勾践灭吴学案(人教版高一必修)

勾践灭吴学案(人教版高一必修)

ID:19482189

大小:25.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9-28

勾践灭吴学案(人教版高一必修)_第1页
勾践灭吴学案(人教版高一必修)_第2页
勾践灭吴学案(人教版高一必修)_第3页
勾践灭吴学案(人教版高一必修)_第4页
勾践灭吴学案(人教版高一必修)_第5页
资源描述:

《勾践灭吴学案(人教版高一必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勾践灭吴学案(人教版高一必修)勾践灭吴学案(人教版高一必修)勾践灭吴学案(人教版高一必修)  学习目的:  1.了解《国语》的体例及主要内容。  2.理解文言实词:知、成、耻、资、服“等的含义;  3.了解几个通假字:帅、政、取、有。  4.认真诵读课文,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学习勾践在逆境之中不气馁、不沉沦,刻苦自励战胜困难的精神与其奋斗成功的具体缘由,  教学设想:  教学重点:(1)积累本课要求掌握的重点实词与虚词及文言句式。  (2)理解勾践卧薪尝胆、发奋图强的奋斗精神。  教学难点:引导学

2、生在熟悉课文、诵读课文的基础上背诵课文的最后两段。  知识导航  文中特殊句式归类  (1)判断句  此寡人之罪也(省略介词于)  昔者之战也,非二三子之罪也  昔者之战也……寡人之罪也  (2)省略句  寡人请更(对待吴国的态度)(省略动词宾语)  (勾践)无不甫(之)也(省略主语与宾语)  省量词,例:女子十七(岁)不嫁,丈夫二十(岁)不取  一(条)犬,一(头)豚  (3)倒装句  A介宾短语后置  昔者夫差耻吾君于诸侯之国  乃号令于三军  又有美于此者将献之  B.宾语前置  何后之有?

3、  本课虚词用法归类  1、之  代词,他,它。例:吾与之共越国之政。:三江环之。  助词,的。例:苟得闻子大夫之言此则寡人之罪也  助词,取消主谓间的独立性,不译。例: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若水之不归也。  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例:何后之有?  2、其  代词,他的,他们的。例:执其手而与之谋。  洁其居,美其服,饱其食。  代词,他。例:其身亲为夫差前马。  代词,自己的。例:必哭泣葬埋之如其子。  副词,同“岂”,难道。例:其有敢不尽力者乎?  3、于  介词:在。例:是故败吴于囿,

4、又败之于没。遂使之行成于吴。  “于是”属介宾短语作补语,“在这种局面”  4、以  连词,而,表目的,可译为“以致”、“导致”、“用来”。  例: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而又与大国执仇,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  例:贾人夏则资皮,冬则资舟,水则资车,以待乏也。  5、而  连词,表承接,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例:执其手而与之谋。  连词,表转折,可译为“却”、“但是”  例:今夫差衣水犀之甲者亿有三千,不患其志行之少耻也,而患其众之不足也。  6、已  助词,同“矣‘,了。例:虽悔之,亦

5、无及已。  副词,已经,例:今已服矣。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要点:解题;简介《国语》思想内容、文学价值与本文相关时代背景;把握全文内容要点;讲读第一部分。  一、导语: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二、题解:  《勾践灭吴》节选自《国语•越语》,记述越王勾践与吴王夫差之间的矛盾斗争并最终战而胜之的故事。  1、关于《国语》  《国语》的作者是谁,历来没有定论。相传它和《左传》一样都是左丘明所作,一般的看法是,《国语》有一

6、个成书过程,最初是左丘明传诵,然后是时人传习,最后经列国之瞽史改编、润色而成。它是分别叙述周、鲁、齐、晋、郑、楚、吴、越八国的记言史书。它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国别史。记叙由西周穆王二年(前990年)起到东周贞定王十六年(前453年)共538年的各国内政、外交等事件。全书似乎是编辑各国旧存的史料,采择有多少,以《周语》的记载最详备,其余各国所记都是侧重在某几个人物和事件上。《国语》的编写意图,是“求多闻善败以鉴戒也”(《国语•楚语下》)。由于《国语》在内容上比较接近《左传》,又具有同样的史料价值,所以《

7、国语》又有《春秋外传》(韦昭《国语解•叙》、刘熙《释名》)之称。《国语》的文字质朴简练,文学成就虽不及《左传》,但也是先秦时期一部重要的散文著作。它具有史家“尚实录,寓褒贬”的传统,也能运用形象思维来写史,具有较强的史学和文学价值。言谈为事实而发,事实又作为言谈的验证。它着重记述“邦国成败,嘉言善语”,故名为《国语》。它叙事比较完整,着力于通过对话,验证于行动,虚实相生,详略有致地揭示人物性格,表达思想。  关于本文时代背景  吴越是春秋后期兴起地两个大国,两国经常攻战不休。公元前496年,吴攻打

8、越,战于木隽李(今浙江嘉兴),吴师战败,吴王阖闾受伤死去。儿子即位。公元前494年为父报仇,败越于春椒(今江苏苏州),又乘胜攻入越都。越王勾践即位三年后讨伐吴国,在五湖(今太湖)大败。率五千甲盾而退保于会稽山(今浙江绍兴),并使人向吴王求和。勾践在吴国卧薪尝胆三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