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中外建筑史的思考(钱登年).doc

我对中外建筑史的思考(钱登年).doc

ID:57769165

大小:59.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3-27

我对中外建筑史的思考(钱登年).doc_第1页
我对中外建筑史的思考(钱登年).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我对中外建筑史的思考(钱登年).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我对中外建筑史的思考屮国建筑史现状对我们这些青年学者群来说,整个80年代可以说是一个方法论的年代,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亦不例外。H70年代末国门打开以来,战后西方已流行20—30年乃至晚近的10、20年的各种哲学方法论和思潮流派蜂拥而人。青年学术导向着眼于对建筑历史的宋观概括,抽象思辨,及大胆•的诠释和推论,希冀启迪现实,预见未来,而不甘于传统的考据与实证式的“做学问二一批才华横溢,西学屮用,推古论今的佳作就此涌现出来。但是在正统的历史科学看来,正如任何历史理论研究一样,建筑史研究无论采用什么方法,其目的都应是解决某种问

2、题,引发某种思考,或提供某种借鉴。而如果没有较深厚的实证基础和学术素养,各种有关建筑的“历史哲学,,、“理论框架"、“模式"等终不过是昙花一现,多雷电而少雨露。这些看法对青年学了未免苛刻了些,也未必就能言屮,但却反映了一个事实,即对建筑哲理的“论”偏多,尽管其屮层次高下悬殊,而对建筑史的探究则少人问津,至于对建筑现实的评论更是少的可怜。从“史”的一方面来说,应该承认,哲学方法论层次上对逻辑实证的批判与具体问题研究上对实证方法的否定从来不是一冋事,建筑历史研究上的“先锋派"是很难扌11当的。确实,10余年来以这些“新方法

3、论"、“新角度"来研究屮国建筑史的高水平成果并不多。这是否说明,方法论本身虽自有其生命力,但建筑史研究上片面对待方法论的时代却应该结束了。然而屮国建筑史研究的真正危机还不在于此。以中国古代建筑史研究为例即可说明。首先,这方面研究的任何实质性进展,都倚重于扎实的实物及文献资料功底,有时茯至还会借助于音韵、训诂等I口国学考证方法。但实际情况则往往是“大腹假设”有余,“小心求证"不足,尤其对于不少青年学者来说,由于主客观原因而在这方血显得薄弱。其次,“全国一盘棋"的协作奉献式研究局面已难维持。而造就信息共享的当代研究条件却为

4、期尚远。再加上社会乃至有关机构对建筑史研究的实用主义态度,以及经费来源的枯竭等。使这门学问愈来愈显冷僻、萎缩,且后继乏人。尽管如此,近些年来屮国建筑史研究方面依然成绩裴然,令人振奋。如明清皇家建筑型制、构图与象征的研究。对古代著名建筑的复原研究,及其学术梯队分别进行的建筑文化和屮外建筑关系系列研究,对古代明堂的文化人类学分析,及其学术梯队的古建筑防灾系列研究,以及备地民居和古建筑的研究拓展等,当然还特别是的屮国近代建筑史研究,都对屮国建筑史的领域拓展和深化研究产生了很大影响。建筑史研究的对象是历史上建筑所包含的思想和技

5、巧,当然还可以加上“辨中外之异同”等。跨世纪的屮国建筑史研究仍存在两大方面。一是史的方面,以屮国古代建筑史为例,我们发现的建筑都为补充和部分改写屮国古代建筑史提供了新的资料基础。应该指出的是,未来的屮国建筑史或应更多地渗入和吸收考古学、文化人类学、文化史、艺术史、科技史等相关学科的知识、方法和研究经验。另一个方面的研究涉及建筑历史与现实的关系。面向社会,接触实践,是使建筑历史研究走出困境的契机。如乡土建筑的研究,不仅是对民居资料的调查,也不仅是对人文景观的记录,而且应该是在乡村迅速的城市化屮,对一些曾与白然生态相适应的

6、屮国传统聚居方式进行保护性改造的对策研究。这一任务可能部分地要由中国建筑史研究来担当。当然这些工作需要社会学、文化人类学、乡村规划等方血的知识准备。再如文物建筑的保护及其技术研究,国外许多建筑院系部设有建筑保护专业,有人曾在科伦坡参加“国际纪念遗址理事会”第1-届大会,亲眼看到一些第三世界国家对其历史建筑具有很强的保护意识,保护措施屮技术含量很高,研究相当深入。这些研究主要由考古学家和建筑史专家来完成。而且不仅是保护文物建筑木身,随肴城乡改造的大规模开展,历史地段人文景观的保护性改造与开发利用课题亦会愈來愈多,是改造项

7、H—揽了研究计划的纽•成部分。因而想到我国的一流建筑院系亦应设置历史建筑保护专业,以便深入进行这方面研究,和培养高层次的专门人才提供基地。这一领域应引入电脑辅助研究,建立历史建筑数据、图像库等,以配合维修、复原及保护性设计。此外,还有对建筑文化和现实建筑创作关系的讨论,这也是未来屮国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的一大领域。一些建筑文化理论常用“三段式”,先释何为“文化”,再论何为“建筑文化S最后再谈及一点建筑。其实建筑自古就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史留下烙卬最集屮、最深刻的东西。建筑文化的讨论应从建筑木身谈开去,然后向其他相关文化领

8、域延展与交织,并且形成关于社会、文化,与空间、建筑间相互关系的评论及批评氛I韦I。应该指出,建筑历史和建筑文化研究与现实创作脱节的最明显表征Z-,就是近几年来北京高层建筑上泛滥的“小亭了”。建筑学界由于对大半个世纪的传统与创新Z争没有一个理论与实践层面的总结与升华,缺乏城市空间及其丿力史理论的多元批评和价值判断;城市设计控制作用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