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7758447
大小:62.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3-26
《德宏州智能电脑甘蔗专家系统开发实施探讨.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德宏州智能电脑甘蔗专家系统开发实施探讨摘要阐述了计算机在农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分析了德宏州高新技术发展存在的不足,并提出发展方向。关键词智能电脑甘蔗专家系统;不足;发展方向;德宏州中图分类号S1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14)04-0331-01智能农业专家系统是指运用人工智能技术,总结和汇集农业领域的知识技术、不同层次农业专家长期积累的大量宝贵经验,以及通过试验得到的各种资料数据及数学模型等,用计算机语言由智能工程师开发能够指导农业生产的计算机软件。它来源于人类专家的头脑又高于人脑,最后应用于生产的指导方案,它不是某个科学家、教授、技术人员或某个
2、专家的知识和技术,而是一群专家集体智慧,群体经验通过计算机的反映[1-2]o因此,只要有一个成熟的系统软件,就可以带着专家群体的智慧,超越时空,跳出人为的因素,走向田间地头,进入千家万户,把农业技术直接交给广大农民[3]。为此,德宏州科技局科协组织开发了德宏州智能电脑甘蔗专家系统。甘蔗智能系统功能齐全,准确性高,通俗易懂,操作方便,实用性强。以准确的数据来指导廿蔗生产,达到低耗高能的目的。1智能甘蔗专家系统的开发2000年,德宏州科技局科协决心把电脑农业高新技术引入德宏指导农民发展甘蔗生产。因此,在德宏州成立甘蔗专家组,收集甘蔗生产的信息资料(天气、海拔、温度、水资源、
3、土壤性质等),综合专家组长期积累的大量宝贵经验,以及长期通过甘蔗生产试验得到的各种资料数据及数学模型等,经过反复论证、设计和研究,制订了符合德宏州实际的甘蔗种植生产情况的方案。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充分利用各方面的有利因素,徳宏州“智能甘蔗专家系统”完成了初步的方案。2智能甘蔗专家系统试验“点”和“面”有机结合,德宏州甘科所“点”上用严谨的科学态度测出了各阶段精确试验数据,平均提高甘蔗糖分0.9%,提高甘蔗产量9.795t/hm2o“面上”通过2000/2001、2001/20022个榨季推广试验,华侨、景坎、平原3个糖厂共试验416.8hm2,平均提高甘蔗糖分0.8%,
4、提高甘蔗产量7.5t/hm2,但是“智能甘蔗专家系统”是一个综合系统工程,不仅涉及甘蔗种植技术、专家经验、电脑软件,而且还与环境有紧密联系,在应用中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一是智能软件系统屮人一机界面不友好,输入数据比较麻烦,不快捷,二是氮、磷、钾原在一定范围内应该按实际检测值输入,使之更加精确,三是防病虫害、除草等方面不适合德宏州情况。针对上述问题,专家成员采用“理论一实践一理论”,对甘蔗智能系统进一步修改,完善人一机界面,删除了操作复杂、对甘蔗生产无关紧要的许多参数;针对土壤分析的氮、磷、钾改为按实际检测N、P、K含量进行输入;并对除草、虫害等方面不适合徳宏州情况进行了
5、修正。通过此次修改使系统更准确、更科学。3智能甘蔗专家系统推广应用成效通过徳宏州实施“智能廿蔗专家系统”的经验看,其效益主耍包括以下几点:①紧紧抓住既要提高产量又要提高糖分的要求,解决了“产量一糖分”之间的矛盾,既保证蔗农甘蔗产量的增加,又满足了糖厂对甘蔗多产糖的需求,使甘蔗生产更合理化;②糖厂效益;(以州甘蔗所精确测试为依据)智能化种植法比常规法可提高重量纯度2.48%;降低还原糖0.09%,提高甘蔗含糖分0.52%,糖厂每入榨1t蔗可多产白糖4.16kg(按85%冋收率计),糖厂每入榨1t甘蔗可增收12.48元。用智能软件,可多产白糖507kg/hm2(按117.3
6、9t/hm2计),糖厂增加收入1512.3元/hin2°如果电脑种植666.67hm2,可多产糖338t,增收101.42Ji元。全州种植4.67万hm2,可增收7070万元,经济效益十分可观;③使用智能软件可增加产量9.795t/hm2,多投入成本453元/hm2,仍可增收4270万元。④对甘蔗种植有了科学方法,民族贫困科学技术较为落后的地区,就能应用智能软件科学的指导农民使用氮、磷、钾肥配方施用,合理使用农药等,做到经济合理。4存在的不足一是病虫害还未进入动态防治;二是人机界面不够完善,操作不够简单,还须进一步完善修改;三是专家组成员对糖厂试验基地跟踪、指导不够;四
7、是德宏州尚未有土壤分析实验室,必须到保山化验,土壤分析滞后;五是科研、试验经费不足,糖厂也遇到前所未有的怵I难,制约了该系统的推广使用。5发展方向一是加强对智能甘蔗系统软件的推广工作的领导,真正做到认识到位,领导到位,工作到位;二是逐步成立电脑廿蔗系统办公室,配备相应的电脑及软件,组织培训,通过有目的、有步骤、有计划的稳步推广使用,使德宏州甘蔗生产跃上一个新的台阶;三是用严谨科学态度进一步修改、完善智能甘蔗系统[4]。6参考文献[1]刘延忠,赵文祥,张颖,等•加强农业科技网络信息建设推动农村经济快速发展[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2(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