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农民工集聚空间的演变特征及影响机制.ppt

深圳农民工集聚空间的演变特征及影响机制.ppt

ID:57982833

大小:7.53 MB

页数:15页

时间:2020-09-04

深圳农民工集聚空间的演变特征及影响机制.ppt_第1页
深圳农民工集聚空间的演变特征及影响机制.ppt_第2页
深圳农民工集聚空间的演变特征及影响机制.ppt_第3页
深圳农民工集聚空间的演变特征及影响机制.ppt_第4页
深圳农民工集聚空间的演变特征及影响机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深圳农民工集聚空间的演变特征及影响机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深圳农民工集聚空间的演变特征及影响机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显著加快,全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从1978年的1792%提高到2013年的53.7%,但2013年底全国户籍人口城镇化仅为35.7%,这意味着有超过2亿多农民工处在半城镇化状态。研究范围为深圳市行政区域,包括6个行政区和4个新区,共57个街道,总面积为1996,85km气深圳农民工从改革开放初期的不到1万人,增长至2010年的662.73万人,占同年深圳常住人口的14.54%。数据来源数据主要来源于深圳第五次、第六次人口普查以及2008年深圳农民工的问卷调

2、查。由于行政区划调整,街道数量有所变化,新增街道主要从原有街道划分而来,因此,为保证数据的连续性和对比性,本文以2000年行政区划为准,将2010年的数据进行相应的调整处理。深圳农民工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3个阶段:1980-1992年,受益于特区优惠的政策和区位优势,“三来一补”劳动密集型企业迅速发展,促使农民工爆发性增长,该时期农民工年均增长率在50%左右,1992年深圳农民工达到148万;1993-2000年,深圳改革进人了新阶段,高新技术产业迅速崛起,部分中小规模的“三来一补”企业开始外迁,该时期农民工年均增长率接

3、近16%,2000年深圳农民工达到476.55万;2001-2010年,深圳的产业转型开始加速,制造业继续外迁,加上“1+5”人口政策的实施,该时期农民工年均增长率下降至3.35%,2010年深川哝民工为662,73万。群体特征1、以青年农民工为主体,受教育水平相对较高。2、职业转型模式呈多样性除了传统意义上的农民工,部分农民工转型为中高层管理人员3、社会空间分异程度较高。4、留城意愿较低5、省外农民工来源地集中深圳农民工分布的时空演变1、人口重心演变2、空间分布特征2000年深圳常住人口分布重心位于龙华新区的民治街道,

4、农民工和户籍人口分布重心位于住人口分布重心的西北方向和东南方向,距离分别为2665m和5620m。与2000年相比,2010年深圳农民工和常住人口分布重心分别向西北移动1007m和506 m,户籍人口分布重心则向西南移动1132m。一是说明西部和北部的农民工增长较快,主要源于宝安区和龙华新区传统制造业(比如龙华和观澜富士康)的大量增加和扩张,从而促使该地区农民丁的较快增长。二是表明深圳农民工分布对全市人口分布的影响较大。人口重心演变空间分布特征1)农民规模呈现西北部最高、中部其次、沿海最低的地带性分布规律。2010年深圳

5、农民工规模超过20万的街道分布在西部的宝安区、龙华新区和光明新区,三区农民工占全市总量的68%;10-20万规模的街道则集中在中部地区;规模小于1O万的街道则主要分布在南部地区。农民工的这种地带性分布规律,与深圳的产业布局和城市空间结构密切相关相比农民工,中心城区常住人口的规模明显增大。2)农民工高密度地区主要分布在工业集中区和城市中心区。影响因素1、住房及人口因素2、就业机会3、交通条件4、社会网络5、城市规划21世纪以来,深圳农民工整体上进入缓慢增长阶段,但城市内部迁移突显,农民工增长的空间差异变大。整体上呈现西北向

6、移动的趋势,由于龙华富士康等大型制造业的布局与扩张,深圳农民工人口高密度值由“1个高中心十1个外围中心”演变为“1个高中心十2个外围中心”。深圳农民工与常住人口分布的时空演变相比,其差异性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农民工高密度区分布在工业集中区和城市中心区,而常住人口高密度区则主要分布在中心城区;二是农民工内部的空间变化差异更为显著,主要分布在相对偏远地区;三是人口重心变化的差异性,常住人口的分布重心受到户籍人口的影响,向西北向的移动与农民工分布重心的移动相比较为缓慢;四是人口集中度的变化,农民工集中度略有上升,常住人口集中度则

7、呈下降趋势。作为移民城市,原有本地户籍居民规模较小,因此本文未将户籍制度作为影响深圳农民工集聚空间分布演变的因素,结合新古典经济理论和效用理论,认为住房因素和就业机会等核心因素、交条件和社会网络等次要因素、以及城市规划基础因素共同影响着农民工集聚空间的分布演变。①深圳农民工以青年为主体,具有受教育水平高、职业转型模式多样、留城意愿较低和社会空间分异度较高等特征。②农民工规模呈现西北部最高、中部其次沿海最低的带性分布规律,农民工高密度地区主要分布在工业集中区和城市中心区。③农民工空间演化格局相对稳定,全市农民工分布重心逐步

8、向西北偏移④深圳农民工分布的时空演变特征与常住人口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⑤农民工集聚空间的分布演变受住房因素、就业机会交通条件、社会网络、城市规划共同影响。总结深圳农民工以青年为主体、受教育水平与其它地区相比相对较高、职业转型模式呈多样性、留城意愿较低。在劳动力短缺的今天,政府需要加强农民工的社会融合,这也是重要任务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