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早期康复治疗护理进展.doc

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早期康复治疗护理进展.doc

ID:57891528

大小:62.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4-02

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早期康复治疗护理进展.doc_第1页
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早期康复治疗护理进展.doc_第2页
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早期康复治疗护理进展.doc_第3页
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早期康复治疗护理进展.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早期康复治疗护理进展.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早期康复治疗护理进展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早期康复治疗护理进展摘耍:临床上脑卒中以其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疾病与障碍并存为特点。严重损害患者的身心健康,给家庭、社会带来沉重负担,是危害我国人民身体健康的一种严重疾病。随着现代急救医学的发展,病人的死亡率大大下降,而致残率仍呈上升趋势[1]。早期肢体功能的康复护理有利于提高患者的肢体运动能力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降低致残率,提高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使病人早日重返社会,减轻社会压力和家庭的经济负担[2,3]。现将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早期康复治疗护理进展综述如下。关键词: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早期康

2、复治疗护理进展【中图分类号】R-0【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3-0048-02临床上脑卒中以其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疾病与障碍并存为特点。严重损害患者的身心健康,给家庭、社会带来沉重负担,是危害我国人民身体健康的一种严重疾病。随着现代急救医学的发展,病人的死亡率大大下降,而致残率仍呈上升趋势[1]。早期肢体功能的康复护理有利于提高患者的肢体运动能力和U常生活活动能力,降低致残率,提高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使病人早日重返社会,减轻社会压力和家庭的经济负担[2,3]o现将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早期康复治疗护理进展综述如下:1

3、早期康复的机制和意义现代康复医学强调早期康复,扭转了以往重治疗,轻康复的错误观念。脑卒中患者由于不可逆的中枢运动神经损伤及病灶水肿带来某些运动神经的不完全损伤。神经细胞不能再生,某些神经通路中断不能再接通。此时功能的恢复有赖于神经细胞的代偿功能,而功能的代偿一般不会自动发展而有赖于学习和训练[4]。通过反复的、特定的康复训练,可使脑损伤区丧失的神经功能由原来不承担该区功能的脑区部分代偿[5],通常经突触功能的调整,远隔功能抑制,芽生、代替论,神经递质等机制实现脑功能重组[6]。早期康复的介入,可创造损伤神经修复或代偿的条件,使遭受到破坏的反射弧在良好的条件刺

4、激下重新建立起来[7],极大地发挥了脑的“可塑性”o有研究证明,随着康复开始吋间的推迟,康复疗效呈递减趋势[8],脑功能恢复在脑卒中发生后3个月内最快[9]o有的学者认为超早期康复从疾病发生之时就应开始康复,必须与治疗同时进行并等同重要[10]o超早期康复意识的建立可增加感觉信息的输入,促进替伏通路及休眠突触的活化。在剩余的神经环路有实质性的结构重组[lllo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得到恢复的超早期时间就是康复成功的关键。2早期康复护理介入时间2.1关于早期康复训练护理介入的时间尚无统一定论,以往根据WHO提出的标准:当患者生命体征平稳、神经症状不再进展48h开始

5、介入康复治疗[12]o2.2临床上根据病情选择:神志清楚,生命体征稳定,可与药物治疗同时进行,进行肢体功能锻炼;对生命体征无明显影响的良肢体位摆放,肢体被动运动,在不影响抢救的情况下在发病后马上开始进行,蛛网膜下腔出血或严重脑出血可稍延长,于发病后1周介入康复;对生命体征平稳,神经学体征不再进展脑出血于发病后48h〜7d介入康复护理[13]o2.3具体时期应个体化:对由于各种原因错过最佳康复吋间的脑卒中患者也应及时进行康复,使肢体功能得到进一步的改善。3早期康复的心理护理脑卒中患者急性期多有恐惧、焦虑等心理问题。恢复期有依赖角色认知冲突、自责、绝望、抑郁、急

6、切心理等[14]。其中脑卒中后抑郁是最严重、最常见的情感障碍。国外报道脑卒中后3个月抑郁的发生率为22.8%、国内的发生率为21%〜54%[15]。不良的情绪,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影响康复疗效。有研究指出[19]:当患者处于兴奋状态和良好的情绪状态时,神经抑制解除,出现神经易化,神经调节达到最佳状态,对提高康复的效果起到重要作用。为此,护理人员要及时调整患者不良心理状态,将心理护理贯穿始终,让患者了解现在康复医学已取得很大的进步,正确对待偏瘫的事实,积极配合早期的康复治疗。以心理康复促进机能康复,对患者每一点转归进行鼓励,激发患者主动进行康复训练的兴

7、趣,让疗效理想的患者作经验介绍,树立患者坚持治疗的信心。同吋,争取家属的配合,使患者功能康复恢复达到最大限度,回归家庭和社会。4偏瘫肢体的功能评价评价包括•初评价、中评价、末评价。评价贯穿在康复治疗全过程中,通过评价患者运动功能所处的阶段,釆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当患者偏瘫处于Brunnstrom第I阶段(急性期)时,康复措施应是对患者进行正常模式的输入,尽最大能力抑制痉挛和联带运动对患者的影响。如偏瘫在第II、III阶段时,若不择手段地釆取各种刺激或是通过增强肌力的简单方法改善患者功能,那么往往适得其反,使痉挛或联带运动得到强化[17]o因此,治疗师在训练中应

8、特别注意评价与训练相结合,对偏瘫患者存在的异常模式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