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全要素生产率视角下的陕西经济增长分析.doc

基于全要素生产率视角下的陕西经济增长分析.doc

ID:57929165

大小:20.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20-04-04

基于全要素生产率视角下的陕西经济增长分析.doc_第1页
基于全要素生产率视角下的陕西经济增长分析.doc_第2页
基于全要素生产率视角下的陕西经济增长分析.doc_第3页
基于全要素生产率视角下的陕西经济增长分析.doc_第4页
基于全要素生产率视角下的陕西经济增长分析.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基于全要素生产率视角下的陕西经济增长分析.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基于全要素生产率视角下的陕西经济增长分析  摘要:本文根据1990年-2014年数据估算陕西省固定资本存量和劳动投入,利用DEA-Malmquist指数法计算并分解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变化,并从总体分析全要素生产率(TFP)及其分解值的变动,探讨TFP提升方式和侧重点,也对陕西省调节经济结构、协调区域经济发展具有实际指导意义,补充扩展陕西省经济全要素生产率领域的研究内容。  关键词:全要素生产率;经济增长;转型发展  一、引言  2014年陕西省生产总值(GDP)达到17689.94亿;全省人均GDP为47001.46元,

2、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陕西省经济发展速度不断加快,但是发展过程中区域不协调问题也逐渐凸显,陕西省经济发展过程中,是单纯依赖资源投入拉动的经济增长,还是通过提高生产效率拉动的增长?抑或是二者共同促进的结果?经济增长构成要素中哪部分值得进一步关注?陕西省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与经济发展有怎样的关系和差异?本研究试图对陕西省地区经济增长全要素生产率进行研究,揭示其动态变化及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二、文献综述  全要素生产率(TFP)是指总量产出增长率中扣除劳动和资本投入引致的增长率后,剩余要素所引起产出增长率,它衡量生产活动在一定

3、时期内的效率,是探索经济增长、衡量经济增长质量的重要源泉。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生产的产品和劳务在一定时期内的持续增加,该理论一直是国内外经济学家研究热点,也成为研究全要素生产率的重要理论基础。  国外学者对全要素生产率研究比较成熟,基本完善TFP的理论基础和实证方法。关于全要素生产率概念界定和研究比较有代表性的学者分别有丁伯根、丹尼森和乔根森,并且分别运用于不同行业的研究。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的代表学者索洛(1957),运用微积分方法将总量生产函数理论融入国民经济核算中,并将外生的技术进步引入生产函数中,估算美国

4、1909年-1949年的TFP,显现出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丹尼森通过细化投入要素拓展索洛余值法,在估算美国1905年-1957年的TFP后得出其对国民收入增长的贡献率超过50%,并且认为要素投入和生产率提高共同引致美国的经济增长,其中知识进步是生产率提高主要源泉,强调教育的重要性;在测算中,他提出将“索洛余值”分解为规模经济效率、资源配置、知识延时效应等因素,发展“索洛余值法”,在理论上意义比较重大。有些学者采用其他增长核算方法测算全要素生产率,并对其与产出增长变化进行分析。法雷尔(Farrell)之所以将技术无

5、效率引入模型是因为他认为生产者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产生效率与最优效率存在着差异,然后采用线性规划模型测算生产前沿函数和技术效率,并进一步研究全要素生产率变化和经济增长关系。艾格纳(Aigner)、洛弗尔(Lovell)和施密特(Schmidt)及米奥森(Meeusen)和伯洛克(Broeck)在研究中引入了随机扰动项,将其命名为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法,认为随机扰动和技术无效率共同影响生产者,致使生产者无法达到生产最优状态。与上述学者选取截面数据进行实证模型研究的角度不同的是,Bsttese和Coelli选取了面板数据,并且分析

6、影响技术效率的因素,这种研究方法更加接近实际生产活动情况。罗尔夫(Rolf)、法雷尔(Farrell)等利用基于DEA的Malmquist指数法分解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深入研究引起全要素生产率变化的内在因素。  20世纪80年代初,国内学者开启全要素生产率的相关研究,大部分学者在国外研究方法的基础上探讨我国经济总体和具体部门、行业全要素生产率。由于研究方法和对象的不同,研究的结果也存在一些差异。一是利用参数法测算我国或者各省份TFP。张军,施少华(2003)是国内研究全要素生产率的代表学者,通过索洛余值法估算1952年

7、-1998年间TFP,结论显示我国TFP变化呈现出阶段性特点,1978年之前TFP出现负增长,改革开发后才开始逐渐提高并呈现正增长趋势。郭庆旺,贾俊雪(2005)的研究侧重于对测算全要素生产率的四种方法的比较,通过估计我国1979年-2004年间的TFP增长率来分析促使经济增长的根源。郑京海和胡鞍钢(2005)测算结果显示中国TFP增长经历两个时段,高增长期出现在1978年-1995年间,平均增长率为4.6%;1996年-2001年间处于低增长期,平均增长率为0.6%;而且技术效率改善和技术进步提升均出现负增长。二是利

8、用非参数法,将TFP分解为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率,分析TFP增长率是由哪个因素所致。严鹏飞等(2004,2006)从城市层面出发,在研究中引入人力资本和制度因素,运用DEA以及基于DEA的Malmquist指数法估算1978年-2001年间的城市TFP,结果表明1997年之后由于技术进步速度降低导致TFP增长开始下降,并且认为技术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