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脉象的诊断意义.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脉象的诊断意义,初看起来简单明了,浮脉主表,沉脉主里,迟脉主寒,数脉主热,虚脉主正虚实脉主邪实OOOOOOO,历代脉学著作及教科书中所说,大致相同,似乎没右分析的必要。其实不然,我们如能细读《伤寒论》打《金匮要略》,便能体会到脉诊的诊断意义与病情的发展I、证候的变化、病人的体质、病邪的性质等多种因索冇关。一个脉彖的的诊断意义往往是多义的,应与各种相关因索综合分析Z后才能明确英对具体病人的诊断意义。兹就《伤寒论》与《金匮要峪》中各个脉象的意义作一番穷尽性的简要的分析。试图改变一脉一证的脉诊观念,以提高脉诊的临床诊断价值。一、浮脉《伤寒论》中共记载浮脉64次。
2、提示表证者43次,占百分Z67(其中6次不是典型的表证,但有外邪)。提示热证者15次,占右分Z23,大多在阳明病经证中,可见阳明经证之热冇外达之势。提示虚证者4次,占•口分之6。虚实相对,治法大异,不可忽视。还冇2次是指吐法,提示病邪上越的病机。《金匮要略》共记载浮脉44次。(五脏风寒篇中浮Z虚、浮Z弱、浮Z实、浮Z坚四个浮字是指诊脉时轻按浮取,不是浮脉,未列入)提示风邪外袭者15次,占百分Z34,远较《伤寒论》为低。提示热证考14次,占白分之32。提示虚证者13次,占白分Z30,明显高于《伤寒论》,可见杂病浮脉应高度重视虚证的可能。也有2次是指可吐Z证。
3、二、沉脉《伤寒论》中记载沉脉24次,所冇沉脉全部是指里证。其中里实证12次,里虚证9次,里寒实证2次,虚实夹杂者1次。可见在《伤寒论》中,浮脉主表的可靠性不足百分Z70,沉脉主一里的可靠性却极窩,但出现沉脉不能否定表证Z存在,如少阴病篇第301条麻黄细辛附了汤证,表里同病而见沉脉。《金匮要略》中记载沉脉33次(包括伏脉2次),其中30次指电证(因水气病浮肿而出现的沉脉13次),提示里寒实证者13次,里虚寒者8次,里实热者8次,分布于下利、黄疸、黄汗、痰饮、水气、卒厥等疾病,对此应特别巫视。此外,咳嗽病篇泽漆汤证的沉脉是阐明病机,属于里证,但寒热虚实夹杂证情
4、十分复杂。三、数脉(附疾脉)〈〈伤寒论〉〉中记载数脉21次。14次指热证,其中虚热2次,实热9次,另冇3次病邪属实热而正气略仃不足。冇5次数脉为表寒证,宜辛温解表,川麻黄汤或桂枝汤,虽属寒邪,体温升高则出现数脉,不能因脉数而否定其寒,忌用温药。乂2次数脉是指虚寒证。虚寒与实热性质相反,但均可出现数脉,必要巫视。疾脉1次,阳明病篇第214条,脉滑而疾,用小承气汤。滑指里实,可以用大承气汤,但疾提示正气已略有不足,故改用小承气汤。〈〈金匮要略〉〉中记载数脉28次。属实热的15次,虚热或微热5次,属虚寒4次,属寒实的3次,另仃1次是正邪盛的危巫证(为痰饮咳嗽病)
5、。山此可见,在杂病中,出现数脉证情很复杂,大多提示热证(□分之71),寒证见数脉的也不少(口分之25),既有病证将愈的,也有病情危重的。故对数脉要慎重辨析。四、迟脉〈〈伤寒论〉〉中记载迟脉13次,真正属于虚寒证的5次,占-白分之38,有6次为实证(其中阳明实热2次,结胸实热1次,痰热内郁1次,寒实结聚1次,湿邪内阻2次)。另有1次为热退身凉,脉率缓慢。上述数据样本人小,没有统计意义。但出现迟脉的病证中,实证多于虚证,实热与虚寒接近,这一点值得注意。〈〈金匮要略〉〉中记载迟脉18次。属虚寒者9次,属实邪阻滞者7次(•其中实热2次,寒实4次,寒热难定者1次),
6、另冇1次为虚实夹杂,1次为热退身凉,虚寒证略于〈〈伤寒论〉〉,但未超过半数。五、弦脉,〈〈伤寒论〉〉中记载的弦脉只冇8次。主要指肝病(5次,冇肝火、肝热、肝气等),1次指虚寒用小建中汤,1次指寒实用吐法,1次是阳明重证“脉弦者生,脉涩者死。”〈〈金匮要略〉〉记载弦脉35次,明显多于《伤寒论》,弦脉所主病证也与《伤寒论》》不同。真正主肝病只冇2次,即使将疟病7次、痉病2次、转筋1次算作肝病也不过12次,只冇百分Z34。弦脉主里寒偏实者最多,达12次;主虚寒者7次。《金匮要峪》明文指出痫者5次,(其中4次为里寒致痛,1次为虫病)。此外,弦脉1次为酒疸可吐,可能
7、与疼痛冇关,1次为正气恢复下利将愈。看来,弦脉主要不是主虚,而是主寒、主肝病、主痛。六、紧脉《伤寒论》中岀现紧脉23次。大多主寒邪在表,共11次。指寒实病邪在里者6次,指邪在少阳2次,指里有实热结聚者3次。《金匮要略》中出现紧脉24次。有14次是指寒实病邪在里,指虚寒者5次,指表寒者2次,指里有实热者3次(宿食与肠痈)。看來,紧脉主要指寒邪(占百分Z81),其大多为寒实,少数为虚寒。指实热者占百分Z18,临床应予亜;视。七、滑脉《伤寒论》中7次出现滑脉,所反映的都是热证,冇口虎汤证、小陷胸汤证、t办热利与热盛卜•lflLo《金匮要略》中9次记载滑脉,其中8
8、次为热证,冇承气汤证、肺痈、肠胃实热、风水化热、下焦湿热等。只有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