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汉2 通论知识点整理2

古汉2 通论知识点整理2

ID:5782831

大小:74.50 KB

页数:32页

时间:2017-12-24

古汉2 通论知识点整理2_第1页
古汉2 通论知识点整理2_第2页
古汉2 通论知识点整理2_第3页
古汉2 通论知识点整理2_第4页
古汉2 通论知识点整理2_第5页
资源描述:

《古汉2 通论知识点整理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古汉2通论知识点整理2以下重点有一部分是以问题的形式梳理的,答案就在教材中。通论(十二)  人称代词:  1、找出下列例句中的第一人称代词,并指出它在例句中充当的成分。  吾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  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孟子·梁惠王上)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述而)  愿夫子辅吾志,明以教我。(孟子·梁惠王上)  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孟子·梁惠王上)  启予足,启予手。(论语·泰伯)  王如

2、用予,则岂徒齐民安?天下之民举安。(孟子·公孙丑下)  余收尔骨焉!(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自始合,而矢贯余手及肘。(左传成公二年)  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楚辞·离骚)2、第一人称有哪些?可以总结出什么规律?  在上古汉语里,“我”和“予”(余)可以用作主语、宾语、定语;“吾”可以用作主语、定语,但一般不用作宾语。《庄子·齐物论》:“今者吾丧我”,这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不能换成“今者我丧吾”或“今者吾丧吾”。但是这只是位置的关系;如果在否定句里,宾语放在动词的前面,却又可以用“吾”字了。例如:  居则曰:“

3、不吾知也。”(论语·先进)  我胜若,若不吾胜。(庄子·齐物论)3、找出下列例句中的第二人称代词,并指出它在例句中充当的成分。  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论语·雍也)  往之女家。(孟子·滕文公下)  诲女知之乎?(论语·为政)  尔何曾比予於管仲!(孟子·公孙丑上)  盍各言尔志?(论语·公冶长)  如或知尔,则何以哉?(论语·先进)  五侯九伯,若实征之,以夹辅周室。(史记·齐世家)  吾翁即若翁。(史记·项羽本纪)  吾语若。(庄子·人间世)  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史记·项羽本纪)  必欲烹乃

4、翁,幸分我一杯羹。(汉书·项羽传)  4、“而”和“乃”都有一个特点,就是不能用作宾语(连否定句的宾语都不能)。它们一般也不用作主语。这样,常见的情况就只是用作定语了。5、找出下列例句中的第三人称代词,并指出它在例句中充当的成分。  管仲以其君霸,晏子以其君显。(孟子·公孙丑上)  今吾於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论语·公冶长)  二国图其社稷,而求纾其民。(左传成公三年)  爱共叔段,欲立之。(左传隐公元年)  师之所为,郑必知之。(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孟

5、子·告子上)  6、“其”和“之”同属第三人称,它们可以互相替换吗?为什么?不能。“其”字略等於现代汉语“他的”“她的”“它的”;“之”字略等於现代汉语的“他”“她”“它”。“其”字只能用作定语,“之”字只能用作宾语。指示代词:  1、古代汉语的指示代词有“是”“此”“斯”“兹”“彼”等。现代汉语中有这些词吗?都是什么意思?复习判断句中的“是”字(P245),并进行古今对比。2、请找出下列例句中的指示代词,并翻译例句。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论语·述而)是乃仁术也。(孟子·梁惠王上

6、)当是时也,禹八年於外,三过其门而不入,虽欲耕,得乎?(孟子·滕文公上)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礼记·礼运)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於邻国也。(孟子·梁惠王上)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有美玉於斯。(论语·子罕)言举斯心加诸彼而已。(孟子·梁惠王上)彼一时,此一时也。(孟子·公孙丑上)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论语·子罕)3、结合例句分析,哪些词是近称、哪些词是远称?  就一般说,“是”“此”“斯”“兹”是近称,表示“这”“这个”“这里”等;“彼”是远称,表示“那”“那个”“那里”。4、关于“是”,还有两

7、点补充:(1)“是”和“此”是同义词,它们常常可以互换。试比较:是心足以王矣。(孟子·梁惠王上)此心之所以合於王者,何也?(孟子·梁惠王上)今其人在是。(战国策·赵策)其人在此。(战国策·赵策)(2)“是”“此”可以指人,略等於说“这人”。例如:尔何曾比予於是!(孟子·公孙丑上)此谁也?(战国策·齐策)5、彼丈夫也,我丈夫也,吾何畏彼哉?(孟子·滕文公上)上面这个句子中的“彼”字是指示代词还是人称代词?如何分析出的?这句话什么意思?另外还需要注意这句话中的人称代词、疑问代词、疑问语气词、判断句、古音异义。  6、

8、除了“是”“此”,同样可以指人的是“彼”字。后来“彼”字发展成为带有人称代词的性质,差不多完全等於现代的“他”或“他们”。又如:  彼陷溺其民。(孟子·梁惠王上)  但是,“彼”字始终没有完全丧失它的指示性。由於它表示远指,所以它又常常带着轻视的意味。  或问子产。子曰:“惠人也。”问子西。曰:“彼哉!彼哉!”(论语·宪问)但它到底不是正式的人称代词,所以古代汉语里一般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