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7779505
大小:1.50 MB
页数:39页
时间:2020-03-31
《《佛说无常经》的传译与丧葬礼仪.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華佛學學報第二十期頁~0(民國九十六年),臺北︰中華佛學研究所Chung-HwaBuddhistJournal,no.0,pp.~0(00)Taipei:Chung-HwaInstituteofBuddhistStudies··ISSN:0-《佛說無常經》的傳譯與喪葬禮儀白金銑國立臺灣師大國文所博士生提要本文在處理《無常經》的傳譯與喪葬禮儀。唐武后大足元年九月二十三日,義淨在洛陽大福先寺譯出《無常經》後,不久即傳入日、韓,隨後並有注疏之作,成為東亞佛教的一部送葬經典。全經旨在論說「老、病、死」之無常與不可避免,這與南傳《相應
2、部‧蘊品》中的《無常經》、《苦經》、《無我經》是雷同的。試觀史實,佛陀之所以傳授《無常經》,旨在教導弟子及時人,若遇生死大事,儘管放下此身,積極精進,清淨修行,一心不輟,勿執著於世俗的邪見或喪葬儀式。然佛陀般涅槃後,弟子們較側重於《無常經》的諷誦儀式,儀式化遂變成定律。二世紀中葉,馬鳴將送葬儀式稍作調整,改成寺僧每日「讚歎三尊」→「諷誦本經」→「迴向發願」的「三啟」儀制,這已由小乘進入大乘,由一般喪葬變成大乘修行。《無常經》被譯入中土,很快的與中國傳統厚葬禮儀合一,喪禮遂蛻變成經懺法事,漸失本來面貌,真正認識《無常經》義理的人,寥寥無幾。在二十一世紀的民主時代,國人
3、宜對它作正確的認識與理解,調整傳統的厚葬禮儀與經懺法事,在生命的緣起歷程中體念無常無我之理,依教奉行為是。關鍵詞:.無常經.喪葬禮儀.經懺法事.三啟.義淨··中華佛學學報第二十期(民國九十六年)【目次】一、前言二、《佛說無常經》的傳譯狀況(一)《佛說無常經》在中、日、韓的傳譯情形(二)義淨之前「無常經」的傳譯狀況(三)《佛說無常經》的相關注釋三、《佛說無常經》的慎終思想與喪葬禮儀(一)《佛說無常經》的慎終思想(二)《佛說無常經》的喪葬禮儀.「三啟」與《佛說無常經》之關係.《佛說無常經》的喪葬禮儀(三)《佛說無常經》的特殊意義與價值(四)中國社會對《
4、佛說無常經》慎終之旨的漠視四、結語《佛說無常經》的傳譯與喪葬禮儀··一、前言先秦儒家認為政治家若能以身作則做好「慎終追遠」的喪祭禮儀,社會民心與道德風氣必能歸於樸厚。佛教亦重視「慎終追遠」,唯其內涵、向度與儒家不同,其中最具代表的經典是《佛說無常經》一卷。《佛說無常經》,梵名Anityatā-sūtra,在經籍中又有《三啟》、《三啟經》、《無常經》、《三啟無常經》、《佛說無常三啟經》等異稱,唐武后大足元年(0)九月二十三日,義淨(-)譯於東都(洛陽)大福先寺。全經旨在論說人生「老、病、死」之無常與不可避免,乃七世紀時印度佛教徒為亡者送
5、葬所諷誦的一部經典。曾子曰:「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見:清‧阮元編,《十三經注疏‧論語注疏卷一‧學而》,頁。唐‧義淨譯,《佛說無常經》,《大正新修大藏經》(《大正》),No.0,(台北:新文豐,年月修訂版一版六刷)頁中-上。又,唐‧智昇撰,《開元釋教錄卷九‧總括群經錄上之九》,《大正》,No.,頁下。《三啟》、《三啟經》、《無常經》三名為簡稱,經典中較為常見。至於《三啟無常經》一名,見義淨譯,《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雜事卷第十八‧第五門總攝》,《大正》,No.,頁上。義淨譯,《根本薩婆多部
6、律攝卷第七‧迴眾物入己學處第二十九》,《大正》,No.,頁中。《佛說無常三啟經》一名,見《續大正新脩大藏經勘同目錄》,《法寶總目錄》第三冊,頁下。據《續大正新脩大藏經勘同目錄》載,該經原為大英博物館藏燉煌本《S.》經,無校本,此經又見《大正新脩大藏經書目總索引》,《法寶總目錄》第三冊,頁中。又見《大正》,No.,頁上-上。又見《續大正新脩大藏經總目錄》,《法寶總目錄》第三冊,(台北:新文豐,年月修訂一版二刷),頁0。《大正》,No.0,頁中。唐‧義淨(-),唐代
7、譯經僧。年十五即仰慕法顯、玄奘之西遊,二十歲受具足戒。於唐高宗咸亨二年()經由廣州,取道海路,經室利弗逝(蘇門答臘巴鄰旁,Palembang)至印度,一一巡禮鷲峰、雞足山、鹿野苑、祇園精舍等佛教聖蹟後,往那爛陀寺勤學十年,後又至蘇門答臘遊學七年。歷遊三十餘國,返國時,攜梵本經論約四百部、舍利三百粒至洛陽,武后親至上東門外迎接,敕住佛授記寺。其後參與《華嚴經》之新譯,與戒律、唯識、密教等書籍之漢譯工作。自聖曆二年()迄景雲二年(),歷時十二年,譯出五十六部,共二三○卷(智昇),其中以律部典籍居多,今所傳有部《毘奈耶》等之諸律大多出自其手,與鳩摩羅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