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友彬-认识领悟疗法.doc

钟友彬-认识领悟疗法.doc

ID:57858177

大小:24.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4-01

钟友彬-认识领悟疗法.doc_第1页
钟友彬-认识领悟疗法.doc_第2页
钟友彬-认识领悟疗法.doc_第3页
钟友彬-认识领悟疗法.doc_第4页
钟友彬-认识领悟疗法.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钟友彬-认识领悟疗法.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认识领悟心理疗法“钟氏领悟疗法”,是我国精神病专家钟友彬先生在心理分析疗法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一套体系。本来,钟友彬本人把这种方法称做“认识领悟心理疗法”,并把它看作是心理分析在中国的应用和发展的某种变体,但由于近些年我国咨询和心理治疗界有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和重视它,大家自发地把它称做“钟氏领悟疗法”,故此以这个名称称呼这一体系。1988年,钟友彬的《中国心理分析——认识领悟心理疗法》出版,标志着钟氏领悟疗法正式诞生。一、认识领悟疗法的病理观重视过去的尤其是幼年期的经验是心理分析和其他心理治疗理论系统的重要区别之一。认识领悟疗法属于心理分析系统,具有和心理分析基本相同的病理观。1、早年经验是治

2、病的重要条件1)早年经验在人格形成中的普遍意义2)固结、症结和初期焦虑——心理障碍的内部原因2、性心理的退行和初期焦虑的再现是心理障碍的发病机制3、无意识心理活动是症状形成的必要前提在心理障碍发生前遇到的挫折和困难都是意识到的,但这只是发病的诱因。真正病因是早年经验。然而,这个病因和发病的过程是病人自己不能觉察到的。换言之,发病过程是在无意识中进行的。二、认识领悟疗法的治疗原理认识领悟疗法不把治疗重点放在回忆、挖掘幼年症结或初期焦虑的具体事件,而是和病人一起讨论、分析症状的幼稚型。在成年病人的症状中显露出幼年的情绪和儿童的行为模式,在治疗中要启用启发式的谈话,反复和病人讨论,使他们逐渐认识

3、并领悟到他们的病态感情和行为都是幼稚的、儿童式的。认识领悟疗法着重让病人深刻认识其病态情绪和行为的幼稚型,领悟到这些情绪和行为是一种幼年的心理和行为模式,从而“放弃”这些幼年模式,用成人的行为模式来替代,使心理成熟起来。认知领悟疗法就是要找出一个人不现实的、不合理的或非理性的、不合逻辑的思维特点,并帮助他建立较为现实的认知问题的思维方法,来消除各种不良的心理障碍。在生活中,有时我们的主观愿望和现实往往不能相符,问题是要善于不断调整自己的愿望,要从实际出发,如果明白这一点,就可以减少不必要的困扰。特别是患了某种疾病后,要学会在感情上容忍和承认自己的不足之处,参加力所能及的各项活动,并感受其中

4、乐趣。同时不断调整自己的心态,正确对待生死观,成为生活的强者。另外,如果遇到一些与自己有较大关系的问题时,可能会产生焦虑、紧张、困惑,这时必须要识别不正确的自动思维,要了解其认知的错误之处,然后进行真实的检验,这是纠正不良信念的关键所在。而且要锻炼自己的意志力,要难行能行,能忍能忍,要学会忍,忍是意志力的表现。心理创伤会诱发躯体上、心理上的疾病,关键是要正确对待,及时排遣,所以,正确地认知事物是防止产生心理上、身体上病态的一个重要方面。三、认识领悟疗法的适应症认识领悟疗法是在治疗强迫症、恐人症和性变态的临床实践中总结出来的,这几种心理障碍是主要的适应症。近几年来,国内的同行们用这个疗法治疗

5、了神经性呕吐和顽固性疼痛,都取得了良好疗效,说明它的适应症正在扩大中。四、认识领悟疗法的治疗方法和步骤1、采用医生和病人面对面的会谈方式。在病人同意的情况下,可以有一个家属参加。治疗应在诊室中进行,以示严肃性。2、每次会谈时间约60~90分钟,每次会谈后,咨询者还可要求有书写能力的来访者结合自己的症状和有关情况,写出对咨询者做出的说明和解释的意见与体会,并提出自己可能想到的问题。3、初次见面时,要求来访者或其家属叙述症状产生、发展的历史和具体表现。咨询者对此进行初步解释,告诉他问题是可以解决的,但必须主动合作和积极配合,对咨询者的提示、解释要联系自己的想法认真思考。然后,向来访者明确指出,

6、其病态是由于过去的恐惧体验或幼稚的思维方式的结果。4、在以后的会见中,一面继续补充询问病史,一面进行会谈讨论。会谈的内容因病的诊断和病人的具体情况而不同。不论是强迫症、恐怖症或性变态病人,都可用启发式的问题哈他们讨论症状的性质。从而引导他们分析他们的恐惧心理和为了解除恐惧所做出的行动,是否符合成年人的经验和行为模式等。对恐人症的恐惧情绪本质也可做类似的询问和讨论。5、许多恐人症病人在来诊时,大都已有了敏感性关系妄想,认为别人都看出他们表情不自然和内心里有“可耻”念头。要鼓励病人勇敢的向人调查询问,用客观的调查结果来矫正他们自己的错误判断。6、当病人通过医生的解释和共同讨论与分析,对症状的幼

7、稚性以及敏感性关系妄想的不真实性有了初步认识以后,医生即可向他们解释病的根源在过去,甚至在幼年期,是幼年期某些经历尤其是情感的激动或创伤留下的痕迹。具体事件虽已忘却或大部分忘却,但留下的印象并没有消失。在成年后遇到挫折或冲突时,这些痕迹和印象就会再现出来,影响人的情感和行为,以致不自觉的用幼年的态度来对待成年人看来不值得恐惧的事物,或用幼年儿童的性取乐行为来解除成年人的心理困境,而自己不能觉察到。在各次会见过程中,结合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