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运河之都:济宁.doc

中国运河之都:济宁.doc

ID:57707573

大小:15.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9-01

中国运河之都:济宁.doc_第1页
中国运河之都:济宁.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中国运河之都:济宁.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国运河之都——济宁 济宁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享誉世界的孔孟之乡和中华民族始祖黄帝轩辕、少昊诞生地,也是嵌镶在京杭大运河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历史上的济宁曾经是“东鲁之大郡,水路直要冲”,在中国运河发展史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运河的畅通,也为济宁提供了开放交流的南北大通道,使济宁“南通江淮,北达幽燕”,“南引吴楚闽粤之饶,北壮畿辅咽喉之势”,呈现出“百货聚处,商客往来,南北通衢,不分昼夜”的繁荣景象,把济宁的商业文明推向了鼎盛时期。 “运河走湖中,湖中走运河。”穿越济宁市区和南四湖,北五湖的京杭大运河北起北京的积水潭,南到杭州的拱宸桥,中经北京、河北

2、、天津、山东、浙江六省市。纵贯还和、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1789公里为苏伊士运河的10倍、巴拿马运河的22倍,是世界上最长的人工河,也是我国南北水运交通的大动脉。京杭大运河运道之长,工程之伟,作用之大,举世曙目,影响甚远。 元明清三朝均建都北京,“百司庶府之繁,卫士编民之众无不仰给江南”。京杭大运河作为连接全国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南北纽带,自然成了维系三代封建王朝的生命线。 济宁位处于京杭大运河的中枢地段,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加之黄运二水在这里交汇,黄泛经常冲淤,使这段运河的开挖运营十分艰难。因此,元明清三代均把漕运的重点放在了

3、济宁河段,列为朝务的重中之重,不断派高官重臣及著名水利专家来济宁治运司运,并在济宁设立最高司运机构“总督河道”、“总督部院”等。清代的康熙,乾隆皇帝曾五下江南,亦驻跸济宁。当年京杭大运河全线科技含量极高,可与四川都江堰媲美的“南旺分水岭枢纽工程”就建在济宁。“分水工程”的建成和利用,开创了大运河航运史上的新纪元,使引汶济运之水“七分朝天下,三分下江南”。于是,大运河水流四季丰盈,常年贯通。人们都说:“没有运河济宁不兴,没有济宁运河不通”。因而,当年的济宁被誉为运河之都。 随着啊运河南北通一,众星拱月,济宁也日益彰显出运河之都照人的风采。济宁的历史 济

4、宁原为不起眼的小地方,在先秦、西汉和魏晋时期,原属任城国、任城县,但所均不在济宁。至隋唐及宋时期即为任城国、任城县治所了。金天德二年(公元1150年)因水患缘故,济州由巨野迁至任城,济州初治任城时,正值辽金战云密布,中原一带连年淫雨侵潦,黄水泛滥。南宋爱国名将文天祥于1278年被捕,在解放大都时路过济宁,曾写下了《过济州》诗,“百草尽枯死,黄花尽秋色”,“路上无行人,烟火缈萧瑟”,“积潦流交衢,霜蹄破荆棘’……这是当时对济州满目疮痍、凄惨悲凉情景的真实写照。后来,济州升为府治,因济水南会泗河,北会汶水,府名其中而得济水之宁,故名之为“济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