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内外高校发展动向

海内外高校发展动向

ID:5798383

大小:229.00 KB

页数:29页

时间:2017-12-25

海内外高校发展动向_第1页
海内外高校发展动向_第2页
海内外高校发展动向_第3页
海内外高校发展动向_第4页
海内外高校发展动向_第5页
资源描述:

《海内外高校发展动向》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海内外高校发展动向(总第122期)2关注最新动向★开拓发展视野★提供决策参考22特别关注2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本期要目周济:把科学发展观内化为学校的办学观研究生教育:加快结构调整加大应用型人才培养力度高校哲学社科工作者:积极投身灾区重建取得成效“全国高校辅导员工作座谈会”召开西南财经大学:问计高层集思广益特色发展争创一流北京师范大学: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加快改革发展上海交通大学:“六大战略”完成“985工程”二期建设复旦大学:稳步推进博士生招生机制改革中国政法大学:开放式学习调研问诊式检查分析纪宝成:关于营造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宏观环境的

2、政策建议杨玉良:大学和学者都应坚守学术精神和学术传统发达国家教育决策如何“问计于民”韩国怎样支持大学生创业西南财经大学发展规划处2009年5月2929目录特别关注3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3高教动向6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转化为科学发展的正确思路和自觉行动6教育部:人文科研成果奖三年评一次6周济:把科学发展观内化为学校的办学观7袁贵仁:确保学习实践活动高起点谋划高质量推进8中国高校筹措654.5亿科研经费8鲁昕:进一步突出实践特色解决高校实际问题9研究生教育:加快结构调整加大应用型人才培养力度9郝平:高校分析检查报告要找准问题理清思路10

3、高校哲学社科工作者:积极投身灾区重建取得成效10“全国高校辅导员工作座谈会”召开112009年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评审工作会议召开11院校扫瞄12西南财经大学:问计高层集思广益特色发展争创一流12中国石油大学:把石油石化优势学科做大做强13哈工大、哈医大:建立优质资源合作共享机制13南京大学:酝酿全部按院系招生14北京师范大学: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加快改革发展14上海交通大学:“六大战略”完成“985工程”二期建设15北京大学:本科战略改革研讨会召开16复旦大学:稳步推进博士生招生机制改革16中国政法大学:开放式学习调研问诊式检查分析17专家视野18纪

4、宝成:关于营造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宏观环境的政策建议18杨玉良:大学和学者都应坚守学术精神和学术传统20王芳:行业特色大学应该坚持大开放战略21外语类院校如何谋求跨越发展22“开放”的大学23重点大学“去本地化”力度要更大些23他山之石24发达国家教育决策如何“问计于民”24英国大学未来两年“最低限度”扩招25为什么去香港上大学26韩国怎样支持大学生创业27新加坡日前宣布大学教育未来发展的三项计划27标题新闻2829特别关注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292003年10月,胡锦涛总书记在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深刻指出:增长是发展的基础,但增长并不简

5、单地等同于发展。不重视质量和效益,不重视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协调发展,不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就会出现增长失调、从而最终制约发展的局面。就在这次全会上,中共中央鲜明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这一重大战略思想,这就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面,就是要在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同时,加快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建设,形成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格局。

6、协调,就是要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区域协调发展、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可持续,就是要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科学发展观总结了20多年来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功经验,揭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反映了中共对发展问题的新认识,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工作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科学发展观是发展中国

7、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如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是高等学校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推动体制机制创新的必然要求。一、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根本目的是解决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问题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目前在世界上居于前列,已经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贡献有目共睹。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作为构成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个体细胞——大学,却缺乏应有的特色和活力,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要求还不相适应,与高等教育实现科学发展的要求还有很大距离。突出表现在

8、:第一,运行机制单一。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高校封闭划一、等靠上级指令、缺乏办学活力的现象有很大转变,但是与经济社会其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