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文翻译原文和译文.pdf

外文翻译原文和译文.pdf

ID:57736527

大小:2.90 MB

页数:23页

时间:2020-03-26

外文翻译原文和译文.pdf_第1页
外文翻译原文和译文.pdf_第2页
外文翻译原文和译文.pdf_第3页
外文翻译原文和译文.pdf_第4页
外文翻译原文和译文.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外文翻译原文和译文.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国计量学院现代科技学院本科毕业设计(外文翻译)翻译题目:小麦高籽粒蛋白含量基因Gpc-B1的物理图谱和一种高通量分子标记的研究外文原题:physicalmapofthehigh-grahproteinContentgeneGPC-B1,anddevelopmentofahig-throughputmolecularmarker学生姓名:鲍威学号:1030551212学生专业:生物工程班级:生工102系:计测工程指导教师:徐晓晖副教授中国计量学院现代科技学院2014年3月19日小麦高籽粒蛋白含量基因Gpc-B1的物理图谱和一种高通量分子标记的

2、研究AssafDistelfeld,CristobalUauy,TzionFahimaandJorgeDubcovskyTheInstituteofEvolution,UniversityofHaifa,MountCarmel,Haifa31905,Israel;DepartmentofPlantSciences,UniversityofCalifornia,OneShieldsAvenue,Davis,CA95616-8515,USA;*Thesetwoauthorscontributedequallytothework摘要:谷蛋白含量(G

3、PC)是一种人体所需的重要营养物质,它对面团和面包的质量有重要影响。数量性状基因位点,取自野生二粒小麦(DIC)谷蛋白每千克增加14g,其数量性状基因位点定于6BS染色体。利用小麦和水稻的共线性,开发小麦区的高浓度图谱并且绘制了数量性状基因位点作为设计Gpc-B1的一个简单孟德尔轨迹。使用一个四倍体小麦人工构建的细菌染色体文库,揭露了一个Gpc-B1区域约250bp.物理图谱。构建的两个物理图谱包括两个侧翼标记和一个来自水稻共线性区域完全链接到Gpc-B1的潜在的供选基因。讨论了小麦中,在物理和遗传学图距,通过定位克隆分离基因的可行性之间的关

4、系。.揭示了Xuhw89高通量共显性标记,在收集的117个培养的四倍体小麦和二倍体小麦中,DIC的一个4bp等位基因缺失,表明对于包含来自野生二粒小麦高的GPC等位基因研究转变到商业化的小麦,这种标记是有用的。关键词:共显性;谷蛋白含量;物理图谱;数量性状基因位点;水稻;小麦介绍谷蛋白含量(GPC)是一种人体所需的重要营养物质,它影响面团和面包的质量。提高小麦谷蛋白的可能方法是从相关的野生小麦属种提取出高谷蛋白基−1因。野生二粒小麦,圆锥小麦(170–273gkg)比其它大部分的面包小麦栽培品种−1的GPC(110–170gkg)含量高,因为

5、未使用过高GPC基因,所以可作为一种很有用的资源。(Gerechter-Amitai&Grama,1977;Avivi,1978;Gramaetal,1983;Levy&Feldman,1988;Nevoetal,2002).查阅啦相关的二粒小麦,在野生小麦调查中发现一种高谷蛋白含量的材料来源(accessionFA−15-3;Avivi,1978)。Joppa&Cantrell(1990)在培养的二倍体到四倍体硬质小麦的染色体中,发现了一套完整的二体生物替代线。二体生物替代线可使数量性状基因位点的构图更容易。在这些不同的群体中,为减少遗传多

6、样性和增加数量性状基因位点的灵敏度,严格使用来自不同植物之间的单个染色体。这种方法用于分析复杂小麦已经超过一个世纪(Kuspira&Unrau,1957;Sears,1953;Law,1967).用二粒小麦6B的全染色体替代物到Langdon(LDN)里,出现了最高的蛋白密度。谷蛋白含量有效增加与面团质量的增加相关(Joppaetal1991),与麦粒产量或麦粒的质量无关(Cantrell&Joppa,1991)。虽然在试验观察到了1/3的产量和谷蛋白含量呈负相关,但在引进合适的硬质小麦中,与二粒小麦(DIC)等位基因相关的谷蛋白含量每千克增

7、加15g,而对蛋白的质量和植株高度无影响(Cheeetal,2001)。二粒小麦的等位基因渗入到普通小麦品种使得谷蛋白含量更多(Mesfinetal.,1999;Khanetal2000)。此外,与LDN品系相比,小麦品种中开花后的叶中的GPC等位基因和可溶性蛋白及氨基酸表现出高水品(Kadeetal2005).。其它的研究表明影响小麦族的GPC的主要因素可能是位于同源的第6组染色体短臂上的一个主要基因。Blancoetal.(2002)坚定了两个四倍体小麦QTL的QPro.mgb-6A1和QPro.mgb-6B,分别位于6AS和6BS的染色体

8、末端。用AFLP标记一个二倍体小麦6AS染色体臂得数量性状基因位点与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标记的XE38M60200相关(Sourdilleetal2003)。最终,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