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文锦教授2014全国小语教学大赛评课.doc

倪文锦教授2014全国小语教学大赛评课.doc

ID:57984479

大小:25.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4-05

倪文锦教授2014全国小语教学大赛评课.doc_第1页
倪文锦教授2014全国小语教学大赛评课.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倪文锦教授2014全国小语教学大赛评课.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4全国小语教学大赛倪文锦教授评课本次活动与以往相比,内涵有很大发展,由单一的阅读发展到阅读与表达(习作和口语交际)这是语文教学实践的全面展示,其本身也是一种创新。从两者的关系而言,无论是口头语言还是书面语言,理解是吸收,运用是表达。没有吸收,何来表达?反之,表达对吸收能起促进作用,两者不可偏废。任何一个方面的缺失,都会动摇语文课程的根本宗旨,影响语文课程功能的发挥。本次活动是基于课标。强调语用是2011版课标的亮点。本次活动又是基于教材、基于文本的。本次活动也是基于学生的。语文教育的对象是学生,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因此,语文课程设计与教学,不能为课程而课程

2、,而应是基于学生、为了学生和发展学生。毫无疑问,它必须围绕学生进行,要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本。(下称“生本”)语文教育的根本宗旨是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离开了这个宗旨,语文课程的任何功能都不能得到实质性的发挥。在本次观摩活动中,重人文轻语文的现象不复存在,大家都在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上下功夫,这是一个可喜的变化,这是因为大家明白了语文课程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固然需要具有文质兼美的教学内容,但如果学生缺乏听说读写的语文基本能力,不能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无法驾驭语言工具,那么无论言语作品具有多么伟大的人文精神,多么崇高的思想境界,都是不起作用的,因

3、为它们都外在于学生的精神世界。本次活动有许多亮点,目标聚焦较准,教学设计:一是整体感强(如:人物描写一组)二是层次性丰富(我)三是有创意(画家与牧童、卖火柴的小女孩、丰富的影响世界)四是教学中注重语文因素,(寓言两则,第一次抱母亲)五是文言文教学也有新的尝试(活见鬼和伯牙绝弦)再如,有的表达设计将交际语境功能性写作等新理论应用到具体教学中,多媒体手段的应用比较得体,没有喧宾夺主的感觉。一、有专家指出,当前我们的教师教育需要实现三种转型,其一从“定型化教学”转向“情境化教学”,其二从“技术性实践”转向“反思性实践”,其三从“理论的实践化”转向“实践的理论化”。这当然

4、是理想的状态,但从实践方面看,要求多数语文教师在短时期内实现这种全面的转型恐怕还为时过早。换句话讲,多数语文教师既需要学习“情境化教学”但仍会不可避免的保留一些“定型化教学”。他们既需要技术性实践,也需要学习乃至学会“反思性实践”;他们不仅需要“理论的实践化”也需要走向“实践的理论化”。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情况呢?这是因为在我国专业化仍是语文教师的短板,在经历语文新课改后,当前语文教师的角色更多的被聚焦在实际教学中的功能性定位,即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这一定位相当于传统教学中教师是传递知识的权威而言,他无疑是一种进步。但是这一定位同时也表明我们的教师尤其

5、是语文教师尚未在社会上获得普遍的专业认可。本次活动中同样存在“定型化教学”、“技术性实践”和“理论的实践化”种种痕迹,而“情境化教学”,“反思性实践”和“实践的理论化”不足的表现。从教学目标看,当下的语文教学教师在目标制定中常常会犯两种错误,其一是“多而杂”碎片化。其二是“大而空”。新课程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厘定教学目标,这本身并没有错,但它并不要求生搬硬套,尤其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很多是隐性目标,语文教学讲究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熏陶感染。从教学实施看,初读——再读——细读——最后……这类定型化模式化教学痕迹从方法角度看,习

6、惯于围绕知识点展开的所谓方法传授,如:写人的外貌、动作、语言、心里、细节……进行的“技术性”实践缺少反思量。“理论的实践化”只强调某种理论的运用,如对话的问答仪式是典型的表现,而不善于总结实践,从实践上升为理论。但阅读教学我要强调的是教师的文本解读能力,一些老师的课总体上上得不错,但仔细推敲还有漏洞。如:画家和牧童中商人的称赞,教书先生的赞扬和牧童的话,为什么不对照着强化一下?抓了“呆”字,为什么不抓“这声音好像炸雷一样?”活见鬼中背景:夜、大雨、饮酒(易生幻觉),心疑生鬼,于是恐鬼,告知遇鬼,实则无鬼,这是连贯的,而不是简单的由疑到恐。联想到怎么抓关键词句,文章

7、思路。坐井观天:井底,天上,守株待兔:不知怎么的,见兔——捡兔——想兔——等兔——无兔,咕咚中动物的话(小兔、小猴,众动物)我们的写作教学一方面缺乏固定的必学的知识内容,没有人人必须达到的、统一的写作技能指标。而另一方面又要学生写作“个性化”的有“创意”的散文,乃至进入各种创作,这就使得作文课堂难以操作,原本自然天成的“真情实感”的抒发与刻意追求“个性、创意”的“训练”之间便产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所以学生为了“个性创意”不得不去制造“真情实感”。构建有效的教学内容,有效的教学内容至少符合三个条件,第一在向度上教学内容必须符合目标的指向与目标具有高度的一致性,第二在

8、质量上,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