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7836828
大小:46.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20-03-31
《鸽血染红的求救信.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0.鸽血染红的求救信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衬托和合理想像的写作方法。2.感受六位军人所处的困境,体会军鸽奥斯卡和维娜以生命为代价送信的感人故事。3.感受军鸽奥斯卡和维娜的神勇精神,构建学生心中人与动物的和谐关系。教学重、难点体会军鸽奥斯卡和维娜以生命为代价送信的感人故事,感受军鸽奥斯卡和维娜的神勇精神。教学流程一、情境导入,引学生触摸文本1、在加拿大空军司令部的一个山坡上,静静地埋葬着两位特殊的英雄,墓前庄严地立了一块石碑,上面刻着这样的碑文……[生齐读]“神勇军鸽奥斯卡及其偶鸽维娜之墓,它们曾于危难中救过六位军人的命。加拿大空军中将罗伯特·莱基
2、”2、如果你是第一次来到这块墓碑前读了这段碑文,你知道了什么,你还想了解些什么呢?3、这节课老师就带着大家走进一个发生在动物和人类之间的感人肺腑的真实故事。板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领学生了解文本。1、课前老师已经布置大家预习了,老师想检查一下你们的预习情况下面老师分自然段指名读文,其他同学思考: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提示:谁,在什么地方,遇到了什么事,结果怎样?)2、学生读文后回答。3、快速浏览课文,看哪几个自然段写6位军人遇到了危险?哪几个自然段写军鸽神勇?三、精读,感悟。1、轻声读第1、2自然段,说说6位军人遇到了怎样的困境?2、这种情况下就意味着……?3、是啊,他
3、们的生命随时会受到威胁,处于危难中的6位军人把生存的唯一希望寄托在哪?4、两只军鸽将带着重任飞向目的地,六位军人将如何为他们壮行?三、读中感悟,扶学生体会文本1、送信的途中遇到了几件事?请同学们默读文章的3——7自然段。用单竖线划分不同事件。2、这对军鸽一路上可谓困难重重。他们是如何冲出风雪圈的呢?让我们通过朗读莱感悟吧!3、利用重点词朗读。4、出示北极鸮的图片,在文中我们从哪些地方能看出北极鸮的凶猛呢?那为什么作者用那么多的笔墨描写北极鸮的凶猛呢?四、读后沉思,让学生超越文本 1、六位军人得救了,可这对军鸽却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同学们默读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罗伯特他们隆
4、重地安葬这对军鸽,你能体会到他们的用意吗?2、罗伯特他们仅仅在安葬两只鸽子,一对动物吗?3、此时此刻,当你站在墓碑前,你会想到什么?又想说些什么呢?4、这是一段人与动物间的感人故事,也是一段战友间舍身相救的动人故事,让我们怀着对这对儿军鸽的崇敬之情再读这段碑文……五、总结同学们,谁说动物不懂人的语言,谁说只有人才懂得感情。两只军鸽最终用自己的生命换回了6位军人的生命,演绎了一段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故事。同学们让我们也永远记住这对军鸽,一个叫奥斯卡,一个叫维娜。如果说两只军鸽是动物的代表,六位军人是人类的代表,对于动物和人类,我们不难感受到:动物是我们人类永远的朋友,动物和人类同样值得
5、尊重。让我们在同一片蓝天下,共享同样的阳光,共沐一样的雨露,共同感受生活的美好,生命的璀璨。 附:板书:10.鸽血染红的求救信冲出风雪圈 勇斗北极鸮(舍生忘死、不辱使命)血染求救信一、教材分析 1、本节课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与作用: 《鸽血染红的求救信》是教科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的一篇主体课文。本单元课文围绕“人与动物”这一主题,主要讲述了人与动物之间发生的动人故事,告诉我们动物也是有尊严的,为了救人他们宁愿牺牲自己。这一个单元的几篇课文表达了同一情感——作者对动物真正的喜爱,对生命真诚的赞美。学习时要引
6、导学生从小关注“人与动物”,感受每种动物的可爱可敬,树立保护动物的意识。 2、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本课的教学目标设定为: (1)引导学生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两只军鸽舍生忘死、勇敢顽强的高贵品质。渗透动物与人类之间的人文思想。 (2)指导学生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了解语句的深刻含义。 (3)培养学生合理想象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4)培养学生默读、快速浏览课文的能力,增强阅读能力。 3、教学重点:通过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并通过理解重点词语、句子,体会两只军鸽舍生忘死、勇敢顽强的高贵品质。 教学难点:能够通过理解重点词语、句子,体会两只军鸽
7、舍生忘死、勇敢顽强的高贵品质。 二、学情分析 1、教学设计理念: 《鸽血染红的求救信》这篇课文故事性很强。它描写的是6位军人被困在北冰洋的海面上,面临生命危险。两只军鸽——奥斯卡和维娜不畏困难,牺牲了性命将信送到了总部,挽救了6位军人生命的故事,赞颂了两只军鸽舍生忘死、勇敢顽强的高贵品质。 教学中贯穿“以学生为本,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抓住重点的词语来理解文章的段落、语句,体会文章的中心。做到长文短教提炼重点,情境创设熏陶感染,师生对话激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