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7928287
大小:19.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4-04
《《实践论》读书报告.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实践论》读书报告一、作者简介毛泽东(1893.12.26-1976.9.9),字润之,湖南湘潭人。诗人,政治家,军事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名解放军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出生于农民家庭的毛泽东,在辛亥革命爆发后在起义的新军中当兵,在五四运动前后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二、创作背景在中国共产党内部,有一部分同志奉行教条主义长期拒绝中国革命的经验,没有理解“马克思主义思想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这个真理,片面的理解马克思主义,错误地指导中国革命事业。同时,与教条主义相对,还有一部分同志深陷于自己的革命经验不能自拔,仅仅关注自身的片断的经
2、验,而不了解理论指导对革命实践行动的重大意义,不能宏观把握革命进程,虽然辛苦但只是盲目地工作。这两种极端思想使得中国革命在1931~1934年受到重大损失。1935年1月,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批判了王明“左”倾错误,实际上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的领导地位。但是,遵义会议毕竟是在红军长征过程中举行的,只能对当时最迫切军事理论和党中央领导机构的问题做出调整,而更深层次的问题——思想问题,还没有得到全面而透彻地解决。在国际上,当时苏联的社会主义事业蓬勃发展,苏联哲学界对德波林学派进行了有力的批判,清除、割断了党内教条主
3、义者思想理论的国外根源。在国内,红军长征胜利到达陕北,国共两党实现第二次合作,陕甘宁边区干部、战士学习哲学的热潮。1937年7月,毛泽东完成了《实践论》的书写,通过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结合中国革命的实际,透彻论述了认识与实践的关系。它旨在纠正党内主观主义,尤其是教条主义的错误。《实践论》不仅是对“本世纪二十年代后期和三十年代前期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和我们党内生性的吧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国际共产主义决议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左倾教条主义在认识论上的全面清算,也是毛泽东同志率领全党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到来所做的理论准
4、备。三、内容理解根据我的理解,文章可以分为三个大部分。(一)全面论述辩证唯物主义中认识与实践的关系。在旧唯物主义认识论中,没有把人的活动本身理解为客观的活动,不了解革命的实践批判活动的意义,认为人直接可以认识外物,而不需要进行实践探索。同时,把作为认识主体的人看作生物学意义上抽象的人,而不是将人看作社会中的人,不理解人是生活实践于具体历史的社会关系中的人。旧唯物主义是形而上学的,不能将人认识世界的过程辩证地体现出来,只是机械地被动地接受外来事物。而在辩证唯物主义中,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基础。第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首先,因为认
5、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正如《实践论》中指出,人类的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它决定其他一切活动。而认识则需要依赖实践,通过实践才能逐渐地了解其他。其次,唯物辩证主义认为,认识是主观对客观的反映,而这种反映的前提是实践。“无论何人要认识什么事物,除了同那个事物接触,即生活于(实践于)那个事物的环境中,是没有法子解决的”。然后,只有通过客观事物的改造实践,才能暴露事物的内在(非感性)本质,使我们了解客观事物的规律性。通过人的社会实践,不限于生产活动这一种形式,在各种形式的实践中认识世界,探索内在规律。最后,只有通过实践才能了解人
6、与实践客体的关系。在《实践论》中,毛泽东赋予了人理性认识世界的能力。毛泽东同志还指出实践的范围,除了生产实践活动外,人的社会实践不限于生活活动一种形式,还包括所有的物质生活以及政治生活等。而在这些斗争中,阶级归属和阶级斗争是最重要的。第二,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首先,社会的需要、实践的发展会不断提出需要解决的新课题,推动人们从事新的探索,同时,人们正是在总结实践提供的新经验的基础上,才能对新问题给予回答,形成新的理论。毛泽东写到,热门的认识,不论对于自然界方面,对社会方面都是一步又一步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即由浅入深,由片面到
7、更多的方面。其次,实践不断地为人们的认识发展创造和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和技术手段,从而大大地扩大了人们的认识范围,改善了人们的感官,推动了人们的认识和发展。在《实践论》中,毛泽东指出人们对于历史的理解在一段历史时期内会是片面的,因为生产规模对人们眼界的限制,还有剥削阶级的偏见使得社会历史发生歪曲。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历史的认识会得到改进。然后,实践是检验认识的标准。“判定认识或理论之是否真理,不是依主观上觉得如何而定,而是依客观上社会实践爱你的结果如何而定。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的实践,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之第
8、一和基本的观点。”最后,实践是认识的目的。理论的基础是实践,又转过来为实践服务。对这一部分内容存在的疑问:第一,其关于实践的定义非常广泛,这就会引起可证伪程度的降低,也会导致牵强附会更加容易。第二,这部分对阶级问题过于强调,在现在看来与当时的政治目的有关。人并不只是生活在阶级生活中,将所有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