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体论视野中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pdf

本体论视野中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pdf

ID:57751523

大小:284.69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3-27

本体论视野中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pdf_第1页
本体论视野中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pdf_第2页
本体论视野中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pdf_第3页
本体论视野中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pdf_第4页
本体论视野中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本体论视野中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FUDANJOURNAL(SocialSciences)No.52006·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本体论视野中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俞吾金(复旦大学哲学系,上海200433)[摘要]在当代中国,人们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的诠释主要有三种见解,即物质本体论、实践本体论和社会存在本体论。本文在分析、评论这三种见解的基础上,提出了第四种见解,即成熟时期马克思哲学乃是一种实践—社会生产关系本体论。这一新观点的提出使马克思本体论的全幅内容得以显现。[关键词]本体论物质实践社会存在社会生产关系[中图分类号]B0-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25

2、70289(2006)050006006从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在胡塞尔、海德格尔、哈特曼、奎恩、卢卡奇、萨特、古尔德等人的本体论思想的影响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也开始从认识论、方法论的维度转向本体论的维度。尽管马克思从未使用过“Ontologie”(本体论)这个德语名词,但在其早期著作中却使用过“ontol2ogisch”(本体论的)这个德语形容词,但他并没有从理论上对本体论问题进行过专门的论[1—p197~216]述。然而,奎恩的“本体论承诺”的思想启发我们,任何一个理论体系都不可避免地会有自己的“本体论承诺”。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马克思主义哲学也完全可以从本

3、体论角度加以探讨。三种流行的本体论见解在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诠释中,当代中国理论界主要存在着以下三种见解:第一种见解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解为“物质本体论”(ontologyofmatter)。显然,这是一种沿着传统的唯物主义路线,在恩格斯、列宁和前苏联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影响下形成起来的、占支配地位的理论见解。按照这种物质本体论,哲学的使命乃是考察与人的活动相分离的自然界或物质世界本身。事实上,恩格斯坚持的正是这样的哲学立场。他在阐明社会与自然的共同点以后,笔锋一转,写道:“但是,社会发展史却有一点是和自然发展史根本不相同的。在自然界中(如果我们把人对自然界的反作用撇

4、开不谈)全是没有意识的、盲目的动力,这些动力彼此发生作用,而一般规律就表现在这些动力的相互作用中。⋯⋯相反,在社会历史领域内进行活动的,是具有意识的、经过思虑或凭激情行动的、追求某种目的的人;任何事情的发生都不是没有自觉的意图,没有预期的目的[2—p247]的。”乍看起来,恩格斯对社会与自然的差异的论述是合乎常识的,但全部问题在于,在现代社会中“,把人对自然界的反作用撇开不谈”究竟是否可能?从马克思的论述可以看出,这是不可能的。他这样写道“:在人类历史中即在人类社会的产生过程中形成的自然界是人的现实的自然界;[3—p128]因此,通过工业———尽管以异化的形式———形成的

5、自然界,是真正的、人类学的自然界。”在[收稿日期]20060610[作者简介]俞吾金(1948—),男,浙江萧山人,复旦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3本文得到2003年教育部攻关课题“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研究中的若干问题”(项目批准号:03JZD002)和2004年教育部攻关课题“国外马克思主义的现状、发展趋势和基本理论”(项目批准号:04JZD002)的资助,谨此表示感谢。6《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马克思在批评费尔巴哈对自然所采取的直观的态度时指出“:费尔巴哈特别谈到自然科学的直观,提到一些秘密只有物理学家和化学家的眼睛才能识破,但是如果没有工业和商业,自然科学会成为什

6、么样子呢?甚至这个‘纯粹的’自然科学也只是由于工业和商业,由于人们的感性活动才达到自己的目的和获得材料的。⋯⋯此外,这种先于人类历史而存在的自然界,不是费尔巴哈在其中生活的那个自然界,也不是那个除去在澳洲新出现的一些珊瑚岛以外今天在[4—p49~50]任何地方都不再存在的、因而对于费尔巴哈说来也是不存在的自然界。”在马克思看来,社会不过是人和自然界的本质上的统一,因而不可能撇开人对自然界的反作用,把自然界与人分离开来,抽象地对自然界进行直观。马克思甚至告诉我们“:被抽象地、孤立地理解的、被固定为与人分[3—p176]离的自然界,对人说来也是无。”尽管马克思反复说明不能离开

7、人的目的活动抽象地考察自然界或物质世界本身,但恩格斯关于与人的反作用分离的自然界或物质世界的本体论理论在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史上仍然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众所周知,恩格斯把自己的辩证法称为“自然辩证法”,他试图像斯宾诺莎和18世纪的唯物主义者一样,从自然界或物质世界本身来说明自然界或物质世界。不用说,恩格斯反对沃尔夫式的神学目的论对自然或物质世界的干预是正确的,但他这样做的时候,却把洗澡水和小孩一起倒掉了,即把人的目的性活动对自然的干预和影响也否定了。正是在恩格斯的影响下,列宁为“物质”概念下了这样的定义“: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