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兆云临帖指导.docx

谭兆云临帖指导.docx

ID:57836004

大小:22.15 KB

页数:12页

时间:2020-03-31

谭兆云临帖指导.docx_第1页
谭兆云临帖指导.docx_第2页
谭兆云临帖指导.docx_第3页
谭兆云临帖指导.docx_第4页
谭兆云临帖指导.docx_第5页
资源描述:

《谭兆云临帖指导.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对博大精深的中国书法的学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必须有足够的思想准备,尤其是初学阶段,要耐得住寂寞。而初学时的临帖,又是学书者进入书法艺术殿堂的最基本保证。临帖就是要求学书者从规矩入手,从古今优秀的书法范本入手,通过艰苦的临帖练习,使初学者从传统中掌握前人的用笔和结体,使其有法度。赵孟頫说:“临书在玩味古人法帖,悉知其用笔之意,乃为有益。”通过临帖可以了解笔画肥瘦,间架结构,墨色的浓淡枯润,运笔的轻重缓急,转折换锋,接搭引带等等,通过临帖时学书者学得前人笔意。只有通过临帖才能进入到创作。在继承的基础上发挥一定的创造性,使

2、前人书迹为我所用,也就是常说的“后与古人离”。我们在临帖时,要从所临碑帖中汲取传统中的精华和营养,挖掘出精神的本质。也就是说,只有通过对优秀的书法作品进行临摹,研究其规律,让帖中的笔画、结体节度自己的心手,方可跨入书法艺术之门。 学习任何东西,总有一个从初级到高级渐进的过程,学习书法艺术也是如此。无论是毛笔还是钢笔书法,都必须在临摹好的法帖、范字上下功夫,并先得“形似”。而且实践证明,追求“形似”,对于初学书法者有很重要的意义。临帖要从以下九方面中去理解、体会。第一、临帖要会选帖,它直接关系到学书的走向和深度,甚至成

3、败,切不可随便取一本帖,胡乱临一通。古人云:“取法乎上,得法乎中;取法乎中,得法乎下。”这是选帖的前提。同时要根据自身的特点,选择符合自己审美需求的法帖,你喜欢它说明这种范帖和你有默契相通之处,就会容易入帖,并能较快的掌握范帖。另外,选帖要遵循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循序渐进的规律,选择笔画、结构皆法度严谨、规律性强的范帖。第二、临帖要“三结合”,既临帖和读贴结合,临帖和摹帖结合,临帖和背帖结合。读贴是对范字的观察、分析和研究,包括读笔画,结构及章法等。所以临帖前要仔细读帖,以帮助自己对范字的特点有个初步、大体的印象。临

4、帖时也要边读边临,看准每个笔画的位置安排,形态特点和相应的笔法。其长短、粗细、曲直、斜正、起、行、收的位置,用笔的藏、露、转、折、提、按、顿、挫、回锋、出锋等等都应做到心中有数,笔为心使,下笔方能准确到位。对帖上的字,其点画怎样书写,结构怎样安排,章法怎样布置,都要仔细琢磨并从中找出规律,这样就容易写得有兴趣,也容易写得象,写得好。临摹时,不能贪多贪快,而应集中兵力打歼灭战,每天坚持一、二小时,反复地临摹几个字,这样才会有真正的收获。对难写的字,更要知难而上,多临摹,多比较。读贴是临好帖的前提,只临不读的“抄帖”式临

5、写是写不好字的。相对而言,摹帖较容易,习惯上都把它作为初学阶段采用的一种方式,如临帖中适时的进行摹帖,会发现手下之字和范字的差距,加快、加深对范字的理解和学习。摹临结合,能互取其长,互补其短,促进学书进步。姜夔《续书谱》云:“临帖易得古人笔意,而失古人位置;摹帖易得古人位置,而多失古人笔意。”可见摹临结合,能互取其长,互补其短,促进学书进步。(有关摹临结合,我会在后作较详细的叙述)背临时学书较高阶段的一种临帖,是出帖前的准备。临帖中结合运用,能检验临帖效果,发现对范字掌握的不足,加强对范字的记忆和把握,促进临帖。第三

6、、临帖要临一帖专一帖,即临帖时,把选好的范帖临好,掌握好了之后再临习其他范帖,博采众长;切不可朝三暮四,见异思迁,一帖没学好即改弦易辙,去学其他字帖,这样只能学一帖,扔一帖,最后哪一帖也没有要学好。另外,临帖是要态度老实,尊重范字。以临象,临准为原则,不可把自己的书写习惯强加于范字之上,对范字进行篡改,这样只能陷入误区,导致学书失败。第四、临帖要持之以恒。任何学习都是从一点一滴学起,日积月累,积少成多。临帖更是如此,只有每天坚持临帖,持之以恒,时间久了,才能学有所成。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是学不成书法的,最终只能半途而

7、废,碌碌无为。同时要克服急于求成,骄傲自满的情绪,以及急功近利的心理,这些都是我们学书的拦路虎。第五、实临与背临结合。临帖过程中可采用实临与背临结合的方法来检验临帖的效果。背临是学书较高阶段的一种临帖,是出帖前的准备。临帖中结合运用,能检验临帖效果,发现对范字掌握的不足,加强对范字的记忆和把握,促进临帖。第六、临帖要和应用结合起来。临帖是为了掌握书写技巧,提高书写能力,以服务于运用为目的的,如果临帖中注意运用,能促进临帖。通过运用使我们了解书写的不足和问题,促使我们临帖是对范字进行再认识,增加学书的动力和目的性。应用

8、又是多方面的,如写信、写文章、写日记、写学用结合,形成习惯,日久天长,定会学用合一,既提高了临帖质量,又达到了应用的目的,第七、临帖首先要追求“形似”。形似虽然只是初级阶段,但基本上反映了字的外部形态,临摹法帖如能达到初步形似,就具备了初步的形态美。因为供临写的法帖,都是经过时间考验,被一致公认的形神兼备的好作品。如果临写不能达到性,所谓“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