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7988088
大小:36.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20-04-19
《高级财务管理第三次作业讲评.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高级财务管理第三次作业讲评二、判断题 1、站在战略与策略不同的角度,并购目标分为两种:一种是长远性的战略目标;一种是支持性的策略目标。() 答案:正确。这道题答错的人比较多。主要是本题与教材P208的原话不一致造成的,但如果分析教材P209的内容之后,还是能够得出正确结论的。详细内容参见教材P208。2、对于产业型企业集团,并购目标公司的动机是获得更大的资本利得。() 答案:错误。对于产业型企业集团,并购目标公司的动机主要是基于战略发展结构调整的需要,可能是为了介入新的具有发展前途的行业,更可能是为了整合资源,谋求更大的资源
2、优势,强化核心竞争力,拓展市场竞争空间,推动战略发展结构目标的顺利实现。详细内容参见教材P208。 3、企业集团的发展空间是否需要向其他新的领域拓展,是并购目标规划过程必须考虑的基本因素之一。() 答案:正确。详细内容参见教材P210。 4、并购标准中最重要的是财务标准,即目标公司规模与价格水平。() 答案:错误。并购标准不仅包括财务的、数量性的指标,还包括许多非财务的、质量性指标,在这两类指标中,关系到并购成败的是非财务标准,非财务标准比财务标准更具决定力。详细内容参见教材P210。5、作为并购投资活动的指引性方针,并购
3、标准一旦制定,必须严格遵循,绝不能改变。() 答案:错误。并购标准一旦制定,必须严格遵守,绝不能改变,这种说法把并购的标准固定化、绝对化了。而企业面临的环境在不断的变化,按既定的模式搜寻目标公司比较困难,同时也可能会失去一些好的并购机会。详细内容参见教材P210~211。 6、无论是就效用性还是质量性、风险性等方面而言,收益贴现模式是整个贴现式价值评估模式中最为合理的一种。() 答案:错误。从收益的质量性、风险性方面分析,现金流量贴现模式是整个贴现价值评估模式中最为合理的一种评估方法。在现实中,广泛应用的是贴现式价值评估模式
4、,详细内容参见教材P212。 7、股权现金流量体现了普通股投资者对公司现金流量的要求权。() 答案:正确。详细内容参见教材P214。8、在对目标公司未来现金流量的判断上,着眼点应当是目标公司的独立现金流量,而非贡献现金流量。() 答案:错误。由于企业集团并购目标公司的目的主要是谋求一体化整合协同效应,所以,在对目标公司未来现金流量的判断上,着眼点应当是目标公司的贡献现金流量,而不是独立的现金流量。详细内容参见教材P214。 9、解散式公司分立是指将子公司的控制权移交给它的股东,但原母公司还继续存在。() 答案:错误。解散
5、式分立是指母公司将子公司的控制权移交给它的股东,其所属的全部子公司都分立出来,原母公司不复存在。详细内容参见教材P234。 10、是否继续拥有对被分立或分拆出去的公司的控制权,是公司分立与分拆上市的一个重要区别。() 答案:正确。详细内容参见教材P240。 11、融资决策制度安排指的是总部与成员企业融资决策权力的划分。() 答案:错误。融资决策制度安排涉及两方面的问题,一是管理总部与成员企业融资决策权利的划分,二是融资执行主体的确定,而不仅仅是管理总部与成员企业融资决策权利的划分。详细内容参见教材P248。12、资本结构中
6、的“资本”指的是营运资本,即流动资产减流动负债的差额。() 答案:错误。资本结构中的“资本”,指的是企业集团的各项长期运用资本,长期运用资本包括长期负债和股权资本。而营运资本是指短期资本,是流动资产减流动负债的差额。在这里要注意区别,运用资本与营运资本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详细内容参见教材P251。 13、我国现有财务公司属于大型企业集团的附属机构,不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和权力。() 答案:错误。在我国,现有的财务公司是依托大型企业集团成立的,是经由中国人民银行总行批准的,由企业集团紧密层成员企业出资认股以及吸收部分金融机构参股而
7、组建的、专司集团内部存贷款、往来结算以及相互资金调剂、融通的非银行金融机构性质的有限责任公司,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与权利。详细内容参见教材P258。14、各成员企业对任何重大的融资事项没有直接决策权。() 答案:正确。各成员企业虽然作为独立的法人主体,在某项重大融资事项涉及自身利益时,可提出自己的设想,并对拟融资事项以书面的形式对其必要性与可行性提出论证说明,以此作为向管理总部提出的立项申请,但各成员企业一般不具有直接的决策权。详细内容参见教材P249。 15、是否完成企业集团的融资目标是对融资完成效果评价的依据。() 答案:
8、错误。融资完成效果的评价依据主要是企业集团的融资政策与融资预算,具体可以从融资的总规模、融资结构、融资进度、融资成本、融资期限、融资条件限制、融资是否合法、融资是否及时到位并及时投入约定的使用项目等方面进行评价。详细内容参见教材P256。 16、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