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之《兰亭集序》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doc

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之《兰亭集序》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doc

ID:57842114

大小:54.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20-03-31

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之《兰亭集序》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1页
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之《兰亭集序》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2页
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之《兰亭集序》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3页
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之《兰亭集序》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4页
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之《兰亭集序》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之《兰亭集序》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兰亭集序一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兰亭宴集的起因、经过。了解序文的写作特点,积累课文中的文言实词、虚词、特殊用法。2.能力目标:品味文中精练优美、朴素清新的语言,理清课文内容层次,理解作者的生死观。认识作者感情由乐转悲的原因以及在深沉的感叹中暗含的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之情。3.情感目标:欣赏文中描绘的自然美,学会关爱自然,树立正确积极的人生观。二预习方案(一)基本任务:1、生字注音修禊()癸丑()流觞()游目骋怀()    感慨系之()趣舍万殊()齐彭殇()放浪形骸()    会稽()曾不知()临文嗟悼()2、通假字虽趣舍万殊“趣”通“取”:往,取。亦由今之视昔

2、“由”通“犹”:如,像。3、字词活用【少】  少长咸集:年纪小的,年纪大的,形容词用作名词。【带】 映带左右:像带子一样,名词用作状语。【齐】齐彭殇为妄作:同样看待,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兴怀】      犹不能不以之兴怀:使怀兴,即:使感叹产生,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固知一生死为虚诞:同样看待,或看成一样,数字活用为动词。【视听】  足以极视听之娱:耳目,动词活用为名词。4、词语古今异义【其次】   古义:其,代词,指曲水。次,旁边、水边。如:列做其次。  今义:① 次第较后;第二。      ② 次要的地位。【斯文】    古义:这篇文章。如:亦有感于

3、斯文。  今义:文雅;文化或文人。 7用心爱心专心【怀抱】  古义:胸怀抱负。  今义:① 抱在怀里; ② 胸前;③ 心里存着;④ 打算。5、特殊句式1、省略句:⑴ 省主语: ① (群贤)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② (群贤)引以为流觞曲水⑵ 省介词宾词: 引以(之)为流觞曲水⑶ 省介词“于”:① 映带(于)左右② 悟言(于)一室之内2、倒装句:⑴ 介宾短语后置(也叫状语后置): ① 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会② 不能喻之于怀──不能于怀(在内心)喻之③ 亦将有感于斯文──亦将于(对)斯文有感 ④ 当其欣于所遇──当其于所遇欣(2) 定语后置:虽无管弦之盛

4、──虽无盛之管弦(二)挑战任务:1.题目与写作背景兰亭,是东晋时期会稽郡治山阴(今浙江绍兴市)城西南郊名胜。这里山清水秀、风景幽雅,是当时名流雅士时常集会的地方。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二日,五十一岁的王羲之(当时任会稽内史)邀请友人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人在兰亭聚会,他们做曲水流殇之饮,当时要求每人作四言、五言诗各一首。之后王羲之将诸名爵及诗作一一记录集结成集,是为《兰亭集》,并为此集作序一篇,这就是《兰亭集序》。2.理清思路,把握全文感情基调。全文共三个自然段,可分为前后两部分,第一段为第一部分,叙述兰亭宴集的情况,写出了宴集的时间、地点、相聚的缘由、

5、参加人员、集会地的地理环境及景物、当日天气和宴集的感受,是实写,以一“乐”字为基调。第二、三自然段是第二部分,写宴集以后的感慨,是虚写,这部分则以一“悲”字为基调。全文这种由乐转悲的写法原因有二:第一,符合一般人的心理发展变化规律。大家难得一聚,是快事、乐事,但有聚就有散,因为“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再说相聚是困难的、短暂的,分散是容易的,也是长久的,本来这种聚散两依依的情形已使人感慨万端,再由此使人联想到人生无常、生死相隔,怎不使人悲从中来。第二,这种写法有其历史源渊:当年汉武帝行幸河东,中流与群臣欢饮,自作《秋风辞》:“横中流兮扬素波,箫鼓鸣兮发棹歌。欢乐极

6、兮哀情多,少壮几时奈老何!”魏文帝《与朝歌令吴质书》叙在与吴质等人宴乐之后:“乐往哀来,怆然伤怀。余顾而言:‘斯乐难常’足下之徒,咸以为然。”西晋石崇《金谷诗叙》亦在与众人宴乐之后说:“感性命之不永,惧凋落之无期。”7用心爱心专心可见从汉魏以来,人们因欢聚由乐生悲的感慨是屡见不鲜的,那么《兰亭集序》如此用笔就不足为怪了。三自主学习方案:(一)方法导引1根据高中语文第一册教材对文言文学习的总体要求和本单元的具体要求可知,本课学习的重点是对课文思想内容、作者思想感情的理解,其前提是必须弄清写作背景和社会背景。(知人论世)2弄清了创作缘由,学生们自然会在整体感知的基础

7、上达到熟读背诵,而后顺利划分出层次结构。3本篇课文篇幅较短,完全可以通过质疑和讨论相结合的方式达到对每一层、每一句话的理解。(二)重点指津1、第一自然段中关于天气情况的描写有什么作用?2、由第一自然段的“乐”到第二自然段转“悲”其原因是什么?(用原文回答)3、从原文找出两句话来说明“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4、用最精练的话概括第三自然段的层意:第一层引用孔子的话总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层写古人、今人_____________;第三层写后人___________________;第四层概括作序的目的:__

8、____________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