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象形”说、“鸟迹”说之驳正(教师论文).doc

汉字“象形”说、“鸟迹”说之驳正(教师论文).doc

ID:57777013

大小:68.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3-28

汉字“象形”说、“鸟迹”说之驳正(教师论文).doc_第1页
汉字“象形”说、“鸟迹”说之驳正(教师论文).doc_第2页
汉字“象形”说、“鸟迹”说之驳正(教师论文).doc_第3页
汉字“象形”说、“鸟迹”说之驳正(教师论文).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汉字“象形”说、“鸟迹”说之驳正(教师论文).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汉字“象形"说、“鸟迹”说之驳正汉字“彖形”说与'吗迹”说,是继“王官造字"说、文字“扬于王庭”说和造字之木'六书”说等Z后粉墨登场的又一重耍谬论。汉字'豫形”说、’‘鸟迹”说,是对汉字的曲解和扭曲,对厉世影响非常恶劣。书法Z所以拼命地鼓吹和宣扬汉字“象形"说、“鸟迹”说,其实是为了进一步继续繁化汉字,将文字引向高度瘫痪。笔者以为,汉字身上既不存在所谓“形象“意义上的“象形”,也不存在所谓“鸟迹”,而是具有一定物质性标志的表意字符。在书法那里,“象形”一词的含义即是“形象如《四体书势》记称:“二F1象形,日月是也”。又如虞世南《书旨述》记称:“古者画

2、卦立象,造字设教,爰圍(门作宀,“置”之异体字)形象,肇乎苍史。……其苍颉象形,传诸典策,I比绝其迹……”再如传本《说文解字•叙》记称:“苍颉Z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Z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Z字。’'又称:“二曰彖形,彖形者,価成其物,随体诘讹,日月是也。”上引诸则记载,大意是说,古文以象形为主,今字以形声为主,故苍颉造字Z“象形"即是“形彖也即是说,汉字即是“彖形”之字。然而,中国古今文字的历史事实并非如此。“彖形”Z“形",古义通“物",如东汉刘熙《释名》记称:“形,体也如古代哲学上的“形神"概念,是一对哲学范臨“形”即“物体”,“神”即精神。

3、如《庄子•知北游》记称:“精神生于道,形本(体)生于精。”又如桓谭《新论•形神》记称:“精神居形体,犹火Z然(燃)烛矣。”再如南朝范缜《神灭论》记称:“形者神Z质,神者形Z用。……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这不仅说明形即是物,而且说明“形”Z概念,至南朝依然以指物为主。东汉时,王充在《论衡》一书里,当涉及“外表”这一概念时,不用“形”,而用“体象'、“体状”等。如《乱龙》记称:“疑其体象,则谓相似「又如《讲瑞》记称:“体状相类,实性非也「均说明“形”的基木概念,与后世当作“体状”看待的"形”,有着“质”的差别,不能等同对待。所以说,至少至两汉时期出现

4、之“形”,一般应作“物"或“物体”看待。也即是说,不论是《七略》、《汉书》,或是《说文解字》等,其所涉及的“彖形”一词,当页喙物”一词看待。据此看来,《七略》、《汉书》等关于造字Z木“四象"Z—即"象形”一词,当指''象物”;或者说,原来是“象物”一词,厉世给讹为“象形,'一词了。但无论“象形”或“象物”,至少在南朝谢赫《画品》一书问世以前,当指“象物"无疑。“彖物”一词,古已流行。如《左传.宣公三年》记称:“……远方图物,贡金九枚,铸鼎彖物。”又如《周官.春官.大司乐》记称:“六变而致象物及天神。”“象物,'一词,即泛指象征某种物体(形体)。“物”

5、与“事',的关系十分密切,。如《史记•孟尝君传》记称:“物有必至,事有固然。”又如《礼记•大学》记称:"物有木末,事有始终。”再如《论衡•物势》记称:“人用力物作力事「物”即物质、形体,“事”即是人类的言论、思想、行为等的综合体现形式。“物”是可见、可触摸的形体;“骡'则只能用心领意会。口J见“物”与“事''一实一虚,互相对应,彼此Z间的关系十分密切,甚至不可分割,故古人有“物事”或“事物"等说法。所以说,“四象冲“象形”(物)、“象事”、“象意”与“象声”,即集中地体现了人类社会里“物”、“事"、憶”、“声”四个宇宙模式。所谓“宇宙模式”,这里指的

6、是组成人类社会的四个基本要素,四者缺一不可。如果将“物”(形体)的概念换作“形象,,之“形”,也即变成所谓“形”、“事”、“意"、“声二也就不刖能成为所谓人类社会的四个基木要索或四个宇宙模式了。由此可见,“形彖''意义上的“彖形”一词,纯系后人所讹乱。按照书法对“象形”一词的定义,这里不妨再看一看传世与考古出土的相关资料,也许有益于说明一些问题。在传世与考•占出土的所有古今文字资料中,包括陶器字符、甲骨字符、青铜器字符与简帛文书等,字体最复杂的是秦篆,字形最复杂的是春秋战国的鸟虫篆。在笔者这里,“字体''与“字形'',概念上是不同的。“字体''即指文

7、字意义上的字符Z体,字形则指美术写式或工艺作式。两者不能混为一谈。鸟虫篆虽说间见鸟头Z形,但它们是对日常用字的美术写式,它们有常态字符作对应,如吴王夫差才铭等。在甲骨字符里,单词近5000个,可供释读者,仅达1000余个。而其屮象征性物符,仅约20个以下。即是说,有三分Z二约3000余个至今尚未解读的甲骨字符,其中一个“彖形”字都不存在。而三分z—z字,即使如七、石等“彖物”字符也不足二十个。向前上溯至新石器时期,如仰韶文化的陕西半坡、姜寨陶文,马家帘文化的青海柳湾陶文,屈家岭文化的湖北杨家湾陶文等,居然是一个“象形”字都没有。U前流行的龙山文化几幅

8、所谓陶文,这与7000年前的浙江余姚河姆渡文化的刻猪等是一样的,其实都是道道地地的陶器线価作品,并非原始字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