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里有大学问:懂得本末倒置-方可悟透人生.docx

《大学》里有大学问:懂得本末倒置-方可悟透人生.docx

ID:57665368

大小:18.13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8-31

《大学》里有大学问:懂得本末倒置-方可悟透人生.docx_第1页
《大学》里有大学问:懂得本末倒置-方可悟透人生.docx_第2页
《大学》里有大学问:懂得本末倒置-方可悟透人生.docx_第3页
《大学》里有大学问:懂得本末倒置-方可悟透人生.docx_第4页
《大学》里有大学问:懂得本末倒置-方可悟透人生.docx_第5页
资源描述:

《《大学》里有大学问:懂得本末倒置-方可悟透人生.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大学》里有大学问:懂得本末倒置,方可悟透人生周老师国学大讲堂 周易名字专业分析平台 2018-11-21【大学章句】原文: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古代的圣贤告诉我们:“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这个“得”可以理解为多方面的丰收,要不怎么叫大学呢?它一定能够让你人生驰骋万里而无忧矣,抱着这本书,可以走遍天下而无烦恼,并且可以化烦恼为菩提。 物有本末  《道德经》里讲的是道,《大学》里讲的还是道,是更加深奥的哲学观。《大学》中特别强调的是研究“物”的“本”,方可明心见性,合于天道,本就是规

2、律。我们讲课大量的篇幅都在讲“物”的规律,是为了让人明白,“心”与“物”是一样的。“物”的性质和“悟性”听起来两个发音是一样的,“悟性”是感悟自己的“性”,物质的性也是“悟性”,物质的“性”也是讲“心生”,当我们的“心”和“物”相同的时候,就顺应了宇宙的规律,才真正做到了顺其自然。“本”代表着大千世界的所有的规律,每一个规律都凝结着人和道的规律。但由于人类的聪明,以为逆了物的规律自己才聪明,大错特错,那叫耍小聪明,聪明的前面永远跟着“小”,而且常常带耍之意叫“耍小聪明”,还有更深刻的讽刺之意,就是天理专门耍弄这些自以为聪明的庸人。如此说来,

3、我们还不如傻一点,傻前面永远跟着“大”,叫大傻子,傻一点反而天不耍你,不妄起心念,你就变得宁静了。“本”就是“零”,人类现代文明伟大的发明之一是计算机,计算机庞大而复杂的运算逻辑的背后,其实就是二进制零和一的不断重复运算。物的最大极限莫过于九,达到九为最大。九九八十一是我们小学生都会背的口诀,《道德经》讲的八十一章,就是我们觉悟人生的八十一个层面。而这个“本”字是什么呢?“人”加个平静的“一”为“大”,“大”字的下面有一个“十”字架,那就是“本”。“十”字架就是“本”的根所在,“本”还可以拆解为一个“木”加个平静的“一”,“木”就是“根性”

4、。“本”是很深的“木”性,木性是向下的当下心,一直下到最低,甘于沉下,让一切都在我们的上面,那么你就是轴心,你最终将成为统治者和控制者。“本”甘于“下沉”就是丰收的“丰”,主人的“主”,智慧的“慧”和称王的“王”。“末”是“木”加个平静的“一”,也代表什么都没有,末就是空,就是没有,“末”是“木”达到了极致的平静。万物来源于本,最终还要归于本,“末”和“本”这两个字都是“木”加平静的“一”,实际上是一个字,所以叫本末永远在一起。本末的“末”是怎么理解的呢?“末”和未来的“未”只是颠倒颠,一个长一个短。老子的《道德经》为什么讲的是“本末倒置”

5、,那就是长短相较。什么叫长短相较呢?就是有长必有所短,颠倒过来才能达到终始,《大学》中很巧妙的用这一个字道破天机。有个词汇叫作“本末倒置”,就是古人为了提醒没觉悟的人,本末倒置是上等的哲学。而我们往往把“本”忽视了,只看到了灿烂的大树上面的树叶。我们常人赞美白杨树树干笔直枝繁叶茂等等,但是唯有我在歌颂树根的伟大,上面的美好是因为下面的根本所造就的,高是因为有低,低是本。没有本哪有上呢?没有根哪有叶呢?你不歌颂母亲,却歌颂自己的昌顺,那叫失去了根本。平静的“土”代表大地,“土”和“木”相合不就是未来的“未”和末尾的“末”吗?但是,木字告诉我们

6、,平静的大地处在下面这个“一”比较长,上面只占了一点点,为什么发明这个字不把它颠倒过来?把根形容的少,把上面形容的多呢?说明古人也是赞美根的。我们对人智慧的上等评价是这人很有慧根,或者说这个人很有木性,但是木性说的比慧根更加朦胧一些,让你自己去琢磨,到底木具有什么样的性,他不给你点破,给你一点觉悟的思维空间。过去的圣人常夸此人很有根性,就是很像木的树根一样的性质,那么树根有什么样的性质呢?虽然长得弯弯曲曲、干枯也不好看,但它埋而不露却能吸收宇宙的营养,别人都看不见它在吸收,它也没有接受阳光的滋养甘于沉下,“甘”就是永不露土、永不见光之意,这

7、就是根。不见光才是根本,有个词汇叫“曝光”,“曝”后面带一个死字,就是暴尸暴毙。如果把我们的根本在阳光底下晒一晒如何呢?树就死掉了,我们这个根本是不能动的,根本的特性应该是“如如不动”,只要动了他,任何人都知道这叫动了根气,根气一动,树木就要死掉了,人的根本在于静,所以,这个“本”字又有一个平静的“一”加个“木”这种拆解方法。物有本末,这个本讲的是木的根性,是深到极致的那个本,物质都是在极静的状态下生出来的。我们肉眼所看到的繁荣景象,没有人会想到他们所有的根本都来源于静,由静而生。胎儿也是这个道理,物质亦是这个道理,一切由静而始。科学发明是

8、由众多的科学家经过了宁静的长途跋涉,然后才能去付之于实践,那叫先静而后动。做任何事情必须先静后动方可定夺,定能夺取胜利叫定夺,没听说急夺,善夺,聪明可夺之词汇。 事有终始做事情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