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鼎立说课稿.doc

三国鼎立说课稿.doc

ID:57755572

大小:42.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3-25

三国鼎立说课稿.doc_第1页
三国鼎立说课稿.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三国鼎立说课稿.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三国鼎立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1.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封建国家分裂和民族大融合时期,本课上承东汉,下启西晋。三国鼎立正是大分裂时期实现了局部统一,从而为西晋的短暂统一奠定了基础。因此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举足轻重,让学生深入认识这一局面形成的进步性是非常必要的。 2. 教材的重点与难点: 重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是本课的重点。 难点:曹操统一北方的原因和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原因。这对于初一学生来说比较抽象所以是难点。 3教学目标: 依据教材的重难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制定以下目标: ㈠

2、知识与能力:㈡过程与方法: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二、教法: 针对本课的特点,依据新课标精神,采取以下方法: 情景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合作学习法、教师点拨法,培养学生发现探究的精神。 三、学法: 教学中坚持“诱导学习动机,保持学习动力”的原则,通过下列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达到“爱学、乐学、会学”的目的。 1、圈点勾划法 2、质难解疑法 3、抢答竞赛法 四、教学程序: 本课的教学程序为:情景导入——合作探究——归纳总结——自我评价——拓展延伸 五个环节。 (一)、设置情景,导入新课: (展示)《三国演义》主题曲:

3、这首大家熟悉的歌曲出自哪部电视连续剧?剧中的故事情节和人物与历史事实相符吗?带着问题欣赏歌曲,气势恢弘的曲调一下子就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了过来,急切的想知道三国的历史原貌,使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 (二)、合作探究,挑战自我 本课是大部分学生非常熟悉而又感兴趣的内容,从课外书和电视中已经了解了一些知识,因此设计了四个环节:“画说三国——挑战三国——真伪三国——趣味三国。” 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共同完成本课的学习。 第一环节:“画”说三国 分别让两个小组同学介绍《三国演义》邮票上的历史事实,并组织学生根据邮票提出问题,学生如遇到

4、回答不了的问题,教师给予适当的帮助。 这样利用集邮爱好,将邮票用到课堂上,极大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第二环节:挑战三国 本环节就是师生合作探究,学习课本内容的过程。设计了以下三步来解决: 第一步:大家一起来:先欣赏两段录像, 通过对历史情境的再现,使学生身临其境,深刻体味历史,加深对历史的理解。然后结合录像和课本知识,各学习小组勾划讨论,设计出问题,并找出答案。提高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第二步:小小记者会 依据各小组提出的问题,把学生分成记者团和官方进行比赛,通过生问生答、师问生答或生问师答等形式初步解决问题。充分发挥自身

5、的潜力,调动其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第三步:教师点拨:主要点拨以下四点: 1、火眼金睛: 指导学生比较两次战役,总结出两次战役的共同特点:(以少胜多)并由曹操在两次战役中一胜一败的结局入手,进行纵深分析。 2、纵深分析: 小组讨论后阐述自己的观点,老师及时点拨,这样设计一系列的问题,层层启发,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得出结论,从而突出重点,培养学生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 3、焦点访谈 把学生分成两个方阵,选出代表互相采访,并可反驳对方的观点,老师及时引导点拨,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学习兴趣,又拓宽了学生思路,锻炼了学生搜集、归纳、

6、分析、判断、表达历史信息的综合能力。 4、记忆小窍门:由三国形势图总结出这段韵文,把三国的措施概括为六个字,让学生这样简记,减轻了学生的记忆负担,使学生愿学、乐学。 第三环节:真伪三国: 三国演义与真实的三国历史相比,似真非真,真假并存。让学习小组根据所学内容和可下搜集的资料,举例说明真实三国历史与《三国演义》有哪些不相符的地方?以此来区分历史和文学作品的不同,提高学生对历史事实和文学创作的分辨能力 第四环节:趣味三国 指导学生分成三个小组:典故说三国小组、谜语猜三国小组、读诗觅三国小组。各小组分别出题,同学们抢答。这样使课堂

7、气氛一下子高涨起来,使学生在“玩”中“乐”学。 (三)、归纳总结,情感升华 各小组共同总结:在学生归纳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用1、2、3、4、5来总结,同时展示知识体系。 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提升他们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并对本课知识有个系统全面的认识。 (四)、自我评价,及时反馈 设计了如下检测题:快乐点击、对号入座、我来评说 采用个人抢答、指定回答、小组回答等形式,检验教学效果,并根据检测情况及时查缺补漏。 (五)、拓展延伸,激发情感 给各小组布置一个小任务: 根据本课所学知识,课下搜集资料,写一篇小短文。以此对学生进行唯物史观教

8、育,力求达到以史为鉴,学以致用的目的,并结束本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