证、身体诸痛及调和药性、中毒解救等。 (3)酸:有收敛、固涩的作用,多
8、用于治疗滑脱病证。 (4)苦:有清泄火热、泄降气逆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