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编:杨琴(班主任) 李晔(辅导老师)

主编:杨琴(班主任) 李晔(辅导老师)

ID:5785527

大小:1.34 MB

页数:13页

时间:2017-12-24

主编:杨琴(班主任) 李晔(辅导老师)_第1页
主编:杨琴(班主任) 李晔(辅导老师)_第2页
主编:杨琴(班主任) 李晔(辅导老师)_第3页
主编:杨琴(班主任) 李晔(辅导老师)_第4页
主编:杨琴(班主任) 李晔(辅导老师)_第5页
资源描述:

《主编:杨琴(班主任) 李晔(辅导老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主编:杨琴(班主任)李晔(辅导老师)2011年12月3日“寒风摧树木,严霜结庭兰”伴着瑟瑟的寒风,我们迎继续着“国培计划(2011)”——重庆农村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初冬,是悲凉的,但我们——重庆历史“国培”5班的全体学员们,就是要在这满目萧瑟的冬天中用我们的成绩炫出那最亮丽的一抹红。请记住:我们是——重庆历史“国培”5班的学员!记住:我们的口号是——“国培”助我成长!让我们携起手来,一起去创造属于我们的天地吧!13第八周工作安排温馨提示(2011年12月5日—11日)各位老师好:大家辛苦了!2011年“国培”计

2、划------重庆市教师远程学习开始八周了,根据安排,第八周学习内容大致如下:1、继续学习视频课程7、课程8;2、继续进行网上交流、学习,并在论坛发表主题帖和回帖;3、未提交第2篇研修日子的同学请及时完成;4、完成并提交第2份作业;5、遇到疑问及时与我们班辅导老师李晔(电话13752815328),班主任杨琴(13594152456)交流。 朱筱新(北京教育学院历史系教授)教学设计注重于学,而教案注重于教。教学设计理论中,强调的是从四个方面达成教学的总体成效,即教学有价值,教学有效果,教学有效率和教学有魅力。13

3、提交者:谭碧易 (提交时间: 2011-12-214:02:29)答题内容:基本信息 课题川教版八年级上(第一学习主题   第3课时) 作者及工作单位 谭碧易潼南县太安中学 教材分析 甲午战争是中华民族历史上一次深重的民族灾难,它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耻辱,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它上承两次鸦片战争,下启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在这以后中国变为全方位的被迫开放,并且相继受到大规模的军事侵略,是民族危机最严重的时期。清王朝腐朽不堪、积贫积弱现象彻底暴露,亡国之祸迫在眉睫。也正是这场战争,促成了自鸦片战争

4、以来前所未有的民族觉醒,危机也是转机。因此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举足轻重,让初中生深入认识甲午战争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并从中吸取教训是非常必要的。 学情分析 由于所教班级的学生基础较差,又都多是留守儿童,学习自觉性不高;外加本课的知识面较广,难度较大。所以,作为老师应该巧妙引导,循序渐进,从而激发学生敢想、敢说、爱说的欲望,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另外从学生的心理角度出发,他们对新鲜的、有趣的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因此本课要提供大量的学生感兴趣的材料,从而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5、     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及本校校情和学情,围绕基础知识、能力、思想三个方面,特制订目标如下:1、基础知识:甲午中日战争的起因和经过;邓世昌与黄海海战;《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影响。2、能力方面:(1)引导学生分析甲午战争清军战败的原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2)培养学生运用资料分析历史问题、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3)讨论甲午战争的影响,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3、思想方面:(1)学习邓世昌等民族英雄不畏强暴、英勇作战、不怕牺牲、把国家民族利益放在首位的高尚爱国精神。(2)清王朝的腐败无能是中国一

6、次次被动挨打的主要原因。使学生明白“落后挨打,富强才是中国唯一的出路”。13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黄海海战中邓世昌的主要事迹及《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和影响。教学难点:《马关条约》的签订对中国危害。 教学过程根据本课的内容,教学过程安排如下:战争起因经过结果影响启示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行为设计意图 1.导入新课。展示电影《甲午风云》片段。2、战争起因。 3、战争的经过 4.战争结果 5、战争影6.教训与启示响 教师设问:(1)为什么甲午战争中,清政府落得如此残败?(2)对日本发动这场战争的原因,你有什么

7、认识?(3)为什么把这次侵华战争称为甲午中日战争?(4)清军为什么会战败?(5)我们学习邓世昌等爱国将领的什么精神?(6)清军为什么会战败?(7)我们学习邓世昌等爱国将领的什么精神?(8)从战争的失败中得到什么教训?(9)对今天有什么借鉴意义?通过甲午中日战争一课的学习,让学生明白帝国主义侵略的危害,给中国带来的严重影响。让学生勿忘国耻、振兴中华。为祖国的明天而发奋学习。      帮助学生从理论上升华认识,得出“落后就要挨打”的认识。从历史中汲取教训。    板书设计 13 (一)甲午中日战争1.原因:想把中国

8、变为他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倾销市场。2.时间:1894年(甲午年)3.经过:(1)平壤战役(2)黄海海战——邓世昌(3)威海卫战役——丁汝昌4.结果:双方都有损伤,但北洋舰队主力尚成;签订中日《马关条约》。(二)《马关条约》的内容及危害1.时间:1895年5月2.双方:李鸿章和日本首相伊藤博文3.地点:日本马关4.内容:(1)割地——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2)赔款——白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