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7892478
大小:3.77 MB
页数:53页
时间:2020-04-02
《2012版高考物理 3-2-1精品系列 专题2 相互作用(教师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专题2相互作用(教师版)通过2012年高考题的分析,不难发现:考题多以力学背景呈现。平衡问题涉及到了力学、热学、电学等部分知识。物体的平衡是物理学的基础,是为学习力学的核心内容——牛顿运动定律打基础的.因此在学习中。要正确理解力的概念,理解重力、弹力、摩擦力产生的条件和特性,准确理解合力与分力的关系,会进行力的合成与分解.力的概念是贯穿力学乃至整个物理学的重要概念.对这一概念的准确理解是学好物理的基础.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是解决力学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力的合成与分解所遵循的平行四边形定则,也是所有的矢量合成与分解时所遵守的普遍
2、法则,对该定则的灵活应用要求较高.所以在学习中应熟练掌握受力分析的基本方法,掌握矢量图解的方法以及各种分析方法的综合运用.能够熟练解决关于物体平衡的有关问题.一、常见的几种力2、弹力(1)定义:发生了形变的物体,由于要反抗形变,恢复原状,从而对与它接触并使它发生形变的物体而产生的力。(2)产生条件:两物体相互接触且发生了形变。(3)方向:与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反。常见弹力的方向:①压力、支持力的方向总垂直于接触面,指向被压或被支持的物体;②绳子的拉力方向总是沿着绳子并指向绳子收缩的方向;③杆子的弹力可沿任意方向,其具体的方向要
3、根据平衡条件或牛顿定律确定。(4)大小:①弹簧的弹力:对于弹簧,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弹力的大小与形变量成正比,即F=kx。这就是胡克定律。由F=kx可得,∆F=k∆x,要注意弹簧有拉伸与压缩两种情况。②其它弹力:其它弹力的大小要结合物体的运动情况用平衡条件或牛顿运动定律求解。3、摩擦力(1)定义:两个相互接触并相互挤压的物体,当其沿接触面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的趋势时,在接触面所产生的阻碍其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力(2)产生条件:两物体接触面粗糙、有相互挤压的弹力、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的趋势。(3)方向:与接触面相切,并跟
4、物体相对于施力者的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注意:摩擦力阻碍物体的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的趋势,并不是阻碍物体的运动(相对于地面),与物体的运动方向可能相同,也可能相反。4、电场力(3)电场线:是人们为了形象的描绘电场而想象出一些线,客观并不存在.①切线方向表示该点场强的方向,也是正电荷的受力方向.②从正电荷出发到负电荷终止,或从正电荷出发到无穷远处终止,或者从无穷远处出发到负电荷终止.③疏密表示该处电场的强弱,也表示该处场强的大小.④匀强电场的电场线平行且距离相等.⑤没有画出电场线的地方不一定没有电场.⑥顺着电场线方
5、向,电势越来越低.⑦电场线的方向是电势降落陡度最大的方向,电场线跟等势面垂直.⑧电场线永不相交也不闭合,⑨电场线不是电荷运动的轨迹.5、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安培力(1)安培力: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到的作用力叫做安培力.说明:磁场对通电导线中定向移动的电荷有力的作用,磁场对这些定向移动电荷作用力的宏观表现即为安培力.(2)安培力的计算公式:F=BILsinθ(θ是I与B的夹角);通电导线与磁场方向垂直时,即θ=900,此时安培力有最大值;通电导线与磁场方向平行时,即θ=00,此时安培力有最小值,F=0N;00<B<900时
6、,安培力F介于0和最大值之间.(3)安培力公式的适用条件:①公式F=BIL一般适用于匀强磁场中I⊥B的情况,对于非匀强磁场只是近似适用(如对电流元),但对某些特殊情况仍适用.I1I2图1-7如图1-7所示,电流I1//I2,如I1在I2处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B,则I1对I2的安培力F=BI2L,方向向左,同理I2对I1,安培力向右,即同向电流相吸,异向电流相斥.②根据力的相互作用原理,如果是磁体对通电导体有力的作用,则通电导体对磁体有反作用力.两根通电导线间的磁场力也遵循牛顿第三定律.二、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1、共点力作用
7、下物体的平衡(1)共点力共点力:几个外力同时作用在物体上,若有共同的作用点,则称为共点力.理解:以下两种情况可视为共点力.①物体所受几个外力的作用线相交于一点.②在物体可当作质点且不会转动的情况下,也可以把物体所受外力视为共点力.注意:共点力必须是同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力.(4)平衡条件的推论①若干力作用于物体使物体平衡,则其中任意一个力必与其他的力的合力等大、反向。②三个力作用于物体使物体平衡,若三个力彼此不平行。则这三个力必共点(作用线交于同一点)。③三个力作用于物体使物体平衡,则这三个力的图示必构成封闭的三角形。2、
8、共点力作用下平衡问题的解题步骤(1)选取研究对象.(2)对所选取的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并画出受力图.(3)对研究对象所受的力进行处理,一般情况下需要建立合适的直角坐标系,对各力按坐标轴进行正交分解.(4)建立平衡方程,若各力作用在同一直线上,可直接用F合=0的代数式列方程,若几个力不在同一直线上,可用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