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7897636
大小:134.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20-04-02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电子技术课程设计实验报告小信号线性稳压电源指导教师陈同占学生姓名班级学号蔡翔电子080308214064孙宇电子080308214080陆桥电子080308214077日期:2011年1月12日一.设计任务书(一)实验目的1.掌握功率器件的特点和正确使用;2.选择变压器、整流二极管、滤波电容及集成稳压器设计直流稳压电源;3.掌握直流稳压电路的调试及主要技术指标的测试方法;4.系统的转换效率、散热、提高效率及长期工作安全性和可靠性等诸因素的考虑;5.掌握电路的基本调试能力。(二)设计要求及技术指标基本部分1.输入电
2、压:交流220V、50HZ,电压波动范围±10%;2.输出直流电压:双路输出,其中一路为固定输出5V/1A;另一路为可调输出9~12V/0.5A;3.稳定系数:Su<0.5%;4.输出纹波电压:Upp<5mV;5.电源内阻:RO<0.15Ω;6.输出设有过流截止式保护电路;7.要求数码显示(电压、电流),LCD、LED均可,不提倡使用现成的数字表头;8.工作方式:断续(满载不小于30分钟)。发挥与扩展部分1.在现有的基础上,提出几种提高效率的方案(可行);2.输出电压从0~12V(0.5A)连续可调;3.根据设
3、计电路设计相应的PCB图;4.制作PCB板,并焊接、调试完成整个设计电路,进行指标测试。(一)设计任务1.根据设计指标选择电路形式,画出原理电路图;2.选择元器件型号及参数,并列出材料清单;3.利用软件仿真,并在通用板上组装焊接电路;4.完成电路的测试与调整,使有关指标达到设计要求;5.写出设计总结报告。一.设计框图及电路系统概述直流稳压电源一般由电源变压器、整流、滤波电路及稳压电路组成,基本框图如下所示:1.电源变压器电源变压器Tr的作用是将电网220V的交流电压变换成整流滤波电路所需要的交流电压Ui。变压器的
4、副边与原边的功率比为P2/P1=η,式中η为变压器的效率。2.整流电路整流电路将交流电压Ui变换成脉动的直流电压。3.滤波电路滤波电路通过电容将脉动直流电压的纹波减小或滤除,4.稳压电路稳压电路的作用就是稳定输出电压。5.数字显示采用模数转换的方法将直流稳压源的输出电压以数字的形式显示出来。一.单元电路的设计方案及原理说明1.设计指标(1)电网调整率它表示输入电网电压由额定值变化±10%时,稳压电源输出电压的相对变化量,有时也以绝对值表示。一般稳压电源的电网调整率等于或小于1%、0.1%,甚至0.01%。(2)稳
5、压系数稳压系数有绝对稳压系数和相对稳压系数两种。绝对稳压系数表示负载不变时,稳压电源输出直流变化量ΔUo与输入电网电压变化量ΔUi之比,即它表示输入电网电压变化量ΔUi引起多大输出电压的变化。所以绝对稳压系数K值越小越好。K越小,说明同一ΔUi引起的ΔUo越小,也就是输出电压越稳定。但是,在稳压电源中更重视相对稳压系数。相对稳压系数S表示在负载不变时,稳压器输出直流电压Uo的相对变化量ΔUo与输入电网电压Ui的相对变化量ΔUi之比,即稳压系数通常是指相对稳压系数S,而不是绝对稳压系数K。(3)输出电阻(也称等效内
6、阻或内阻)在额定电网电压下,由于负载电流变化ΔIL引起输出电压变化ΔUo,则输出电阻为(4)纹波电压纹波电压是指叠加在输出电压U上的交流分量。用示波器观测其峰峰值,该值一般为毫伏量级。也可以用交流电压表测量其有效值,但因ΔUo不是正弦波,所以用有效值衡量其纹波电压,存在一定误差。2.电路设计总电路部分的设计方案:铁心变压器空心变压器铁氧体芯变压器自耦变压器变压器的主要参数有:①变压比变压器的变压比是初级电压与次级电压的比值。②额定功率额定功率,是变压器在指定频率和电压下能连续工作而不超过规定温升的输出功率。③效率
7、效率是输出功率与输入功率之比,它反映了变压器的自身损耗。④空载电流变压器在工作电压下次级空载时(次级电流为零),初级线圈流过的电流称为空载电流。空载电流大的变压器损耗大、效率低。⑤绝缘电阻和抗电强度绝缘电阻,指变压器线圈之间、线圈与铁心之间及引线之间的电阻。抗电强度是在规定的时间内变压器可承受的电压,它是变压器特别是电源变压器安全工作的重要参数。电源变压器Tr的作用是将电网220V的交流电压变换成整流滤波电路所需要的交流电压Ui。变压器的副边与原边的功率比为,式中η为变压器的效率。变压部分参数设计:选择交流220
8、V,50Hz的变压器,电压波动范围±10%。根据需要,我们选取了9V,20W和15V,15W的变压器。一个线圈匝数比为220:9,作为7805的输入;一个线圈匝数比为220:15,作为317的输入。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