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拿“汗法-治疗风寒感冒104例临床观察.doc

推拿“汗法-治疗风寒感冒104例临床观察.doc

ID:57767066

大小:69.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3-27

推拿“汗法-治疗风寒感冒104例临床观察.doc_第1页
推拿“汗法-治疗风寒感冒104例临床观察.doc_第2页
推拿“汗法-治疗风寒感冒104例临床观察.doc_第3页
推拿“汗法-治疗风寒感冒104例临床观察.doc_第4页
推拿“汗法-治疗风寒感冒104例临床观察.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推拿“汗法-治疗风寒感冒104例临床观察.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推拿“汗法-治疗风寒感冒104例临床观察推拿“汗法〃治疗风寒感冒104例临床观察摘耍风寒感冒是临床上常见的外感疾病,多发于冬季,患者常有恶寒、发热、头痛、肢体酸痛、喷嚏、鼻塞流清涕等症状。2006年9月至2010年4月,笔者在临床上使用推拿“汗法”治疗了104例风寒感冒患者,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有效率可达97.12%。推拿“汗法”具有发汗解袁、祛风散寒、疏通经络的作用,使病邪从表而解,从而达到治疗本病的目的。此法治疗本病无不良反应,又免去了药物的毒副作用,易被患者接受,具有“简、便、验、廉”的特点,易于推广。关键词风寒感

2、冒推拿治疗汗法推拿“汗法”是指把具有发汗功效的手法与具有发汗功效的脸穴相配合进行运用,口J以达到发汗解表、祛风散寒、疏通经络、开泄肌膜、逐邪外出的作用的手法。临床实践中,运用本法治疗风寒感冒104例,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104例中,男性患者59人,女性患者45人;年龄最小11岁,最大76岁,平均年龄45.3岁;病程最短1天,最长3天;临床均有头痛、鼻塞、咳嗽、流涕等症状,体温均在37・5°C〜38・9°C之间。所有病例治疗前未经它法治疗,JDL排除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急性肺炎、

3、急性支气管炎及败血症等疾病。1.2诊断标准参考《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95年),凡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肢体酸痛,喷嚏,鼻塞流清涕,舌质淡,苔薄白,脉浮紧或浮缓的患者,即可诊断为风寒感冒。2治疗方法2.1治疗原则发汗解表,祛风散寒,疏通经络。2.2主要选用手法一指禅推法,拿法,按法,揉法,抹法,扫散法,卷法。2.3取穴太阳、攒竹、迎香、风池、肩井、大椎、合谷、外关、鱼际、曲池。2.4具体操作2.4.1头面部操作:患者取坐位,术者站立于患者前侧,先用大鱼际揉法揉整个前额部5遍,再用一指禅推法推整个前额部约5分钟,然后

4、用分抹法施治于前额、眼眶上下缘及鼻翼两侧,反复操作8遍,接着用双手拇指同吋按揉左右两侧的太阳穴、攒竹穴和迎香穴,每对穴位约1分钟,然后在头的两侧用扫散法治疗,每侧约30秒,并以微汗出为度。此步操作具有醒神止痛、疏风通窍的作用,可达到止头痛、通鼻窍的目的,并可使患者微汗出,初步减轻风寒感冒的症状。2.4・2颈项部操作:患者取坐位,术者站立于患者的左侧,用五指拿顶法从前发际处开始到后发际处为止拿顶8遍,再用拇指和食指的指面在两侧风池穴上做对称性的拿法5次,以酸胀汗出为度,再用拿法自上而下缓慢拿揉颈项两侧直至颈项根部,如此自上而

5、下,反复拿揉10遍,接着用拿法在肩胛骨上方、肩井穴处重拿10遍,以患者刚刚能忍受、汗出为度,然后轻轻搓揉被拿部位。此步操作具有发汗解表、舒筋通络的作用,能缓解头项部的疼痛,且可使患者汗出,进一步驱除体内的风寒之邪。2.4.3背部操作:患者取俯卧位,术者站立于患者左侧,用手掌自上而下推两侧竖脊肌5遍,再用叠掌自上向下揉背部两侧的足太阳膀胱经笫-•侧线5遍,并以透热为度,然后用弹拨法沿足太阳膀胱经的笫…侧线自上向下弹拨3遍,以酸胀为度,接着在脊柱两侧施以卷法,并以汗出为度,再用擦法自上向下沿足太阳膀胱经的两条侧线操作3分钟,以

6、透热为度,接着用攘法在背部从上到下操作2分钟,以达到放松背部肌肉的作用,然后用擦法自上而下直擦督脉数遍,以透热为度,接着双手拿捏大椎穴1分钟,以汗出为度。此步操作的目的是使患者大汗出,以达祛风散寒之功,将风寒之邪驱除体外。2.4.4上肢部操作:患者取坐位,术者站立于患者前侧,拿揉双侧三角肌1分钟,再用掌推法自远心端向近心端推抹上肢背侧的手三阳经3分钟,接着用一指禅推法在合谷、外关两穴上操作各1分钟,然后按揉鱼际、曲池两穴各1分钟,均以微汗出为度。此步操作具有退热止痛、清咽利喉之功,可减轻咽喉的肿痛,使患者微汗出,以驱除体内

7、残留的风寒之邪。2.4.5结束手法:患者取坐位,术者站立于患者后侧,用拍法依次拍打患者头顶、肩部、背部及上肢,可达到疏通气血、松弛肌肉、舒经活络的作用,以完成整个治疗过程。施术吋,患者感觉汗毛竖起,肌表微汗潮润,周身舒适。2.5疗程使用以上手法治疗风寒感冒,由于患者的体质不同,治疗时间也长短不一。正气盛者,治疗1次,休息1口,即可痊愈;正气虚者,则手法力度要稍轻,每H治疗1次,3天为1个疗程,多数可在一个疗程内痊愈。3疗效观察3.1疗效评定标准参考《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95年),运用上法治疗3天后进行疗效评定:痊愈:鼻

8、塞声重,喷嚏,流清涕,恶寒,发热,周身酸痛,咳嗽等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好转:发热消退,鼻塞、喷嚏、恶寒、咳嗽、周身酸痛等症状减轻;无效:发热、鼻塞、喷嚏、恶寒、咳嗽、周身酸痛等症状经手法治疗3天以上未改善。3.2治疗结果104例患者中,1个疗程内痊愈53例,治愈率为50.96%,好转48例,占46.15%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