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考点37 生态工程(含解析).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考点规范练37 生态工程 考点规范练+高频考向练第82页 1.(2016福建长泰县二中月考,40)生态农业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之一。下面是两种生态农业模式:模式1 鸡—猪—鱼立体养殖模式:一亩鱼池配6~8头猪,100~120只鸡。鱼池中各种鱼的比例大致为:花白鲢占20%,草鱼占40%,鲤鱼、鳙鱼占40%,每亩投放鱼苗4500尾。每天从鸡舍中收集新鲜的鸡粪晒干,经初步发酵后混入一定量饲料喂猪,猪粪喂鱼。模式2 “四位一体”生态模式:以太阳能为动力,以沼气为纽带,将日光温室、沼气池、蔬菜种植和温室养猪相结合的一种新的农业生产模式。
2、请分析回答有关问题。(1)在模式1中,必须注意某种鱼的投入数量,不宜超过该鱼在生态系统中的 。鱼塘中不同鱼类生活在不同水层,体现了生物群落的 结构。 (2)在上述两种农业生产模式中,模式2主要体现了 的优化设计,按照 规律通过综合优化,使系统从总体上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3)沼气池中的产甲烷杆菌在生态系统中属于 (填生态成分)。 (4)下列不属于生态农业生产方式的是 。 A.病虫害的生物防治 B.作物轮作、套种C.使用化肥提高作物产量 D.秸秆等农业废
3、弃物的资源化利用(5)当农业生产对人类自身生存环境产生负效应的时候(如农药的过度使用等),最终会导致对人类自身的伤害,故农业要与生态工程紧密结合,如通过增加农业生态系统的 ,把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引导到更多和更小的循环圈中。下列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措施中,最合理的是 。 A.通过生物技术手段,转化淀粉生产可再生能源B.使用化学农药防治病虫害,保证粮食稳产C.发展生态农业,实现物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D.大力开垦湿地,扩大粮食种植面积答案(1)环境容纳量 垂直 (2)种养结合 生态和经济 (3)分解者 (4)C (5)生物多样
4、性 C解析(1)环境容纳量为该生态系统中能容纳该种鱼的理论最大值,超过后就会打破原有生态平衡,不同鱼在池塘的不同水层体现的是垂直方向的分层结构。(2)种养结合的优化设计就是按照生态和经济规律通过综合优化,使系统从总体上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3)产甲烷杆菌将有机物分解产生无机物,是生态系统的分解者。(4)农业生态工程中种植业和畜牧业合理优化技术明确指出要减少化肥的使用,故选C。(5)增加农业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可以将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引导到更多和更小的循环圈中;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措施中,应将废物转化为其他能源,淀粉本身就
5、是食物不是废物,A项错误;农药的使用不符合生态农业要求,B项错误;发展生态农业,实现物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符合生态规律,C项正确;大力开垦湿地,扩大粮食种植面积,破坏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不利于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D项错误。2.1985年前,某地农村农作物秸秆都是当作燃料,而农户和家畜的粪便等均作为肥料直接施入农田。后来逐步开始进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下图是2006年时当地生态工程示意图。(1)试分析1985年前农业技术手段的不利影响(至少举两个方面): 。 (2)该
6、生态工程的建设遵循了 等基本原理。生态工程与传统工程相比较,具有 等特点。 (3)当地人希望进一步提高该系统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专家们经过考察后,建议他们增加一个奶牛养殖项目。村民接受了专家的建议,并对原有的生产项目作了一些调整。他们需要调整的项目主要是 。 (4)现代生物技术可应用于生态建设,举例说明: 。 答案(1)能源和物质资源的浪费、引起环境污染、农业成本高等(2)物质
7、循环再生原理、整体性原理、物种多样性原理、系统的结构决定功能原理 少消耗、多效益、可持续(3)种植的农作物种类和数量(或原养殖家畜的数量)(4)基因工程中抗虫、抗病转基因植物的种植减少了农药的使用;细胞工程中组织培养技术的应用,可对生态环境进行综合治理;胚胎工程中胚胎移植可以用于保护濒危野生动物,保护生物多样性解析(1)1985年前,某地农村农作物秸秆都是当作燃料,而农户和家畜的粪便等均作为肥料直接施入农田,造成了能源和物质资源的浪费、引起环境污染、农业成本高等不利的影响。(2)生态工程建设目的:遵循自然界物质循环的规律,充分发挥资源的生产潜
8、力,防止环境污染,达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同步发展。该生态工程的建设遵循了物质循环再生原理(如秸秆被重复利用,沼渣和沼液作肥料)、整体性原理(考虑自然、经济、社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