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7747809
大小:417.12 KB
页数:39页
时间:2020-03-27
《经济内外失衡下的货币政策解析及调控模式选择.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经济内外失衡下的货币政策解析及调控模式选择——基于流动性过剩背景下(2007年)的思考学位申请人:许振志年级:2006级学科专业:金融学研究方向:国际金融指导教师:何泽荣(教授)定稿时间:2008年12月西南财经大学内容摘要市场出现问题,是市场不均衡的表现,是供需矛盾的体现。回顾2007年,过去几年存在的一些问题依然存在,经济总量方面的矛盾逐渐浮出水面。整体上说,集中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国际收支的双顺差仍然不断增长。出口依然保持了强劲的势头,因而经常项目顺差不断增长,外汇储备也不断增加。随着外资的不断进入,强化了人民币升值预期,加大了人民币升值压力;第二,通货膨胀迹象明显,CPI不断
2、创新高。市场物价和房价持续上涨。受国际市场石油价格高涨、粮食减产和国内油料减产、猪源周期性短缺等因素影响,部分生产资料和消费品价格上升,特别是猪肉、食用油、柴油、液化气等价格上涨较多,推动了市场物价持续上涨;第三,投资的增长速度很快。回顾2007年的投资增长,其特点可以概括为“总体平稳,局部活跃”。总体平稳表现在,城镇投资全年增速波动不大,基本保持在26%左右,上下波动不超过1个百分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全年增长24.8%,增速比2006年略高0.9个百分点,差距也在1个百分点以内。局部活跃表现在,一方面,高耗能行业在2007年第一季度呈现明显的投资反弹走势,之后受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措施的及
3、时干预而明显回落;另一方面,房地产业投资持续高涨,增长速度明显加快,创下本轮经济上升周期以来的新高34.2%;第四,资本市场泡沫严重。从2005年底开始,我国股市开始了一轮波澜壮阔的牛市,股票指数从1000点攀升到6000点,股票价格成倍跃升,一些股票市盈率已经很高,但股价却仍然在高位上升。但是,这些问题最终都和流动性过剩挂钩了,2007年,流行性过剩也成为了一个非常流行的词,许多学者专家谈到当前的经济问题,就要谈流动性过剩。本文也就从流动性过剩切入,解析2007年的宏观政策,并对货币政策的调控模式提出建议。第一部分首先通过对2007年流动性过剩的表现分析,主要包括M2指标1分析和两大资产
4、股票和房地产市场的分析,接着在全球流动性过剩的大背景下,分析了我国流动性过剩直接原因是国际收支的双顺差和人民币的缓慢升值,国际的因素是重要的诱因,继而指出了正是由于全球化和我国廉价劳动力的结合,使我国保持了长期的经济增长、出口的增长,从而导致国际收支的顺差,流动性的过剩。这一部分最后认为这些现象都是经济深层次结构性矛盾的综合体现,流动性过剩同样也是这些矛盾表现的一个方面,只有这些深层次矛盾逐渐得到缓解,例如要素价格得以理顺、自主创新程度提高等,我国经济发展才能步入良性轨道。第二部分在第一部分的基础上,从流动性过剩问题过渡到经济结构失衡,认为我国2007年经济最大的问题就是经济结构失衡,我国
5、面临两大结构性失衡问题:其一是内部的储蓄与投资的结构性失衡;其二是经济发展的外需与内需的结构性失衡。经济结构问题是主要矛盾,结构失衡得以扭转,流动性过剩问题也就迎刃而解。接着,列举了我国针对结构性失衡问题,抑制流动性过剩而采取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措施。央行利用公开市场操作对流动性的控制,发行的票据起了很大的作用;同时,央行年内十次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成为2007年央行流动性管理的最重要工具;六次提高存贷款基准利率,利率水平显著上升。2007年1~9月,央行先后五次提高利率,都显示了央行紧缩流动性的决心。为了配合货币政策,从而达到良好的政策效果,财政政策也对经济发挥了极大地作用,2007
6、年,财政政策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两税合一了,长期来讲,两税合并将优惠政策引向了高新技术产业、农业、环保与节能产业。这将使内外资企业逐步向中国鼓励的产业转型,对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大有裨益。国债方面,2007年中国财政部发行国债35期约2.35万亿元,比上年增加1.46万亿元。第二部分最后分析了我国2007年实施的紧缩的货币政策和扩张性财政政策的理论基础以及他国的实践经验。借鉴蒙代尔的政策搭配模型,指出了该模型主要是总量调节,根据其政策思想,提出了新的政策搭配,并结合开放经济下的国民收入模型解析析2007年实施的紧缩的货币政策,即一方面是控制国内通货膨胀的势头,一方面是要减缓人民币升值的
7、步伐;而实施扩张性财政政策,主要是为了拉动内需,同时配合货币政策,共同解决2007年的经济失衡。本文第三部分是对货币政策的调控模式提出建议。2007年,随着存款准2备金率不断上调,以及大量央行票据的发行,这两种主要货币政策所剩的调控空间已经有限。并且,最大限度地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以及大量发行央行票据,会严重影响商业银行的经营成本。在这两种货币政策工具的可调整空间不断缩小的情况下,利率政策仍然可以作为继续调整并发挥作用的工具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