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目标-人教版地理必修一-吴博林.doc

课程目标-人教版地理必修一-吴博林.doc

ID:57984673

大小:43.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4-05

课程目标-人教版地理必修一-吴博林.doc_第1页
课程目标-人教版地理必修一-吴博林.doc_第2页
课程目标-人教版地理必修一-吴博林.doc_第3页
课程目标-人教版地理必修一-吴博林.doc_第4页
课程目标-人教版地理必修一-吴博林.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课程目标-人教版地理必修一-吴博林.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课程目标吴博林知识目标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1.了解天体及其基本类型,说出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2.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3.理解地球上出现生命的原因。能力目标1.运用图表等材料,分析、比较、归纳地球与太阳系其他行星比较而具有的共性和个性2.描述地球的宇宙环境,训练地理表达能力情感目标通过了解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及其对地球的影响,形成科学的宇宙观和保护地球环境的意识。教学重点: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教学难点:  地球上为什么适宜于生命生存和繁衍。知识目标 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1.太阳辐射的能量来源及其对地球环境和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2

2、.太阳活动的类型及对地球电离层、磁场和气候的影响。 3.理解太阳辐射的基本规律,太阳活动的特征。 能力目标 1.从时空的角度归纳太阳辐射的纬度变化规律、时间变化规律和全球太阳辐射时空分布的特点。提高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从具体生活、生产实例的讨论入手,分析太阳辐射、太阳活动对人类的影响,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情感目标 1.运用辨证的思想看待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从而形成科学的辨证的宇宙观、世界观。 2.激发学生探究关于太阳辐射、太阳活动的兴趣,培养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难点:太阳活

3、动对地球电离层和磁场的影响。知识目标第三节地球的运动1.掌握地球自转、公转的定义、方向和周期,并学会用地球仪正确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解释其基本的运动规律。2.学会运用图示来正确分析和解释黄赤交角的形成及二分二至时太阳照射情况的差异3.学会用实例解释时差现象,并在现实生活中运用时差的知识。4.说明四季的变化规律;利用示意图来说明五带的界限并举列说明各自的特点能力目标1.通过观察地球自转时地球上出现昼夜更替现象和地球公转时地球上不同纬度出现昼夜长短的变化,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2.通过阅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和“地球上的五带”图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和析图能力。情感目标61

4、.明白任何地理现象都有成因,树立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正确的人地关系观。2.培养坚持真理、崇尚科学的精神。教学重、难点1.重点: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的基本特点;黄赤交角及太阳直射点的回归移动规律;全球昼夜长短及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区时的划分及计算2.难点: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的形成和变化以及五带的划分;国际日期变更线知识目标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1.了解地震波的传播特征及其在划分地球内部圈层方面的运用。2.掌握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和内部圈层的界限、厚度、物理性状等。能力目标通过归纳、总结、对比地球内部各层的特点,使学生形成综合归纳等思维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学会用一分为二的方

5、法看待问题、分析问题,树立正确的辩证唯物主义观。2.了解地球的圈层构造,从宏观上认识全球的整体面貌,增强环境及保护意识。教学重点1.地震波的传播特点,区别横波与纵波。2.地球内、外部圈层划分及各层主要特点。教学难点两种地震波的传播特征及其在地球内部圈层研究中的运用。知识目标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1.了解大气的热量来源,掌握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及过程2.理解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近地面摩擦力对大气水平运动的影响。3.运用等压线分布图,分析高低气压的分布并会判断某地风向。能力目标1.学会从学习和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提出探究方案的学习方法。2.通过绘制热力环流图,培养学生

6、的绘图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目标通过对海陆风、山谷风、城市风等问题的探讨,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服务于社会。教学重点1.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及过程。2.运用热力环流原理分析山谷风、海陆风、城市热岛环流的形成。3.大气的水平运动。教学难点:1.热力环流的形成引起等压面的凹凸变化及高低压分布规律。2.影响风向的几种作用力。知识目标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1.掌握了解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原因、分布及季节移动的规律2.运用海陆热力差异原理加强学生对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形成和分布的理解。3.掌握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能力目标1.通过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两图示对比分析,让学生读图思考

7、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规律和原因。62.利用成因分析法引导学生探究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情感目标1.通过课本中的两个活动培养学生探究地理现象及问题的兴趣与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2.通过对自然现象的解释,形成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教学重点1.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分布及对气候的影响2.北半球气压中心冬夏季节的分布及对我国气候的影响。教学难点1.三圈环流示意图的绘制与理解。2.亚欧大陆东岸受季风环流影响而西岸受气压带、风带影响的原因。知识目标第三节常见的天气系统1.了解锋面系统、低压系统、高压系统的特点,判断其影响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