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781070
大小:2.04 MB
页数:20页
时间:2017-12-05
《王力古代汉语课件百川灌河》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庄子·百川灌河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时:做状语,季节,按季节。百:虚数,言其多。灌:流入。河:黄河。“秋”是什么时候郭锡良教材注解:秋阳,秋天的太阳。周历的七八月相当于夏历的五六月,正是阳光最强的时候。从现在的气候看,每年夏历的五六月,正是盛夏,夏季是中国广大地区,尤其是黄河流域的主汛期。“秋水时至”即指汛期来到。参看文章:《“秋水”并非“秋”之水》,张继锋《语文教学通讯·高中刊》2005年第12期。川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泾流“閒”、“間”“两涘渚崖”的争论教材394页:涘,岸。渚,水中的小块陆地。崖,高的河岸。李先华(1999)的观点:“渚
2、”,其义应为“水边”或“岸边”。“渚”为“水边”,“涘”与“崖”亦为水边,“涘”“渚”“崖”三字同义连用。与李先华持类似观点的论文颇多。参看文章:李先华《〈庄子·秋水〉“两涘渚崖”注商》,《古汉语研究》1999年第3期。为什么会出现“不辩牛马”的情形?季节不同,黄河的河床宽度也不同。枯水季节,黄河的河床很窄,相应的,河的两岸相距亦很近;丰水季节,黄河的河床会非常宽,相应的,河的两岸的距离就会加大,相距甚远,因而会出现“不辩牛马”的情形。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于是:连词。焉:语气词。注意,“焉”在句中做语气词。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句式可
3、以理解为“以为天下之美尽在己”。注意:古代汉语的“以……为……”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结构。参看文章:杨振华《先秦“以……为……”结构研究》,暨南大学2006届硕士学位论文。为什么是河“伯”?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东:状语,向着东方。至于:古今意义不同。(提问)端:边际,是古代南楚(湖南、湖北长江以南、广东西北部)一带的方言词。北海,不在广西。北海:指渤海。《汉语大词典》第二册200页已有确诂。此后有两位中学教师写文章考释。参看文章:曹达舟《“北海”究竟在何处?》,《学语文》2002年第2期;刘长正《“北海”应指“渤海”》,《语文知识》20
4、02年12期。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第一说:转过脸来。第二说:改变脸色、改变神态。第三说:眩目。第四说:转动面孔,摇头晃脑。参看文章:李昌祥《“旋其面目”辨》,《学语文》2003年第3期。谢质彬《〈秋水〉“旋其面目”解》,《语文建设》2004年第1期。徐厚广《〈庄子·秋水〉篇“旋其面目”解》,《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徐山《“旋其面目”辨正》,《株洲工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旋其面目望洋黄金贵《庄子·秋水》“望洋”新诂,《浙江大学学报》2006年第3期望洋(续)连登岗:参看文章:王国珍《“望羊”考》,《阜阳师范学院学报》2
5、002年第4期。连登岗《“望羊”补义》,《辞书研究》2005年第3期。连登岗《〈庄子〉“望洋”释义辨》,《青海师专学报》2005年第3期。黄金贵《〈庄子·秋水〉“望洋”新诂》,《浙江大学学报》2006年第3期。黄金贵《“望羊”义考》,《辞书研究》2006年第4期。“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之:指代内容是什么?莫己若、我之谓:宾语前置句的不同类型。需要注意。者:指代内容是什么?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且夫:“且”,句首连词。“夫”,表示要发议论。两个不同词性的“闻”。少、轻:形容词活用。者:怎么理解?伯夷之义《
6、史记·伯夷列传》:“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也。父欲立叔齐,及父卒,叔齐让伯夷。伯夷曰:‘父命也。’遂逃去。叔齐亦不肯立而逃之。国人立其中子。”后二人欲投文王,值其卒;遇武王伐纣,二人以为以臣弑君,不义,叩马而谏。及纣亡,天下宗周,二人耻食周粟,隐居首阳山,采薇而食,后饿死。古人以为二人乃天下义士。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今:现在。穷:尽。殆:危险。被动式:“见V于A”。方:道理。大方之家:大道之家。有很高道德修养的人。成玄英疏:“方犹道也。世人皆以仲尼删定六经为多闻博识,伯夷让国清廉,其义可重。复有通人达士,议论高
7、谈,以伯夷之义为轻,仲尼之闻为寡。即河伯尝闻,而未之信。今见大海宏博浩汗,方觉昔之所闻,谅不虚矣。河伯向不至海若之门,于事大成危殆;既而所见狭劣,则长被嗤笑于大之家。”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